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属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初,在原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以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为核心,融合声学、光学、交通、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城市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并于同年11月正式启动建设。实验室现有建筑设计科学、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工程技术等3个实验中心,下设12个子实验室,设备价值5000余万元,实验室总面积近11000平方米。实验室现有人员112名,其中固定研究成员81名。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工程领域良好类实验室[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实验室概况
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建筑学科领域“老八校”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筹组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入六、七十年代,以林克明、冯秉全、龙庆忠、林其标、谭天宋、符罗飞等为代表的一批曾留学于欧、美、日的知名专家教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建筑领域现实主义学术传统、对建筑自然降温、通风、防潮、古建筑防雷、防洪、防震等展开了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对华南地区的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实践及岭南建筑风格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逐步形成了严谨、务实、创新的研究理念和专业教育特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在国内建筑教育界享有较高学术地位。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建筑学科已成为全国特别是华南地区教育和科研重要基地,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专业素养的建筑学科人才,孕育了莫伯治、佘峻南、何镜堂、吴硕贤等四位院士和九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78年国家批准我校成立教育部亚热带建筑研究室;2005年设立亚热带建筑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初,在原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以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为核心,融合声学、光学、交通、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城市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经科技部批准建立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同年11月正式启动建设,是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建筑设计科学、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工程技术等3个实验中心,下设现代建筑创作、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数字媒体技术、GIS技术、传统建筑文化与保护、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结构、防灾减灾、施工监控与健康监测、岩土与地下结构等12个子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100多台(套),价值5000余万元,其中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近40台套,实验室总面积近11000平方米。实验室现有人员112名,其中固定研究成员81名(包括两院士2名,珠江学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以上培养对象2人),流动人员31名(其中博士后13名)。现有研究生740多名,其中博士生150多名。
实验室主体研究工作将紧扣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密切关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领域国际国内前沿发展动态,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指引,以亚热带建筑科学技术研究为特色,探索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在亚热带区域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物理学、节能技术、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建筑结构和防灾减灾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高水平的自主创新性成果,推动我国及国际上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核心研究方向包括:①亚热带空间环境与建筑设计;②亚热带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节能;③亚热带建筑结构与防灾减灾。
近年来,在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2]的大力扶持下,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何镜堂院士、吴硕贤院士的引领下,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崭露头角,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实验室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近百项,总经费超过2亿元;发表学术论文约1200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230篇;专著与教材67部;主持或参加编制的国家与地方标准共32项;申请或授权专利25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0余项、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2项、国家级金奖2项、国家级银奖5项、国家级铜奖3项、建设部一等奖4项等。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国了较大提升,呈现出了非常良好的跨越式发展势头。通过数年建设,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建筑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基地、高素质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建筑科技文化承传与创新基地和学术交流基地。
视频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科技部发布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 ,搜狐,2019-03-28
- ↑ “985工程”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