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县有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县有朋

圖片來自gettyimages

山县有朋(やまがた ありとも、1838年6月14日-1922年2月1日),是日本的武士(長州藩士),陸軍軍人,政治家。軍階是元帥陸軍大將。勛位公爵。歷任內務大臣(第一代)、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第三、九代)、元老司法大臣(第七代)、農商務大臣(代理)、樞密院決議長(第五、九、十一代)、陸軍第一軍司令官、貴族院的決議員、陸軍參謀總長(第五代)等。山縣有朋被普遍認為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介紹

長州藩領地内,作為蔵元仲間山縣三郎有稔(中村喜左衛門的孩子)的長子出生。幼名辰之助、通称小助、後來是小輔狂介狂助狂輔、還曾改名爲萩原鹿之助。明治維新後称了有朋名諱,自號素狂、無鄰庵主、含雪。在高杉晉作創設的奇兵隊時顯露頭角,到後來作為副官的奇兵隊的军监。

在明治政府,山县作为军事统治者,建立了日本军队的基础,被稱為日本的「國軍之父」。同时傾注精力確立官僚制度,及創設了文官考试制度,使文官官吏的錄用不依靠門閥人事關係,養成未来的人才。山县在军事和政界築起的廣泛的人際關係被称为「山縣系」「山縣閥」。

在晚年,他不仅在军队,而且还在政官界作为大御所、「元老中的元老」,保持秘密的強勢影響力,並有了「日本軍閥之祖」的绰号。 然而,即使在深入参与政府事务之后,他也常自言,「我是一介武者」。与伊藤博文一起,他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代表人物。山縣曾經以久邇宮家有色弱遺傳為由,干涉皇太子裕仁之婚事,時稱宮中某重大事件

山县在軍中得到的最高階級是陸軍大将,然而由于他被列入元帥府而得到元帥称号,被称为元帥陸軍大将。即使在国外,山县也被授予许多勲章,例如大英帝国功績勳章

生平

幕末

天保9年(1838年),在萩城下近郊的阿武郡川島村(現在的山口縣萩市川島)出生。他是長州藩的“藏元组仲間”山縣三郎有稔的长子,他的祖父是中村喜左衛門。藏元组仲间是战时搬运武器,平时在奉行所做下级官吏,尽管具备苗字帯刀的权利,仅是足輕身分,低于一般武士。他五岁丧母,由管教严格的祖母抚养。其父山县有稔尽管是下级官吏,却通国学,能歌咏。他幼时接受父親的教育。山县有朋15岁元服,在藏元两人所、明伦馆做下级官吏。其后在代管所做下级官吏,走访领内的村庄,了解实务。此后又担当御徒目付的家臣的辅佐。这一时期他勤于剑术、枪术,23岁时以宝藏院流枪术闻名于藩内。山縣的朋友杉山松助建议他進入松下村塾,但據說他以「吾不會成為文學之士」的理由拒絕了。

長州防衛戰

元治元年(1864年)在長州藩,率領軍隊上洛的呼聲高漲。山縣认为應該與岡山藩廣島藩合作,但最終未能被藩內接受。6月,池田屋事件發生在京都,老朋友杉山不幸身亡。長州藩輿論激昂,久阪玄瑞和入江九一等潛入京都。山縣也請求入京,但因需警卫下關海峽而被藩主驳回。7月19日發生了禁門之變,久阪和入江等同門好友們丧生。

山縣在下關戰爭中戰敗,之後出現了試圖恭順幕府的椋梨藤太等俗論派。對此,高杉晉作等正義派舉兵反對,山縣最終支持正義派並帶領他們取得勝利,但之後病情惡化。另外,山縣的奶奶身穿他贈送的布匹衣服入水自殺,山縣後來對此感到遺憾。

後來山縣在第二次長州征討中掌握了奇兵隊的實權,與高杉海軍合作佔領了小倉,並在小倉口戰勝了最激戰地。山縣被命令在京都和攝津之間進行情況探索,但被高杉挽留,5月2日上洛。他在京都與薩摩藩的倒幕派建立了交流,試探了薩長的合作計劃,但未能得到迅速的答覆,於6月歸藩。上洛前4月與莊屋的女兒友子結婚,在歸藩的7月舉行了儀式。

山縣因疲勞和心勞而生病,7月暫時免去了軍監職務,薩摩藩一直到11月都沒有倒幕的動向。11月17日,薩摩藩主島津茂久抵達長州三田尾港,11月25日薩長聯軍啓航前往京都,但是山縣等奇兵隊本隊留在長州吉田本營,未參加次年1月的鳥羽伏見之戰。

戊辰戰争

鳥羽伏見之戰後,奇兵隊本隊也下達了出征命令,山縣隨參謀福田俠平於3月出發,前往大阪,接着下到江戶,與重逢的西鄉意氣相投地停留在江戶,閏4月返回大阪與木戶進行了交談,贏得了雙方的信賴。另外,由於被命令出征北陸地方、越後方面,山縣加入了戊辰戰爭。

建設日本陸軍

明治2年3月,得到木戶和西鄉的海外留學許可,6月28日與西鄉的弟弟西鄉從道一同前往歐洲,巡遊了法國、英國、比利時、德國、奧地利、俄羅斯、荷蘭。次年明治3年(1870年)經由美國於8月2日抵達橫濱港。

山縣回國後被勸到兵部省任職,但因生病拒絕,兵部省當時因內部制度問題而停滯不前,只有護衛兵力少的皇宮才能完成任務,山縣與兵部少丞山田顯義的關係淡薄,但在兵部大輔前原一誠的推薦下,山縣最終被任命為兵部少輔,並制定了從畿內5個國家徵兵的計劃,但未能實現。

從軍隊權力鬥爭到派系形成

由於戰爭導致財政枯竭和經費縮減,陸軍內部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另外,山縣作爲功勳調查委員,擔任恩賞評選負責人也招致批評。

第二年明治11年(1878年)8月23日,近衛步兵大隊的暴動(竹橋事件)因士兵待遇不好或不給下級士兵發恩惠而被鎮壓。但是,隨着對山縣的不滿情緒高漲,受到壓力的山縣患上「精神失常症」,從9月中旬到11月7日進行轉地療養。

山縣認爲竹橋事件的背景受自由民權運動的影響,於10月12日將西周起草的《軍人訓誡》(軍人敕諭的原型)分發給了陸軍,試圖整頓軍紀。伊藤、巖倉等人爲了不傷害山縣而試圖收拾殘局,着手製定內閣改組方案,但井上馨認爲內閣改組會暴露出政府的弱點,因此,在西鄉從道的提議下,參謀局獨立成立了參謀本部。12月7日編制了以大山岩爲參謀次長的參謀本部,12月24日辭去陸軍卿職務的山縣在參議後擔任了首任參謀本部長。最近,在參謀局任職的桂太郎是山縣的心腹。第二年10月,山縣將近衛都督的位置讓給了參謀局長鳥尾小彌太,後來他成爲了山縣等人的批評者。

在充實參謀本部的同時,山縣從1879年開始到第二年,派遣10多名軍官和桂太郎作爲駐外武官和語言研究生前往清朝,調查兵役改革問題。接到報告後,山縣於1880年(明治13年)11月30日向天皇上奏《進鄰邦兵備略表》。

明治13年(1880年)隨着與山縣關係密切的大山巖成爲陸軍卿,被評價爲山縣全權掌握着陸軍。軍隊整備工作也從鎮臺進行到師團變更討論等。

明治十四年政變支持伊藤博文,要求停止黑田清隆推進的官有物支付。

明治15年(1882年)1月重新制定了禁止軍人蔘與政治的軍人敕諭。雖然伊藤博文等人要求他當別的省長,但他拒絕,繼續擔任參謀本部長。

明治15年(1882年)3月,伊藤博文爲調查憲法出國,辭去參贊院議長職務後,山縣辭去了參謀本部長職務,並接任參贊院議長職務。直到第二年8月伊藤博文回國爲止,他一直任職。雖然辭去了參謀本部長的職務,但作爲參謀本部的御用車,他在參謀本部留下了強大的影響力。伊藤博文回國後被調任爲內務卿。

明治17年(1884年)制定華族令時,他加入華族,被排除在伯爵之外,計劃與大山、桂、川上調六等進行陸軍改造和擴充,同年2月大山陸軍卿前往歐洲視察後,他兼任內務卿,擔任參謀本部長。雖然大山回國後仍未解除兼任,但這對於考慮陸軍和參謀本部自立的山縣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第二年明治18年(1885年)12月22日,根據山縣的願望,參謀本部長的兼任被解除。當天,隨着內閣制度的創建,內務卿的名稱被更換,內務大臣伊藤博文成爲第一屆伊藤博文內閣的內務大臣。三浦梧樓等四將軍派陸軍內少壯派星期一反對山縣主導擴軍。另外,由於預算上的問題,伊藤博文和井上曾要求重新考慮擴軍計劃,而且因害怕內部分裂,曾提議籠絡四將軍派,因此山縣等人的擴軍計劃推遲到明治26年(1893年)等,一直沒有進展。

明治19年(1886年)7月10日,桂太郎陸軍總務局長向國務會議提交了以廢除監軍部和遏制參謀本部勢力爲目的的檢查條例和陸軍晉級條例修改案。在該條例中,不僅是四將軍派的曾我參謀次長,明治天皇也不予批准。另外,三浦等人也公然批評了大山陸相,受到批評的大山說「如果意見不統一就辭職」,支持大山的薩摩軍人們也紛紛提交了辭呈。4月24日經伊藤博文說服,明治天皇修改保留一個監軍後,批准了該條例。公然批評陸軍首腦的曾我(音)和三浦(音)被降職爲閒職,主動提出辭呈。在一連串的矛盾中,山縣雖然沒有表露行動,但始終支持大山,爲排除四將軍派做出了貢獻。

隨着反對派消失,陸軍改革也由桂太郎等人穩步推進,陸軍形成了以山縣爲中心的派系。

山縣積極起用人才,將桂、兒玉源太郎、岡澤精等同鄉人和中村雄次郎、木越安綱等他藩出身人士也拉入軍部,不斷擴大派系。

軍隊擴張和組織體制已經形成,明治21年進行了師團的變更和參謀本部的改編,參謀本部在第二年明治22年改編爲以參謀總長爲長的軍事組織,之後還組建了海軍軍令部,陸海軍雙方的參謀本部也完成了。

但是,平時軍政相關事項,特別是預算關係,按照陸軍大臣與內閣協商的慣例,軍隊的中心在陸軍省,參謀本部不能完全獨立於陸軍省。

致力於地方自治的發展

山县有朋曾在戊辰战争中立下战功,建立了掌管日本军令权的参谋本部,並担任首任参谋本部长,於1890年晋升为陆军大将,再於1898年晋升为元帅。在山县有朋的筹建下,日本建立了近代新式陆军,被稱是日本陸軍之父。

1894年6月,甲午战争爆发,战後日本与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朝鲜从此变为日本傀儡;清政府被迫割讓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以及赔款兩亿两白银。1895年4月,山县有朋提出了一份旨在扩大日本军备力量的意见书,日本国防战略思想从「维护主权线」彻底转向「扩张利益线」,使日本後來更主張「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当时俄国修建中东铁路、「三国干涉还辽」等远东「新方针」对日本的满蒙政策产生巨大威胁,「朝满问题」这一概念由此出现在日俄两国对外扩张政策当中,加剧了双方矛盾,最終导致1904年日俄战争的爆发。

第一次內閣和外國遠征

1882年8月,山县有朋在一份意见书中认为,目前不存在欧洲各国入侵日本的可能性。就在这一时期,沙俄将其对外政策的重心从西方移到远东,准备修建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企图控制太平洋上的一切国际商业活动,这当然引起了日本的警觉。1889年12月山县有朋组阁,他出任首相不久,向内阁提出了《外交政略论》和他在1888年写成的《军事意见书》。《外交政略论》以明治政权海外扩张的基本国策为基础,明确地提出影响日本对外政策的重大理论———「主权线」和「利益线」的扩张理论。他强调:「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有二:一曰捍卫主权线,不容他人侵害;二曰防护利益线,不失自己的有利地域。所谓主权线乃国家之疆域,利益线系与主权线紧密相关之邻近区域是也。

凡能保全主权线及利益线者,方成为国家。当今列国并立,仅防守主权线已不足以维护国家之独立,必须进而防卫利益线。」山县有朋这一主张,已公然将当时视清帝国为其宗主国的朝鲜、以及滿洲划入其利益线之内,防止俄国染指這些地区。为此,山县有朋大肆扩充日本海陆军;还出台了《出师储备物资管理委员会条例》、〈战时大本营条例〉和〈海军军令部条例〉,日本已经抢先于沙俄,争夺其利益线———朝鲜半島和滿洲。

山县派系的擴大和結集

山縣派的崛起是源自於1881年以鳥尾、三浦、谷、曾我四位將軍為首的反山縣勢力被從要職上排擠下來,從此陸軍中形成了山縣派這樣一個大派閥。山縣的影響力滲透到政界、官界和學術界,形成除軍部外亦囊括樞密院、貴族院、司法省在內的日本政治史上最大的派閥。

政治評論家入江貫一認為[1],山縣之所以能夠建立起這麼龐大的派閥得益於他善於用人。他在用人時先派給他們各種任務以判斷一個人的能力如何,之後適才適用,根據能力委以相應工作,磨煉其才能後再委以重用。他對部下從不棄之不顧,而是想辦法幫助部下把工作做好。山縣的部下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將,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可以論功行賞,出人頭地,所以他們沒有更高的要求。他們對山縣宣誓效忠,結成派閥,逐漸壯大。山縣派閥中有陸軍的桂太郎、寺內正毅、田中義一;政界中有白根專一、平田東助、大浦兼武、清浦奎吾、田健次郎等一批人。其中桂太郎、寺內正毅、清浦奎吾、田中義一日後都成為了首相。山縣雖自稱“一介武夫”,實際上心懷深謀遠慮。[2]

影片

矢板市の偉人「山縣有朋」

參考文獻

  1. 入江貫一, 入江貫一. 山縣公のおもかげ 付・追憶百話. 博文館、1922年、偕行社、1930年/復刻版 マツノ書店、2009年. 1922、1930、2009. 
  2. 伊藤之雄, 伊藤之雄. 山県有朋-愚直な権力者の生涯. 文藝春秋. 2009: p.47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