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后遗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发病的结果造成患儿的肢体终生残疾。影响患儿的生活、生长和发育成熟,不仅造成小儿身体畸形还为小儿生活自理、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造成了严重障碍,使患儿的身心各方面都受到了打击。[1]
目录
病症介绍
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发病的结果造成患儿的肢体终生残疾。影响患儿的生活、生长和发育成熟,不仅造成小儿身体畸形还为小儿生活自理、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造成了严重障碍,使患儿的身心各方面都受到了打击。
所以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要从患儿的全面障碍和需要来处理,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康复治疗,即患儿不仅身体而且精神和社会生活都应得到康复照顾和治疗,使他们和健康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全面康复一般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
康复训练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复或补偿儿麻后遗症患者已丧失的运动功能,进而提高上肢的日常活动能力以及下肢站立和行走功能,争取达到生活自理,早日回归社会。经常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增强肌力训练、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矫形器制作和使用.以及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训练。
流行范围
我国在五六十年年代大规模流行,好多民间的说话,当时进口苏联的药品受到了污染,打完针后致儿麻。另外1978年左右的两三年内,内蒙古等地也大规模爆发儿麻,爆发原因还属于秘密。希望知情者能还原真相,一个民族能正视真相才能真正发展。在中国造成此病大规模流行的原因是什么?尤其是78年左右爆发的那次,在50年代已经控制了,时隔二十年为什么又再次大规模爆发?流行范围?影响人数?这些人后续生活所受影响?等等一系列的疑问希望能得到回答。[2]
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 掌握适当的训练尺度、数量和方法。训练量不够,无明显效果;而训练过量又可造成肢体的损害,比如:肌肉拉伤、关节肿胀、骨折脱位等等。所以必须掌握好这个尺度,训练量要适当。
- 训练应一步步来,不可操之过急。活动次数由少到多,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使用的力量由轻到重。训练量逐步增加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任何训练都不应该引起明显疼痛。有时训练中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如果训练时发生严重疼痛,休息后又不消失,常常是损伤的信号,要停止训练。如果训练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下肢浮肿,表明运动过量,也应该暂时停止训练。
- 训练不应感到疲劳。如有疲劳感觉时,应休息5~10分钟再训练,以免过度劳累造成伤害。一般认为小儿麻痹症在发病两年以后留下后遗症,病情不再进展,但也不易好转,患儿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残疾状态,不会再复发小儿麻痹症。但近年来许多医学专家通过实践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指出有一部分患过小儿麻痹症现已“痊愈”的人,在患病30~40年以后病情仍可复发,出现新的类似小儿麻痹症的症状,被称为小儿麻痹后发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极度疲劳,肢体软弱无力逐渐加重,肌肉、关节疼痛以及肢体瘫痪和肌肉萎缩。这一情况提醒我们,患过小儿麻痹症现已稳定的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应该立刻去医院看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中医释义
小儿麻痹后遗症,西医病名。属中医痿证、痿躄的范围。多由风湿热之邪内窜经络所致,不同于一般温邪袭肺或暑湿壅阻肠胃。临床表现早期类似感冒,如发热、呕吐、腹泻等。发生麻痹前期多有面赤,咽红,出汗,全身肌肉疼痛拘急,四肢颤震等。治宜通利湿热,祛风通络。若病毒深入,昏迷,抽搦,项强或喘促,吞咽困难等症。治宜熄风镇静,或定喘降逆。本病进入麻痹期,瘫痪可发于身体各部,常见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见。治宜疏风通络,调和气血,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如面部瘫痪,用牵正散加减或针刺颊车、地仓、合谷。若此期未能恢复,日久可致肌肉萎缩,关节变形等,即为小儿麻痹后遗症,治宜补益肝肾,温通络脉,用虎潜丸、活络丹或金刚丸等。并积极配合针灸、按摩治疗,上肢瘫痪取肩髃、肩髎、曲池、大椎;下肢瘫痪取足三里、解溪、环跳、风市、阳陵泉;腹肌瘫痪,取中脘、梁门、气海;颈肌瘫痪,取天柱、天鼎、天容。
病症分期
根据有没有肌肉瘫痪可以将小儿麻痹后遗症分为瘫痪型和非瘫痪型。非瘫痪型在急性期过后症状完全消失,不留任何后遗症。瘫痪型小儿麻痹一般要经过以下3个发展阶段。
- 急性期:从接触感染到出现肢体瘫痪,平均17天。又分为潜伏期7天,瘫痪前期5天,瘫痪期5天。历经潜伏期,为全身反应期,有短期发热,出现类似感冒症状,约2―5天体温恢复正常,突然出现肢体瘫痪。
- 恢复期:急性期后,体温正常,一般症状消失,肌肉瘫痪不再发展并开始恢复,这种恢复在头3-6月内速度较快,6个月后逐渐缓慢,发病2年后进入后遗症期。
- 后遗症期: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已经停止,但儿麻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将继续发展,相应神经支配的肌肉麻痹,可因姿势、负重等不平衡,出现各种畸形及功能障碍。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畸形会日趋明显和加重。
病症预防
此症无特别预防方法,因此父母最好让子女接受口服或注射小儿痲痹疫苗。预防疫苗的保护力可以达9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小朋友接受口服小儿痲痹疫苗,服用后,身体产生自然感染,刺激身体产生循环抗体及肠道免疫。
病症危害
小儿麻痹后遗症又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脊髓神经感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6个月~5岁的小儿最易染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脊髓灰质炎病毒,经飞沫和粪便两个途径传播,也可通过病毒污染了的食物、水、手及各种用品如衣服。玩具、书籍等,经口而入,使小儿患病。病毒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受侵部位发生炎症病变,致使相应肌肉弛缓性麻痹。中医学把本病归属"痿证"范畴。痿是指肢体筋脉弛缓,手足萎软无力,不能随意活动的病症。认为主要由风、寒、湿邪侵入肺胃二经,使气血流通不畅,筋肉脉络失于濡养所致。或因久病肝肾亏损,则见筋骨肌肉萎缩,甚至畸形。[3]
临床表现为:病初可有发热、头痛、多汗、全身不适、便秘或腹泻等症。一般在热退后,则出现不规则、不对称的肌体瘫痪,常见于四肢,以下肢瘫痪最多。大多数病儿在一年内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一年后仍无恢复者则留下瘫痪后遗症。患肢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活动受限制,肢体常出现细、软、凉和各种畸形等。
小儿麻痹症是由一种肉眼看不到的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多发生在小儿,以小儿的肢体肌肉弛缓瘫痪、萎缩变细和丧失运动功能为主要特点,常常留下终身残疾,给患儿带来极大的危害。过去认为5岁以下小儿易患此病,且以肢体麻痹瘫痪为主要表现,所以被称为“小儿麻痹症”,又常被简化俗称为“儿麻”。
患病之初,患儿感到头痛、咳嗽、咽痛、疲乏无力,好像患了感冒。轻者1~2天症状消失,不留任何后遗症。重者则在感冒症状同时发生高烧、上吐下泻,之后还会出现肢体肌肉麻痹不能活动,并伴有疼痛,稍一触碰患儿上下肢,孩子就会哭闹,拒绝合作,病情严重者还有可能死亡。许多患儿在病情进展中,突然发生肢体瘫痪,在几天内达到高峰。以后瘫痪的肌肉和不会动的肢体活动会渐渐好转。尤其在得病最初3个月内恢复较快,以后渐渐变慢。如果两年后仍不见恢复,则再恢复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这时可针对患儿留有的后遗症情况,施行手术治疗。
针灸治疗
在50年代早期就有大量文章发表,不少已集中百例乃至数万例的临床观察。1956年3月16日,《健康报》还专门刊登了“用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的体会”。当然,这些资料主要是介绍恢复期的治疗,但其中尚包括部份病程在1年以上的后遗症患者,也有某些效果[1]。方法以传统的循经取穴之法,以阳经为主,用穴较多。自50年代末起,针灸工作者逐步将小儿麻痹后遗症作为治疗的重点,采用针刺、薰灸、穴位注射之法,使有效率有所提高。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在我国针灸界曾掀起过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热潮,创制了穴位刺激结扎法为主的一套治疗方法,对提高麻痹肢体肌力和纠正某种程度的畸形有较好效果,同时还发现了不少新穴,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的筛选,证实其中有一些穴位的作用是确切的。近10余年来,在治疗方法上多沿用或综合运用上述方法,但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芒针透刺、电排针法,使治疗效果有所提高。据所及资料分析,目前针灸或其他穴位刺激法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有效率在90%以上,而基本痊愈率达30%左右。
近些年来,在针刺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机理的探索上,也有可喜的发现。如通过针刺前后血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测定,提示在本病症治疗过程中,有5-HT系统的参与和作用,由于这种作用,使血管运动系统功能增强,从而改善了患肢肌群的血液供应。同时,在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股四头肌肌电图中,也观察到针刺后运动单位重新出现或数量增加,电压增高,时限延长,出现多相电位,表明肌力增加。[4]
综合法
(一)取穴
(二)治法
本法包括针刺、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电兴奋等法,据不同症情,综合治疗。
- 针刺:每次选主穴2~3个,据瘫痪部位而定。采用短促而强的刺激,不留针,待肢体功能恢复后,改用平补平泻手法并加用低频电脉冲剌激,留针15~20分钟。本法用于弛缓性瘫痪程度不重者。
- 穴位注射:维生素B注射液、麻痹灵注射液,任选一种。用于肌肉轻度萎缩,臂或腿细无力,瘫痪程度较重者。每次选3~4穴,其中主穴2~3穴,配穴1穴。进针行短促提插刺激,待得气明显后,注入药液,每穴0.5~0.8毫升,每周2次。维生素B注射液:维生素B1100毫克×1支,维生素B12100微克×1支,混合配。麻痹灵:加兰他敏1毫克×160支,硝酸士的宁2毫克×60支,当归注射液2毫升×120支,维生素B1注射液100毫克×120支,维生素B12注射液500微克×80支。混合制成2毫升瓶装400支。
- 穴位埋植:适用于腰臀部、肩臂部及腿部肌肉瘫痪,并有明显萎缩者。每次埋植一个部位,选1~2个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浅层麻醉,作3~5毫米切口,以血管钳插入穴内,进行局部按摩,直至患者感觉较强烈的酸麻感。然后,根据部位和瘫痪情况分别采用穴位结扎、皮肤针穿线埋植或将1厘米长的埋线直接置于切口内。一般而言,肩、臀部瘫痪、萎缩较重时,用结扎埋植法;腰部用穿线埋植法,臂、腿部或萎缩不明显者用埋线法。其具体操作可参考刺灸卷。每20天进行1次。
- 电兴奋:可采用直流感应电疗机或点送电疗机。本法适宜于无肌肉萎缩之瘫痪肢体。每次选3~4穴。用圆柱形电极上包3~4层纱布,用生理盐水湿润后,进行放电刺激,刺激量不宜过强。每日或隔日1次,穴位可轮用。
- 艾灸:用艾条灸。适用于肢体发凉,瘫痪明显者。每次选4~5穴,回旋灸,每穴15~20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宜。每日1次,可嘱患者或家属代灸。
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肢体畸形及功能有所恢复,肌肉萎缩改善,一般生活能自理;好转:肌力略有增强,皮肤温暖,肢体畸形和功能活动稍有恢复;无效:症状和体征治疗前后无变化者。
共治1085例,临床痊愈349例,显效509例,有效2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9.5%[4,5]。
电排针
(一)取穴
- 主穴:分2组。1、脾经、胃经经线及穴位,如髀关、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箕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等。2、胆经、膀胱经线及穴位,如环跳、风市、阳陵泉、阳辅、丘墟、临泣、秩边、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
- 配穴:任督脉经穴,如大椎、身柱、命门、气海、中脘、关元等。
(二)治法
- 主穴两组交替轮用。配穴每次选2~3穴。取穴时应据患者病变部位,经络循行走向,并结合麻痹肌群的分布和功能状态进行选样。针刺时间按子午流注纳子法,在脾胃经气血旺盛的辰、巳(即上午7时至11时)时操作为宜。
- 操作法:在确定有关经线后,从受损部位的始端起,依次进针,宁失穴而不失经,针间距约3厘米,相连成排,每次用两条经线之穴位。然后,依次运针,激发得气,得气后加大指力,以插为主,插多提少,诱发针感循经上下传导,使针感直达病变经络。最后,用细铜丝缠绕,连结各针。然后,接通脉冲电针仪,进行电刺激。刺激方法为,先密波刺激1分钟,疏波7分钟,疏密波2分钟,最后为断续波10分钟。电流强度,随波形变化而逐步增强。每次共治疗20分钟。每日针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三个疗程为一阶段,停针6个月后,再作下一阶段治疗。
疗效评价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跛行纠正或基本纠正,能跑步,或行走5千米以上,患肢蹬力15~20千克,单肢跳20~50次,肌力差缩小3/4以上,肢围差缩小1/3以上,腱反射近似健侧;有效:治前拄单拐或扶腿助行,治后弃拐行,或扶双拐改单拐,患肢蹬力10~15千克,肌力差缩小1/2以上,肢围差缩小1/4以上,腱反射弱于健侧;好转:运动功能及肌力,较治前好转;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共治1000例,结果显效360例(36.0%),有效340例(34.0%),好转260例(26.0%);无效40例(4.0%)。总有效率为96.0%。年龄小,病程短(<5年)效果较好,以臀大、中、小肌恢复较快,股四头肌及内收肌恢复较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