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巨体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巨体龙属
图片来自newdinosaurs

巨体龙属学名Bruhathkayosaurus)其学名是由梵语的“बृहतः”及“काया”,加上古希腊文的“蜥蜴”,意即“巨大身体蜥蜴”。而巨体龙很有可能是现今所发现最巨大的恐龙之一。而这个主张是由Yadagiri及Ayyasami于1989年所提出的[1],但是却一直备受质疑及讨论。

巨体龙原先被分类在兽脚亚目下,被认为像是暴龙一类的双足肉食性恐龙。然而,于1995年之未公布评估中,表明所发现的化石其实属于蜥脚下目恐龙,换言之就如同泰坦巨龙类般的四足草食性恐龙,如同腕龙一样有著高耸的长颈及鞭状的长尾巴。在2006年,David Krause等人的马达加斯加脊椎动物研究中,正式将巨体龙归类于蜥脚下目。

发现历史

巨体龙的化石被发现于印度南端泰米尔纳德邦蒂鲁吉拉伯利东北的一个村庄。化石发现于Kallemedu地层,这个地层被估计是属于上白垩纪麦斯特里希特阶。巨体龙一直生存至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已发现的化石部位包括有臀部骨骼(肠骨坐骨)、部份股骨胫骨桡骨、及一节尾椎的椎体。

分类

巨体龙属只有一个模式种Bruhathkayosaurus matleyi正模标本(编号GSI PAL/SR/20)是由Yadagiri及Ayyasami在1989年所描述、命名的。Yadagiri及Ayyasami原先将巨体龙分类在肉食龙下目中的不明。在1995年,萨克查吉特(Sankar Chatterjee)将巨体龙重新归类在泰坦巨龙类之中。这是根据巨体龙的巨大四肢骨头及骨盆结构。

原有的文献只描述了化石的很少化石资料,并且只有几幅素描图。这引起猜测指那些骨头其实是矽化木;就如同波塞东龙的发现者,最初以为波塞东龙的化石是树干化石。

最巨大的体型

根据公布的说明中,将胫骨(胫骨的)巨体龙属为2m(6.6英尺)长。这比阿根廷龙的胫骨大29% ,只有1.55米(5.1英尺)长。零碎的股骨同样巨大,横跨远端,尺寸为75厘米(2.46英尺),比南极龙的股骨大33%,尺寸为56厘米(1.84英尺)。

巨体龙属的总体尺寸估计值尚未公布,但古生物学家和研究人员已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初步估计。在2001年6月的博客文章中,Mickey Mortimer估计巨体龙属的长度可能达到40-44米(131-144英尺),可能重达185-250吨,但在后来的博客文章中缩回了这些估计值,减少了估计的长度的巨体龙属到50-55米(164-180英尺),并且拒绝提供一个新的重量估计,描述了旧的权重估计不准确。2018年5月的博客 文章Sauropod Vertebra本周图片古生物学家Matt Wedel使用与阿根廷龙的比较,计算出巨体龙属的重量高达309公吨。

相比之下,阿根廷龙估计长度达到35米(115英尺),重达80-100吨。所有这些蜥脚类恐龙只能从部分或片段遗骸中得知,因此尺寸估计值不确定。通过将现有骨骼与类似恐龙的骨骼进行比较来计算长度,这些骨骼从更完整的骨架中得知并且等长地缩放它们。然而,这种推断永远不会超过一个有根据的猜测,特别是尾巴的长度通常很难判断。确定质量更加困难,因为在化石记录中很少有软组织存活的证据。此外,等长缩放是基于身体比例保持不变的假设,但不一定是这种情况。特别是,由于有限数量的相对完整的标本,钛氧化物的比例并不为人所知。

如果巨体龙属的大小估计是准确的,它的大小将与蓝鲸相似。成熟的蓝鲸长度可以达到30米(98英尺)比巨体龙属短得多,老记录保持者蓝鲸的重量为177吨。但是巨体龙属长度可以达到55米(180英尺),重量超过280-309吨,可能会成为新的记录保持者。

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蜥脚类恐龙显然接近大小的巨体龙属。基于现在缺失的背脊的Maraapunisaurus fragillimus估计由Carpenter(2006)长度为58米(190英尺),重量仅为122.4吨。[14]然而,卡彭特(2018)估计Maraapunisaurus,以在与已知rebbachisaurids比较30-32米(98-105英尺)长。

参考文献

  1. P. Yadagiri and K. Ayyasami. A carnosaurian dinosaur from the Kallamedu Formation (Maastrichtian horizon), Tamilnadu. Symposium on Three Decades of Development in Palaeontolgy and Stratigraphy in India: G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Special Publications. 1989, 11 (1): 52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