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奇異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奇異龍屬
圖片來自rmdrc

奇異龍屬屬名Thescelosaurus,在希臘文裡意為「奇妙的蜥蜴」),是種小型新鳥臀類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末期的北美洲,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的最後恐龍動物群之一。奇異龍的完整標本與良好保存狀況,顯示牠們可能生存於接近河流的地區。

目前對於這種二足、植食性、鳥腳類恐龍的研究來自於數個部份骨骸與頭顱骨。奇異龍身長平均約2.5到4公尺。牠們有健壯的後肢、小而寬的手掌、頭部有長而尖的口鼻部,身體背部中線可能有小型鱗甲。奇異龍被認為是種特化的稜齒龍類。

過去曾有數個種被認為屬於奇異龍,但現今只有漠視奇異龍T. neglectus)、加爾班尼氏奇異龍T. garbanii)及阿西尼博亞奇異龍T. assiniboiensis)被承認是有效種;其他種都建立起自己的屬,或者是跟漠視奇異龍是相同動物。

奇異龍在2000年吸引了媒體的注意,因為一個在1993年發現於南達科他州的標本被認為有化石化的心臟。關於這標本是否擁有心臟已有許多討論,但現在已有許多科學家質疑該物體的原始鑑定。

敘述

奇異龍是種體型強壯的二足恐龍,是植食性恐龍,或可能是雜食性[1]。奇異龍可能以離地面一公尺範圍內的植物為食,並將食物置於肉質頰部將食物咀嚼。奇異龍的上頜骨齒骨外側,都有一道明顯的稜脊[2];此外,上頜骨與齒骨的牙齒位於內側深處,顯示奇異龍在生前可能具有肉質的頰部,位於嘴部的兩側。除了長而狹窄的喙狀嘴之外,頭顱骨的前上頜骨有牙齒(這是鳥腳下目的原始特徵),眼睛上方的長棒狀的眼瞼骨形成厚重的骨質眼眉。奇異龍的牙齒有兩種型態:前上頜骨的小型、尖狀牙齒,以及嘴巴後段的葉狀頰齒。前上頜骨仍有六顆牙齒,前端缺乏牙齒。

奇異龍的手掌短而寬,有五根手指,腳掌有四根蹄狀腳趾,長尾巴由骨化肌腱支撐,該肌腱會降低尾巴的靈活性[3]。胸腔寬廣,使奇異龍有寬廣背部,而四肢健壯。奇異龍有相當長的手臂與寬手掌,所以牠們可能會採用四足方式行走,但這個假設並不被科學文獻採納,而出現於大眾書籍裡。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重建奇異龍時,將牠的上臂垂直於身體下方。彼得·加爾東(Peter Galton)發現大部分鳥臀目恐龍的上臂與肩膀的關節連接方式,是直接以骨頭末端連接,而非哺乳類的球窩/隆起連接方式。這種肩膀關節連接方式,也顯示恐龍的前肢是垂直往下,而非往兩側平行的狀態。

因為奇異龍的較重體型與腿部構造,牠們的移動速度可能比其他鳥臀類基幹成員還慢。奇異龍有獨特的後腿,因為股骨脛骨還長;稜齒龍以及其他善奔恐龍的狀況相反。一個奇異龍標本被發現有骨頭病狀,右腳掌的蹠骨頂端與其他骨頭癒合,妨礙了行動。雖然科學家們認為奇異龍並不靈敏、快速,在一個大學畢業生的數學模組研究裡,一隻奇異龍若要擺脫迅猛龍的攻擊,除了骨質骨板的保護以外,還可藉由較短的旋轉半徑擺脫追捕。

在奇異龍的肋骨外側發現了類似小頭龍的大型、薄、平坦骨板。這些骨板的功能未知;它們可能在呼吸過程時發生作用[4]。這些骨板沒有傷痕、或任何被攻擊的跡象。近年的組織學研究,研究一個可能是亞成年奇異龍的骨板,認為骨板原本是軟骨,在成長過程中骨化。目前已在數種鳥腳類恐龍與角足亞目的近親,發現類似的骨板。

目前仍不清楚奇異龍身體的覆蓋物是鱗片或是其他物質;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Charles W. Gilmore)分析牠們肩膀附近的斑點狀碳化物質,認為這些物質是表皮衍生物,以不規則方式排列;而威廉·莫里斯(William J. Morris)則認為牠們的裝甲是以小型鱗甲所構成,至少沿者頸部後方的中線排列[5]。但除了莫里斯以外,沒有科學家發現奇異龍的化石有鱗甲,莫里斯所宣稱的鱗甲可能來自於鱷魚

整體而言,奇異龍的骨骸結構被良好的保存下來(除了頭部以外),而數個研究已提出奇異龍的重建圖,包含骨骸重建圖與重建模型。科學家們對於奇異龍有足夠的研究,得以建立出詳細的骨盆與後肢肌肉重建[6]。奇異龍的身長,因為不同標本而被估計約為2.5到4公尺,重量約為200到300公斤;加爾班尼氏奇異龍的模式標本體型較大,身長被估計為4到4.5公尺。奇異龍可能為兩性異形動物,其中一個性別的體型大於另一性別。目前已在數個地點發現奇異龍的幼體化石,其中大多數為牙齒。

參考文獻

  1. (英文)Triebold Paleontology, Inc. Thescelosaurus. [2007-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7). 
  2. (英文)Galton, Peter M. Cranial anatomy of the hypsilophodont dinosaur Bugenasaura infernalis (Ornithischia: Ornith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North America. Revue Paléobiologie, Genève. 1999, 18 (2): 517–534. 
  3. (英文)Gilmore, Charles W. Osteology of Thescelosaurus, an orthopodus dinosaur from the Lance Formation of Wyoming. Proceedings of the U.S. National Museum. 1915, 49 (2127): 591–616. 
  4. (英文)Novas, Fernando E.; Cambiaso, Andrea V; and Ambrioso, Alfredo. A new basal iguanodontian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Ameghiniana. 2004, 41 (1): 75–82. 
  5. (英文)Morris, William J. Hypsilophodont dinosaurs: a new species and comments on their systematics. (編) Churcher, C.S. (ed.). Athlon. Toronto: Royal Ontario Museum. 1976: 93–113. ISBN 0888541570. 
  6. (英文)Romer, Alfred S. The pelvic musculature of ornithischian dinosaurs. Acta Zoologica. 1927, 8: 22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