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侍读(张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刘侍读》是中国当代作家张强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刘侍读
民国期间,在通往济南的大路上,跑着一辆马车。马车后面跟着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刘侍读。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车后窗不断传出另一个小男孩的声音:“刘侍读,天太冷了,你上车来暖和暖和吧!”这就是张家去济南读书的少爷——张主读。刘侍读说:“不了,少爷,我上车暖和暖和,再下来,就不搁冻了。”张主读不满意地说:“你自己愿意下去的,又没人叫你下去,只要我冻不着,还能让你冻着,傻瓜!”
刘侍读是张主读爷爷半夜里送回家来的小孩。爷爷给奶奶说:“这就是我那个不错的同僚的孙子,他爷爷遭奸人陷害,被判满门抄斩,我把他偷家来,算是给我同僚家留个根吧。咱拿着当亲孙子对待,给人家说,就是你从街上捡来的孩子,留下来陪咱孙子读书。留和刘同音,就叫他姓刘,侍奉咱孙子读书,就是侍读。根据这个意思就叫刘侍读吧!”爷爷说完,连夜乘车回了外地。第二天,全家上下包括厨师、保母、护院、长工、短工几十口人都知道了——刘侍读是奶奶从街上捡回来的孩子,陪着少爷读书,叫刘侍读,或叫小侍读,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几年以后,刘侍读陪着张主读在老家读完了私塾,这是陪着他去济南读书。傍黑天的时候,马车在济南张家门前停下,车把式牛二叫人来卸下米面、猪肉、食油、白菜、萝卜等农产品,就到后院去放车喂马。刘侍读陪着张主读到前厅给太爷爷、太奶奶报安。太奶奶说:“小侍读,赶明天你们就去市立高中读书,你的外边就穿去年穿的那件皮袍,已经放到你的床上了。去年没大穿,还挺新鲜。今年没有给你做新的,赶明年再给你做。明天早晨吃过早饭别忘了到账房里领几个钱,中午你们就在学里吃饭。晚上牛二去接你们。”刘侍读和张主读同时答应着,刘妈就端上饭来了。晚饭是胡辣汤和小米煎饼,四样咸菜——豆腐乳,香椿芽,五香萝卜干,辣菜疙瘩。
吃过晚饭以后,太奶奶说:“你们回屋去吧,今天怪累的就不用过来请安了。你们过去读一会书就睡觉吧,铺已经给你们烘好了。”
第二天早晨,牛二按时把他们送到学校里。刘侍读陪着张主读学习,享受学生一样的待遇,因为太爷爷也为刘侍读交了学费。只是刘侍读在课前得准备好——课本、记录薄、作业薄、笔墨等学习用品。中午下了课,刘侍读先到食堂看了看,回来对张主读说:“少爷,今天中午主食有香油果子、葱花油饼、白面馒头、牛肉拉面、猪肉混沌、小米糊饾等;辅食有黄豆芽、绿豆芽、白菜豆腐、芹菜肉丝、大葱炖松肉、羊肉丸子等。咱吃什么呢?”张主读说:“一人一碗牛肉拉面,你要大碗的,我要小碗的;辅食:要上一个羊肉丸子,一个白菜豆腐。早晨领的这些钱咱尽量都花净,要不以后就不给咱这么多钱了。”刘侍读买回饭菜,两个人就坐下来,一块吃饭。吃完了饭,两个人在校院里玩了一会就上课了。下午放学,牛二准时来到校门口,把他们拉回去。回来以后先到太爷爷、太奶奶屋里报安。太爷爷询问学习情况;太奶奶询问饭菜情况,嘱咐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接着就吃晚饭,吃完晚饭,就回屋读书,读到晚上九点钟,就到前院给太爷爷、太奶奶请安,然后回屋睡觉。半夜里,张主读醒来了说:“侍读哥哥,我尿尿。”睡在下头的刘侍读就起来,给张主读拿来尿壶,让他尿尿。有时候他要喝水,还得洗洗手,给他倒上一杯水,兑上点凉的,让他喝了。好在张主读一晚上就尿一次尿,刘侍读也跟着尿一次,倒也不耽误睡觉!在老家是这样,在济南家里也是这样,刘侍读都习惯了。
这样在济南的学习生活又过了几年,刘侍读考上了公费的北京大学,张主读就回到家乡接管了家业。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鬼子投降的时候,国民党的广播电台女播音员广播:“中国军事专家留美博士刘侍读乘坐美国飞机巡视中国战场一周……”就在这次巡视完毕,刘侍读没下飞机就被美国人劫持到了美国。从此刘侍读就在中国销声匿迹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美关系有所缓解。刘侍读得以有机会回到祖国,他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张主读上坟。张家祖林在整平土地时早已夷为平地,现在已经种上了庄稼。刘侍读坚持要上坟,张家后人领着他来到张家祖林。祖林的玉米已经黄叶,稼地两边的白杨树开始落叶。坟墓早就没有了,刘侍读围着玉米地转了一圈看了看,就在路边上点着香,烧了冥币。一阵风吹来,冥币的纸灰纷纷飞进玉米从中自然落地。这正是:
白杨淅沥根下土,
侍读归来祭主读。
冥币化作纸蝴蝶,
飞进稼地觅白骨。[1]
作者简介
张强,平阴县安城镇退休教师,中共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