文開書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文開書院,位於臺灣彰化縣鹿港鎮街尾里青雲路二號、鹿港文武廟內的書院,當時擔任臺灣府鹿港同知的鄧傳安倡建,為紀念沈光文,並祭祀明鄭遺老,建築列入彰化縣定古蹟。
建築結構
其建築為三川殿、正殿、後殿。 三川殿的木構件保存清道光年間的建築風格。 書院建設過程並不順利,鄧傳安在清道光六年(西元1826年)因追補匪黨,無暇兼顧工程,次年(西元1827年)六月底始回鹿港廳任,發現書院已停工。
書院於清道光八年(西元1828年)落成。建築與鹿港文廟、鹿港武廟呈現橫向一字排開,以文廟建立最早,武廟次之,書院殿最後完工。結構分為三進,第一進為三川門,第二進的前堂為書院的祭祀空間、第三進的後堂為書院山長(今稱為院長)居住之所,左右兩旁有十四間學舍。
創立緣由
此書院創立文獻,多收錄於周璽總纂的《彰化縣志》內,有鄧傳安的〈勸建鹿仔港文開書院疏引〉、〈新建鹿港文開書院記〉(「附周琢堂大令書後」),以及鹿港廳〈詳報捐建鹿港文開書院牒〉等。洪棄生則在日治時代寫了〈重修文武廟及書院碑記〉[1] 。
清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十一月,鄧傳安任鹿港同知,見鹿港讀書風氣盛行,無適當學習地點,而生起建立書院的想法。清道光四年(西元1824年)四月,他回任鹿港同知後,正逢舉人林廷璋等地方士紳建議興建書院。
雖然離鹿港二十里的彰化城有白沙書院,但是在臺南府城內就有崇文書院、海東書院、引心書院,強調政府不應以廳縣距離近為由否定增建,增加書院可鼓舞人文。
依傳統禮制,書院祭祀孔子是逾矩。
〈新建鹿港文開書院記〉中,說明文開書院主祀朱熹的原因是為閩中大儒,更要仰重賢明,遂祭祀包沈光文、徐孚遠、盧若騰、王忠孝、沈佺期、辜朝薦、郭貞一、及藍鼎元這八位包含明鄭遺老的賢人。祭祀明鄭遺老的作法受漢寶德等學者稱讚有前衛性。
書院定名為「文開」的原因,是為了紀念對臺灣教化有功、字「文開」的沈光文。
書院保存
西元1899年時日本軍人在此書院前留影,收錄於石川源一郎編著《臺灣名所寫真帖》,為該建築保存最早的照片。
日人在設立公學校時欲拆毀文武廟及書院作為校址,遭蔡德宣抗議,因此日本政府易地建校。西元1912年,蔡德宣重修以恢復書院舊觀,獲紳耆贊同與層級認可,於西元1915年落成。由洪棄生寫〈重修文武廟及書院碑記〉紀念。
西元1943年,日人將文開書院改名為北白川宮紀念堂,另有二碑以紀北白川宮能久在西元1895年9月3日曾駐於此。
焚後重建
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軍隊入駐鹿港文武廟,導致廟內部神器文物散失,建材受損,直到1973年軍隊撤出。
西元1975年12月9日,文開書院毀於火災。
西元1982年12月3日,省議員洪性榮向省主席李登輝提議將文開書院院址更改為古典傳統禮俗觀賞區。
西元1982年左右,鹿港文武廟進行修護,為全臺灣最早進行的古蹟修護第一期工程。
漢寶德為此還寫有《文開書院、文祠、武廟之研究與修復》一書,由境與象出版社於西元1983年出版。
西元1985年底文開書院整修完工。該年文開書公告列入第三級古蹟。地方耆老對文開書院的修復工程很不滿意,除與原式樣不符,施工技術未依傳統方式進行,導致僅有山門為清道光年間古建物。
震後修復
西元1999年9月28日,鹿港鎮公所召開修護文武廟會議,因經費有限,決定先修文祠。
西元2001年1月正式發包,對於當年興建文開書院各項設施搭配的方式須嚴加考證,力求恢復當年風貌。
臺灣古蹟修復工程匠師大多來自臺灣南部,以技巧花俏與彩繪豐富華麗的漳州建築為主流,既不符合鹿港的泉州傳統建築、也不適合書院的風格。
西元2003年即將竣工時,修復工程與當時建築原貌諸多不府,引起不少爭議。
經四年整修,西元2005年8月全部完工,同年11月25日彰化縣文化局舉行落成儀式,特請歐陽錦華、吳東源、吳肇昌、吳肇勳等書法名家現場揮毫。
西元2006年文開詩社入駐,開辦漢學研習等課程。
西元2011年5月27日,鹿港鎮公所再次請鹿港工藝家李奕興負責主持文祠、武廟及文開書院灰壁的修復工程,並邀鹿港多位書法名家擔任灰壁修復後重新題字的工作。
教育
文開書院自清道光八年落成,迄乙未戰爭止,經歷近七十年,文獻記載的書院山長(今稱為院長)僅有三人,分別是清道光年間鹿港同知陳盛韶所禮聘的陳淑均、清同治年間鹿港同知孫壽銘禮聘的蔡德芳、清光緒年間的莊士勳。
文開書院被視為造就鹿港的人才。鹿港在清治時期有六位進士,除許肇清為清光緒二十年武進士外,其餘均為文進士有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的施葆修、清光緒三年(西元1877年)的丁壽泉、清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的蔡壽星、清光緒十八年(西元1892年)的施之東。
日本政府的《臺灣私法》中記載書院每年實施官課及師課各六次,官課於初十日,師課在二十五日,由理蕃同知監督及實施考試。
西元1896年,日人於鹿港地藏王廟設立學校。文開書院曾被迫停止教育,後當地人蔡德宣等人申請設立名為「文開書塾」的書墊,於西元1914年通過。蔡德宣與學人莊士勳、呂喬南等分任教讀,在鹿港文廟,鹿港城隍廟後殿授以四書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