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柰(学名:Kaempferia galanga L.)薑科(Zingiberaceae)[1]山柰屬(Kaempferia),山柰属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根茎块状,单生或数枚连接,芳香。叶通常贴近地面生长,近圆形,无毛或于叶背被稀疏的长柔毛,无柄;花顶生,半藏于叶鞘中;苞片披针形,花白色,有香味,易凋谢;花萼约与苞片等长;唇瓣白色,雄蕊无花丝,药隔附属体正方形,果为蒴果。8-9月开花。

別名

三柰子『海上方』,三奈『精要』,山柰、山辣『綱目』,三藾『越南筆記』,沙薑『采藥錄』,土麝香(雲南),番鬱金埔薑花

特性

多年宿根草本;根狀莖塊狀,具芳香。葉 2~4 片叢生,幾無柄,具葉鞘,常貼近地面,葉片近圓形或廣圓形,長 6~12 公分,寬 3~9 公分,基部鈍圓形,頂端稍急尖,全緣或略微波緣,背面疏生長柔毛;乾燥後葉面呈紅色小點。花 6~12 朵頂生莖上,半藏於葉鞘內,陸續單朵開放,花白色,瓣片基部常具紫色條斑紋,有香味,易凋謝;萼管長約 2.5 公分,花管長約 2.5 公分,裂瓣條形,長約 1.2 公分,唇瓣長約 2.5 公分,寬約 2 公分,深裂;雄蕊無絲;子房下味,具 2 枚棒狀附屬體,花柱細長,柱頭盤狀。果實為蒴果,長橢圓形。花果期 6~10 月。

产地生境编辑

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有栽培。南亚至东南亚地区亦有,常栽培供药用或调味用。

生长习性

山奈性喜温暖向阳的气候环境,怕干旱,不耐寒,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沙土为好。在四川米易县年平均气温19.4℃,绝对最高39.8℃,绝对最低-2.2℃,年降水1069.3毫米4-12月降水1050.3毫米,相对湿度65%,年日照时数2319小时,初霜12月14日,终雪2月10日的气候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并能获得高产。


繁殖方法

用块茎繁殖。收获时选健壮,无病虫害及未受冻害的沙姜作种,晾干表皮水汽后,在室内或室外贮藏均可。室内贮藏的方法是:在干燥处用干细沙和姜分层堆藏,堆放时底部先铺一层沙再分层放种麦,如此层层堆放,堆高100厘米即可;室外贮藏的方法是:在干燥处挖宽约100厘米,深50厘米,长随贮种数量而定的坑,先将坑内垫上一层沙再放种姜,一层沙一层种美,这样依次进行,高约34厘米,上盖细沙13-17厘米,最后盖草或塑料薄膜,以防冬春雨雪浸入坑内引起烂种。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温暖、阳光充足、土地湿润,便于排、灌水的地方种植;土壤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上和壤上为好。将土地深翻整细耙平,开133厘米宽的高畦后,每公顷施堆肥22500干克左右,油渣、过磷酸钙各600-750千克于畦面上,施肥后再翻土一次,耙细整平,待打窝栽种。
 

栽种方式
于4月中旬栽种为最佳,用窝栽或厢上开横沟栽种均可,但以窝裁为好。将种姜按其自然分叉状况,分成单丫栽种。在厢上按行窝距27厘米*27厘米挖窝,深16厘米左右,每窝栽种姜3个,按品字形排放,每公顷用种量3000干克左右,栽后每公顷施人畜粪水30000千克左右于窝中,然后盖土将厢平整齐,盖土厚度10厘米左右,否则土盖薄了,山柰块茎生长瘦小,须根增多,影响产量和质量。

  • ⑴排水、灌水 山柰栽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才利于正常出苗,达到苗齐、苗壮,管理时应灵活掌握,做到旱时灌水,涝时排水。
  • ⑵中耕除草 苗齐后开始中耕除草,有草就除,保持田间基本无杂草。在封畔前可用小锄轻轻浅松土,注意不要损伤苗子,故只能用手拔草。
  • ⑶追肥 一般进行3次,第一次在6月中、下旬,苗出齐时进行,公顷施人畜粪水2250-3000千克或尿素150-225千克;第二次在7月中、下旬叶片封畦前进行,公顷施堆肥18750千克,油渣450-600千克,过磷酸钙750-1050千克,方法是将以上几种肥料混合堆沤腐熟后撤施于畦上,施用后用小锄将肥料埋入土中;第三次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山柰苗已封畦,施用干肥不便,只能施用清淡人畜粪水或加入一定量的发酵油渣混施,一般每公顷施人畜粪水15000千克左右,油渣450-600千克。

采收加工

采收加工于栽种当年的12月中、下旬叶片变黄时收获。挖起全株,挖去泥沙,去掉地上部分和须根,除留种外,其余全部可加工成商品,将山柰洗去泥土,用手工或切片机横切成厚0.3-0.5厘米的姜片,晒干或用硫磺熏1天后晒干即成。

病虫防治

叶斑病 在8-10月发生,叶片上出现黄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点,以后斑点干枯而成白色薄膜或成穿孔,根茎瘦小或腐烂。

  • 防治方法:注意选土、整地时理好水沟、雨后及时排水、可以减少发生。

鼠害 从种到出苗期、田鼠晚间掘上偷吃种姜、造成缺株。防治方法:在田间田鼠出没处、投放鼠药诱杀。

1500多年前《千字文》中有言:「菜重芥姜」,意思是菜裡面最重要的是芥菜和姜。姜現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和調味品,自春秋戰國始,萬世大儒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世人愛姜如此,為何?蓋陽氣為立身長壽之本也。


中藥知識必學

這裡說的姜是生薑[2]。李王張劉國之大族,姜科植物也是一門眾兄弟,許多都是赫赫有名,譬如沙姜、犍為姜、薑黃、高良姜等等,個個兒不是藥中之材即香辛大料,山柰就是其中的一個。

在冬天吃羊肉既滋補又暖身,羊肉屬於溫熱性食物,寒涼體質吃應無妨,體質偏熱性會上火,而導致上火的關鍵在於羊肉湯鍋里配的滋補藥膳,參歸芪本身偏熱性,配上溫熱的羊肉就容易讓人上火,還有就是為了給羊肉去腥增香,菜品中都會使用溫辛燥熱的調味品,羊肉的熱性還不如山柰之類的香料。山柰含有龍腦樟腦油酯肉桂乙酯等成分,具有較醇濃的芳香氣味,做魚既解除魚腥乃為一絕,又可使魚香氣橫溢。山柰還能提高熟肉製品的香味,抑制微生物生長,減少油膩性,防止熟肉腐敗變質。

山,宣也。柰,遇也。味辛氣溫,其香且辛也。寒中諸證者,宣散中黃之生氣,辟除瘴厲之死氣耳。山柰俗訛為三柰,又訛為三賴,皆土音也。或雲本名三辣,南人舌音呼山為三,呼辣如賴,故致謬誤。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臨床上有急起高熱,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狀,流感具有爆發性,迅速蔓延和季節性,我國北方流行一般均發生在冬季,而南方多發生在夏季和冬季。這裡為大家介紹一個預防流感的小方法,將中草藥裝入小布袋中製成香袋,這是我國傳統中醫學的一大發明,現今大家可以掛在居室和轎車內,這樣能使藥性從皮膚毛竅而入腠理、達臟腑,從而起到扶助正氣、芳香辟穢、防治流感的作用。小方為藿香葉、蒼朮、艾葉、山柰各3克,最好粉碎一下,小布袋裝好封口佩戴於胸前,可醒腦開竅、芳香化濁、行氣健胃、避瘟除穢、驅蚊防蟲。由於香囊含有中藥揮髮油,孕婦或過敏性體質的人不宜使用。

關節炎骨質增生屬於中醫痹症範疇,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為肝腎虧虛之氣血不足,或受風、寒、濕長期侵襲造成經絡閉阻氣血不通所致,治療上應祛風利濕、軟堅散瘀為主。取生川芎無硫山柰按5:1比例,將二藥研粉備用,用時取藥粉適量用上等陳醋調成糊狀,外敷患處,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敷藥後熱敷患部。川芎為主藥,近代研究證明其能明顯抑制纖維細胞的生長和增殖。山柰含揮髮油,具有抗炎作用。陳醋味酸有軟堅引經之功。三藥合用配合局部熱敷,可使藥物直達病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共奏祛風散寒活血化瘀通痹止痛之功。

清朝之慈禧晚年多病,洗頭雖小事,但洗頭、曬發花費時間,體弱不便遂不願多動,然久不洗髮必生膩垢,繼而味臭頭皮瘙癢。御醫為免除太后之煩擾特研製乾洗方,名之「香發散」。組方為玫瑰花五錢,零陵香九錢,檀香六錢,公丁香三錢,粉丹皮四錢,細辛三錢,白芷三錢,辛夷五錢,蘇合油三錢,川錦紋四錢,甘草四錢,山奈三錢。上藥研末共蘇合油拌勻,晾乾,再研為細面。發有油膩勿用水洗,將藥面摻發上,稍留一會,然後用篦子梳去。古代養生主張發宜多梳而不宜多洗。方中多用性溫氣厚之品,以芳香之品為多,既可香發,又可生髮。久用落髮重生,至老不白。

陰虛血虧,胃有鬱火者忌服。若使諸症概非濕穢,不得妄用。

山奈目前國內栽培於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主產於廣西。現今進口於緬甸、印尼等國的山柰都在大量的流入到國內市場。市場在售的有緬甸統乾貨和印尼優質圓片等。現在所謂的國產山柰一直就和進口貨源參雜。

藏醫書《晶珠本草》記載山奈:嘎加外皮紅色或灰色,質比乾薑鬆軟,色白有纖維。漢地生長嘎加,莖狀如青稞,根皮厚,一節一節相接,內有纖維,乾燥後堅硬。歲物者天地之專精也,非司歲物則氣散,質同而異等也。性從地變,質與物遷,用藥必依土地,我們所用的山奈還是以廣西雲南產者良。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rzjox.html


主要价值

【傣药】万烘:全草治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乳腺炎,胃肠炎,食滞气胀,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心慌头晕,胸闷呕吐《版纳傣药》。万换(德傣):根茎治疗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德民志》。万烘:根茎用于咽痛肿痛,腮颈炎肿,妇女乳部炎肿,咳嗽,腹胀腹痛,胸闷,腹泻,呕吐,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景颇药】Woqchang:治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胃寒,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德宏药录》。
【德昂药】相格带: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
【藏药】嘎加:根茎治培根和龙的合并症《中国藏药》。
【蒙药】查干一嘎,嘎札:根状茎治胸脘胀满,消化不良,腹中冷痛,呕吐腹泻牙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蒙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
【炮制】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药性】味辛;性温;归胃、[脾经]];《本草汇言》:入足阳明大阴厥阴经。《本草再新》:入心、脾、肾三经。
 [ 【功能主治】温中除湿;行气消食;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霍乱;胸腹胀满,饮食不消,牙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搐鼻。
【使用注意】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

化学成分

根茎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ethyl-p-methoxycinnamate),顺式及反式桂皮酸乙酯(ethyl cinnamate),顺式及反式桂皮酸乙酯(ethyl cinnamate),龙脑(borneol),樟烯(camphene),Δ3-蒈烯(Δ3-carene),对-甲氧基苏合香烯(p-methoxystyrene),还含α-侧柏烯(α-thujene),α-及β-蒎烯(pinene),苯甲醛(benzaldehyde),香桧烯(sabinene),α及β-水芹烯(phellandrene),对-聚伞花素(ρ-cym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 ,4-松油醇(terpin-4-ol),α-松油醇(α-terpineol),优葛缕酮(eucarvone),茴香醛(anisaldehyde),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百里香酚(thymol),α-松油醇乙酸酯(α-terpinyl acetate),β-榄香烯(β-elemene),δ-芹子烯(δ-selinene),十五烷(pentadecane),γ-荜茄烯(γ-cadinene),十六烷(hexadecane),十七烷(heptadecane),3-(4-甲氧基苯基)-2-甲基-2-丙烯酸[3-(4-methyoxyphenyl)-2-methyl-2-acrylic acid],5-苯基噻唑(5-phenylthiazole),3-亚甲基-6-异丙基环忆烯[3-methylene-6-(1-methylethyl)-cyclohexene],β-]]松油醇]],异龙脑(isoborneol),2,5,6-三甲癸烷(2,5,6-trimethyldecane),2,4,6-三甲基辛烷(2,4,6-trimethyloctane),1a,2,3,4,4a,5,6,7b-八氢化-1,1,4,7-本甲基-1H-环丙奥;[1a,2,3,4,4a,5,6,7b-octahydro-1,1,4,7-tetramethyl-1H-cycloprop[e]azulene],9,12-十八碳二烯醛(9,12-octadecadienal)。又含黄酮类成分: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素(kaempferide)。还含维生素P

視訊

非常适合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沙姜Sha-ginger,又名山柰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青草-药用-功效)


參考文獻

  1. 山柰. 認識植物. 
  2. 中藥知識必學-山柰. 每日頭條. 201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