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清真大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同心清真大寺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年代最久、規模最大的清真寺。它在寧夏南部山區的穆斯林中影響極大,經堂教育很發達,歷史上曾是該地區宗教學術活動的中心,曾有不少知名的穆斯林學者在這裡求學講道。[1]
相傳同心清真大寺始建於明朝初期,是在一座傾塌的喇嘛廟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距今約600年的歷史。在明清兩代曾經重修過三次,1936年紅軍西征時曾經在這裡成立了陝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同心清真大寺以漢式建築為主體,又兼納了伊斯蘭風格的裝飾,氣勢雄偉,裝飾精美,是回漢文化交融的重要見證之一。
建築特點
大寺座西向東,寺門、照壁、井房、浴室在下部,大殿、邦克樓、講堂在一座7米高的磚砌高台上。照壁立於高台正前方,照壁後面是三孔拱門,邦克樓立於拱門之上。穿過拱門,拾級而上,登上高台,是一個由大殿和南北講堂形成三合院式平台,其中大殿為磚木結構,坐西向東。整個大寺占地3542平方米,建築氣勢雄偉,漢式風格為主,輔以以伊斯蘭教風格裝飾。
禮拜大殿
禮拜大殿是寺的核心建築,很多宗教活動就在此進行。禮拜大殿由前後兩座殿宇和門前抱廈相連結而成。除兩側有低矮、透空的欄杆外均為空廊式。抱廈柱枋間裝飾有雲紋掛落,斗栱挑檐參差有致,拱墊板間鏤刻植物與阿文圖案。大殿以木板鋪地,牆壁裝飾有《古蘭經》文書法。兩殿寬18米,總長約30米,淨空面積為408平方米,可容納800人禮拜。前後兩殿內各以四根明柱支撐,柱頭以蓮花裝飾,設計者巧妙地將三根垂柱運用斜梁搭接,既減輕了木結構所承受的重量,又改善了殿後視野。[2]
前後大殿的八根擎柱上原掛有四副抱匾,現存的只有一聯,其餘均毀於「文化大革命」中。
歷史
同心清真大寺的始建年代無文字記載可考,據傳始建於距今600年的明朝初期,由一座喇嘛廟改建而成。根據寺內石刻考證:同心清真大寺從始建至今共經歷了三次重修,分別是明朝萬曆年間,清朝乾隆年間和清朝光緒年間。
1739年,同心清真大寺毀於地震,後來回族教眾於1791年又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清真大寺,並壘起了高達7米的建築基座。大寺在此次重修時基本確定了建築規模和造型。第三次重修是因為清朝同治年間,馬化龍領導的回民起義被鎮壓之後,該寺即被拆毀。直到光緒年間(1907年),西吉沙溝道堂教長馬元章帶頭捐資,號召同心城的教徒們捐款重修。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西征時,曾以大寺為會場召開各界代表大會,並且在這裡成立了陝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
參考文獻
- ↑ 歷史悠久的同心清真大寺——吳忠網[失效連結]
- ↑ 塞上江南——寧夏 同心清真大寺. [200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