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原圖鏈接來自 知乎 的圖片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為唐代瓷器,出土於河南汲縣,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通高41.3cm,口徑19.3cm,足徑10.2cm,通體青釉,紋飾新穎,盤口形、細頸,斜溜肩,腹部自上而下逐漸圓鼓,下腹緩收,圈足呈喇叭形。腹部塑貼主體紋飾兩層,上為6個聯珠紋圓形開光,內有手舞足蹈的力士;下為寶相花6朵。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為唐代青瓷中的典型器物,又體現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藝,2013年8月19日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1]

文物特徵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通高41.3cm,口徑19.3cm,足徑10.2cm。壺蓋與壺口吻合成鳳頭狀,使得壺整體頗似一隻挺立的鳳鳥。壺柄塑成一直立的蟠龍,龍口銜住口沿,作窺視探飲狀,前肢撐於壺肩部,後肢立於喇叭形底座上。壺體以塑貼和刻劃技法裝飾。腹部塑貼主體紋飾兩層,上為6個聯珠紋圓形開光,內有手舞足蹈的力士,下為寶相花6朵。口沿、頸、肩及脛部飾以聯珠紋、蓮瓣、卷葉或垂葉紋。各組紋飾間以弦紋相隔。此壺胎體厚重,層凝厚,玻璃質感強,帶有北朝以來北方青瓷的遺風。其裝飾紋樣繁複,結構嚴謹,層次清晰。

製作背景

唐代是中國瓷器業繁榮發展的重要時期[2]。當越窯青瓷進入唐代,形成了龐大的規模,建立了青瓷體系後,地域範圍也大幅度地擴大,故當時有「南青北白」的說法,在中國瓷陶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六朝至唐代,中國與西亞各國文化交流頻繁,波斯的一種鳥首壺傳到中國,影響所及,在唐代的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中出現了鳳首壺。這件唐青釉鳳首龍柄壺就是越窯青瓷當時的一種創新產品。  

出土過程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出土於河南汲縣,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文物鑑賞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通體青釉,紋飾新穎,造型奇特,盤口形、細頸,斜溜肩,腹部自上而下逐漸圓鼓,下腹緩收,圈足呈喇叭形;壺蓋與壺口吻合成鳳頭狀,鳳的嘴下啄,鳳頭扣住壺的口沿上,使得壺整體頗似一隻挺立的鳳鳥;在鳳頭的後側,從口沿順肩而下至底部,壺柄塑成一條直立的蟠龍,龍口銜住口沿,作窺視探飲狀,前肢撐於壺肩部,後肢立於喇叭形底座上;壺體以塑貼和刻畫技法裝飾;腹部塑貼主體紋飾兩層,上層為6個聯珠紋圓形開光,圈內有胡人舞蹈紋,下層為寶相花6朵;口沿、頸、肩及脛部飾以聯珠紋、蓮瓣、卷葉或垂葉紋,各組紋飾間以弦紋相隔。其裝飾紋樣繁複,結構嚴謹,層次清晰,疏密有致,十分協調,富有美感。此壺釉質、釉層較為凝厚,青綠色中略泛有黃色,有玻璃質感,光滑圓潤,帶有北朝以來北方青瓷的遺風,為唐代青瓷中的典型器物。

從造型、紋飾、釉色等方面看,此壺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造型上,通過壺的頂端塑一鳳頭蓋和尖嘴流,合而成為一隻亭亭玉立的鳳鳥,而把柄又塑成龍形,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的龍鳳藝術,饒有神韻,栩栩如生,真是巧奪天工,匠心獨具;二是釉色,青綠中略泛黃色,具有一種古樸淳厚的玉質感。因此這件青瓷鳳頭龍柄壺,堪稱是唐代瓷器中的瑰寶。

文化寓意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通過聯珠紋的裝飾,使人聯想到波斯薩珊王朝各種金銀工藝常用的圖案,體現了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繁榮景象。唐青釉鳳首龍柄壺腹身模印力士像,下腹塑寶相蓮花,體現了六朝以來的佛學氣息。

文物價值

2013年8月19日,唐青釉鳳首龍柄壺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唐青釉鳳首龍柄壺既吸取了波斯薩珊王朝(226~642年)金銀器造型的特點,又融入了中國傳統的龍鳳裝飾藝術,集塑貼、刻花、模印、劃花等裝飾技法於一體,體現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藝

視頻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 相關視頻

中國瓷器的演變
9、中國古代瓷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