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岗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岗山

图片来自pixnet

大岗山台湾话:Tuā-kang-suann),也做大冈山,位于台湾高雄市冈山区阿莲区田寮区交界处,峰顶海拔312公尺,为台湾小百岳之一[1],旧高雄县十大名山之一。

该山峰地处二仁溪阿公店溪的分水岭上,立有三等三角点499号,但基石位于军营中,一般人无法进入[2]。大岗山为南部著名的佛教圣地,山上有著名的佛寺古刹超峰寺龙湖庵莲峰寺,香火鼎盛。

地理环境

大岗山是从平原突起之台地状方山,为阿莲地势较高的地方。大岗山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度不及2公里,西南部海拔最高达312公尺。

地质

地形结构

大岗山乃隆起之珊瑚礁石灰岩,为台湾本岛少数之特殊地形的地区,石灰岩岩质疏松多孔,雨水下渗容易使得地表几无溪流形成。 地表的珊瑚礁石灰岩因溶蚀作用,表面呈现洼洞沟槽,时而形成较大的狭长岩沟,或是浅凹之石灰阱。

地层岩性
  • 台地堆积物:
大岗山的山顶部份主要由30公分以下之圆砾、沙及黏土组成,因曾受红土化作用而呈红褐色,与其下的石灰岩层呈不整合的关系。
  • 山麓堆积物:
由断崖之岩层崩落堆积,主要成分为石灰岩砾、泥沙及土壤,偶有红土,其下界与上新世岩层以不整合相接。
  • 大岗山石灰岩层:
大岗山的石灰岩层平均厚度约在40公尺,由生物碎屑组成的岩礁构成,以珊瑚礁为最多,在北段岗山头地区,以生物细小碎屑及双壳纲掘足纲有孔虫化石为主;中部的石灰岩,以底栖固著性生活的生物为主,大致有石灰质藻、钙质海绵、苔藓虫,及珊瑚、贝类碎屑与有孔虫化石等所组成;南段石灰岩,始有群体珊瑚出现,属真正珊瑚礁石灰岩。下段接近泥岩之部分有相当多孔隙,因泥岩层为不透水层,地下水积聚于石灰岩与泥岩交界面处。
  • 泥岩层:
大岗山的泥岩厚度约550公尺,属上部古亭坑层。其泥岩分为两部分,其下部为甚纯的暗灰色泥岩,为大岗山石灰石底盘之基岩;其上部为呈灰白色之钙质泥岩,含生物碎屑与化石,介于石灰岩与暗灰色泥岩之间,厚度可由数十公分到数公尺,称之为泥灰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