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淖村天主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小淖村天主堂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小淖村的中央,是一座哥特式的耶稣圣心堂。

教堂历史

小淖堂区于1875年开教,1888年,陆殿英神父从当地商人手中租地建土堂一座,因租地建堂一事没有提前和达拉特旗的王爷进行进行商议,引起了王公上层的不满,使两者之间矛盾冲突四十年之久,到雷清泾神父接任堂区主任后矛盾才得以缓和。

教堂于1904年由比利时神父兰广济接任后扩建,建占地面积约500平米的西式砖经堂一所、17米高的钟楼一座。日本侵华期间被毁一次,文革时再次被毁坏。落实政策后,建土堂一所,1992年重新扩建双钟楼砖堂,1993年正式落成。

历史上小淖村天主堂曾办有育婴院,在当时收容了许多被弃婴儿。同时还建立学校解决了当时婴孩和当地贫苦孩子上学问题,为教会培养了一大批传教人才。其中包括主教一人,神父十五位,同时为社会也培养了不少有用人才。

新堂落成后,焕发着春天般的勃勃生机,教堂组织了音乐会、唱经班、辅祭班、读经班。特别是1998年后,这里成立了图书室、开展福音学习,使福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哥特式的由来

在中世纪的欧洲,继仿罗马式教堂[1]之后,兴起的是歌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产生于西欧11世纪后期兴起了繁荣的城市经济有关。在西欧的许多城市中,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城市之间除了经济、政治上的竞争,也带来教堂建筑的竞争,每一城市都以能建立美丽雄伟的教堂为荣。基于这一背景,这一时期的哥特式教堂从外岛内都十分瑰丽华美,即尽奢华之能事,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繁荣的象征。

哥特式的教堂最初从法国的巴黎开始兴建,其发展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从 12 世纪开始持续到 13 世纪的 50 年代,强调零散结构的递增和高度的增加,如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第二阶段,十分重视装饰性的处理,并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整体视觉效果,如德国科隆大教堂。第三阶段,除仍保持自身的基本特点外,装饰效果的变化已脱离了视觉上应有的结构整体性,如英国剑桥皇家学院礼拜堂[2]

参考文献

  1. 罗马式教堂建筑艺术,新浪博客,2008-05-30
  2. 剑桥国王学院及礼拜堂,搜狐,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