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临西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临西县是河北省邢台市辖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邢台市东部,京九铁路、邢临高速公路和邢临公路贯穿县境,是邢台市的东大门,沟通冀鲁的桥头堡。行政区域面积542平方公里,辖6个镇、3个乡,6个社区、29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5.29万人(2016年),县人民政府驻临西镇珠江路。

汉代置清渊县(治今临西)。北魏更名临清县(治今临西)。金元以后,县治迁徙水东(治今临清),遂成为临清县的河西部分。1964年析临清县卫运河以西5个区设临西县。临西县历史上涌现出北宋名将王彦超、明代文学家谢榛、全国劳模吕玉兰等名人志士。有京杭运河、临清古城遗址、月洼寺等名胜古迹, 潭腿乱弹空心面等文化遗产。

临西县主产小麦、玉米等作物,形成了棉纺、建材、机械等工业体系,轴承是其特色支柱产业。2016年,临西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9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9亿元。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邢台市东南部,卫运河中游左岸。地理坐标东经115°18′—115°45′,北纬36°44′—36°57′。地处冀鲁平原腹地、两省(河北、山东)三市(邢台、聊城、德州)交界之地。东濒卫运河,南邻馆陶县,西接丘县,北衔威县、清河县。东西横距34公里,南北纵距19公里,略呈椭圆形,总面积542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临西镇珠江路。

地形地貌

临西全县地势平坦,中部古堤纵贯南北,将全县分割为堤上缓岗、堤下低平两个地貌。西部海拔在33—36米之间,东部海拔在28—33米之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稍有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1/6000,堤下坡被西部高地东部卫运河左岸所围,北部又是南坡洼、白坡洼与清河、威县部分区域共同封闭洼地,最低点海拔27米。

地质

临西县在地质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新华夏第二沉积带的东部边缘。按地质分区,属华北地台区的渤海台向斜。西靠太行山隆起带,东与华北平原断裂带接触,跨居邢衡隆起及临清拗陷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基底发育是晚中生代和第三纪时形成的北北东向晚近期活动断带,并割裂成冀县、南宫凹陷四级构造单元。基底构造控制着第四系沉积厚度。

地层属于较厚的第四系覆盖层,是一套成因类型复杂的松散亚沙土、亚粘土、粘土、中夹粉沙——粗沙的沉积,总厚度在470一600米之间。此种地层结构虽贫于矿藏,但土层深厚,无障碍层次,富含水肥,构成了农业生产的良好土壤基础。据国家石油部门的勘探,境内地下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气候

临西县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C。1月平均气温-2.9°C,极端最低气温-21.2°C(1971年12月27日)。7月平均气温26.6°C,极端最高气温41.2°C(1966年6月22日)。

无霜期194天,年日均气温5°C以上的持续时间为249天,年日均气温0°C以上的持续时间为286天。初、终霜冻平均日期分别在10月24日和4月12日。

年平均日照为2497.8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56%。年平均辐射总量119.2千卡/平方厘米。

平均年降水量559.6毫米,年极端降水量最大为886.3毫米(1973年),最小为274.3毫米(1972年)。

水文

临西县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东临漳卫南运河(卫运河),县内长39.2公里。此外,境内还有卫西干渠、临威渠、临馆渠、申街分洪渠、下堡寺渠、新清临渠、东清临渠、跃进渠、赵疃渠、马刘庄渠、引卫西干渠、赵王河等21条骨干渠道,县内干渠总长204.24公里。渠道密度为0.38公里/平方公里。年均输水量7000万至1.1亿立方米。全县浅层淡水区面积为48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7.9%。

临西县浅层地下水依靠降水补给,引黄干渠、卫运河侧向补给地下水1.69亿立方米/年;深层地下水靠上游同层地下水越流排泄量补充1919.1万立方米/年。

土壤

临西县境内土壤分1个土类(潮土),3个亚类(褐化、潮土、盐化潮土),8个土属,26个土种。西部黄河故道堤上缓岗带,向褐化潮土发展、转化,有褐化潮土14.48万亩,占总面积的17.8%;东部堤下低洼地区为典型的潮土和盐化潮土,面积分别为60.12万亩和6.7万亩,各占总面积的74%和8.2%。表土质地以轻壤质为主,面积达70.3万亩,占总面积的86.5%;沙壤质分布在卫运河沿岸及老沙河一带,面积6.2万亩,占总面积的7.6%;中壤质4.3万亩,占总面积的5.3%;另有5000亩的砂质,占总面积的0.6%。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临西县的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天然降水)、客水(卫运河来水)、地下水三部分组成,属水资源量少区域。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774.4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67.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499.3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3819.9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192.6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44.3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6.6%,水资源极度匮乏。与1990年后相比,临西县水资源总量减少2055.6万立方米。

地热资源

临西县地处地热资源带,地热水为极软水,用途广泛,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冀南温泉位于临西县城西大门,邯临公路旁边高村境内,井深1280米,出口水温54±1℃,流量100立方米/小时。2009年温泉娱乐中心有温泉井3眼,井深1500米,日出水量1万余吨,水温53℃—60℃,水质符合国家医疗热矿水标准; 水中富含68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无色无味,水质细腻,对皮肤、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有疗效。 截至2015年,临西县城区内共有16眼地热井,全部被取缔关停。

人口民族

人口

临西居民绝大部分为明朝初年山西移民迁入,境内78%的聚落形成于明代。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增长较快。

2014年,临西县总户数101304户,户籍人口386800人,其中男性199799人,女性187001人;18岁以下109362人,18—35岁108883人,35—60岁118011人,60岁以上50544人;全县常住人口350640人,其中城镇人口142409人,城镇化率40.61%。2014年出生5323人,人口出生率14.76‰,出生人口性别比104.02:100,死亡2718人,人口死亡率7.53‰;自然增长26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22‰。

民族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临西县汉族人口340042人,占总人口的99.03%;少数民族人口3342人,占0.97%,其中回族3299人,满族24人,布依族3人,蒙古族彝族壮族、朝鲜族、土家族仡佬族各2人,藏族、苗族、傣族佤族各1人。

经济

综述

2015年,临西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77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0.0:34.8:45.2;全部财政收入4.51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7.69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6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31元。

第一产业

2014年,临西县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65912人;有农业产业化龙头经营组织13个、龙头企业集团11个,农业产业化总量25.56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58%;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98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66亿元;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2.35亿元,比2013年增长5%。2015年,畜牧、蔬菜、林果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4.5%。

农业

临西县盛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大豆等作物,是国家优质粮、棉基地县、省市波尔山羊和小尾寒羊改良基地、河北农大高新技术示范基地。 截至2013年,临西县有蔬菜大棚1721个,食用菌大棚1200个,核桃1640亩,芦笋2050亩,初步形成两条高效农业种植长廊,沿路周边建设以蔬菜、食用菌、核桃、黄金槐、芦笋、竹柳等为主的10个特色农业示范区。

2014年,临西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8001公顷,粮食播种面积46914公顷,总产量30.76万吨;蔬菜播种面积756公顷,总产量4.82万吨;有设施农业设施5100个,占地面积193公顷,实际使用面积150公顷。有种植业生产基地3个,种植面积13576公顷,联系农户4.3万户。农用机械总动力611341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225台,小型拖拉机5196台,联合收割机1269台;机耕面积34001公顷,机播面积57468公顷,机收面积45602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2680公顷;化肥使用量27669吨,农药使用量429吨,地膜使用量700吨,农村用电量万千瓦12786时。实现农业总产值12.24亿元,农业增加值8.01亿元。

林业

2014年,临西县果园面积680公顷,园林水果产量12030吨,实现产值3683万元;其中苹果园260公顷,产量4500吨,梨园260公顷,产量6750吨,葡萄园30公顷,产量210吨,桃园50公顷,产量200吨。全年人工造林(防护林)567公顷,四旁(零星)植树60万株,未成林抚育作业面积2033公顷,中幼龄林抚育面积2300公顷;育苗面积135公顷,生产商品木材1297立方米。实现林业产值3002万元,林业增加值1945万元。

畜牧业

2014年,临西县肉类总产量1.84万吨,禽蛋产量2.77万吨,牛奶产量1850吨,羊毛产量89吨;有养殖业生产基地2个,销售产值2.63亿元,联系农户512户;实现牧业产值8.79亿元,牧业增加值4.14亿元。

第二产业

工业

民营经济占临西县工业主导地位,截至2012年,全县拥有各类企业5000多家,形成了轴承、棉纺、建材、机械、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轴承生产是临西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临西是全国最大的轴承加工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碳钢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轴承商贸集散地,被授予“河北省临西县轴承出口聚集区”、“中国轴承产品出口共建基地”称号。2012年全县轴承产业固定资产达58亿元,从业人员6万余人。

截至2012年,临西县有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龙头企业3家,千万元以上企业20家,百万元以上企业188家,其中50家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46家企业获得了自营出口权,注册商标20多个,产品遍销海内外。

2014年,临西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83亿元,销售产值48.69亿元,资产总计30.4亿元,负债合计13.67亿元,营业收入47.97亿元,营业利润1.97亿元,利润总额2.03亿元,利税总额3.4亿元,从业人员平均人数7352人;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38.22亿元,增加值10.44亿元;共实现工业增加值15.4亿元,比2013年增长11%。

工业园区

临西县轴承工业园区位于临西县城珠江路以北,阳光大道两侧,总面积14.87平方公里,由中国轴承大世界、工业区和10个行政村组成。园区形成以中国轴承大世界市场为龙头,以加工生产区为主体,集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轴承产业园区,2011年7月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1]

临西县运河工业园区位于临西县东部,与山东省临清市隔卫运河相望,是临西县依托县域东部轴承、机械等特色产业建设的工业聚集区,总体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主要接纳轴承加工、机械制造、机电数控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型企业入园,为四星级创业辅导基地,截至2015年共吸引36家企业投资建厂。

建筑业

2014年,临西县有建筑业企业1家,从业人员期末人数50人;签订合同额189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60平方米;消耗钢材170吨,木材120立方米,水泥500吨,平板玻璃120立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77平方米,竣工产值30.4万元;建筑业总产值189万元,企业总产值92万元。

第三产业

2014年,临西县有限额以上批发业法人企业3家,从业人员48人,营业面积1340平方米,资产总计4504万元,商品购进额6009万元,销售额6387万元,营业收入6387万元,利润总额178万元;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企业9家,从业人员132人,营业面积5819平方米,资产总计4489万元,商品购进额9504万元,销售额7393万元,营业收入5992万元,利润总额277万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2亿元,其中城镇21.36亿元,乡村10.26亿元。出口总额2619万美元。房地产完成投资3.6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6.79万平方米。201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60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1.3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67亿元。有固定电话用户29610户,移动电话用户17213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1145户。

著名人物

王彦超(914—986),字德升,大名临清(今邢台市临西县)人。五代时,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官,立有战功。后周末期至北宋初年曾任凤翔节度使和永兴军节度使,兼领中书令。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对其及诸节度使“杯酒释兵权”,王彦超主动解除兵权,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乞骸辞官。

路通,元朝临清(今邢台市临西县)人,幼时志向远大,兵法娴熟,武艺超群,尤善骑射。元朝初年,路通征战南北,在抗击金人的战斗中屡立战功,为元朝平定中原奠定了基础,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大元兵马大元帅。

柳佐(?~?) 明代官员。字赓虞。今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举进士,任夏邑知县,继为御史。因争国本与御史李宗延、顾际明、袁可立等数人俱被革职。光宗即位后,复起为太仆卿,后升至工部尚书。卒后赠官太子少保。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临清人(今河北邢台临西)。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孙维统(?一1677),字衡甫,山东临清(今河北临西县)孙楼村人。二十岁从戎,累著战绩。康熙年间在陕甘一带围剿叛军,战功赫赫,受康熙皇帝嘉奖。后调任浙江定海总兵,剿海盗时染病而卒。

洪毓琛(1813-1863),回族,字璟甫,山东临清洪官营(今邢台市临西县洪官营)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历任沙县知县、台湾(海防)同知,后出任台湾知府,同治元年(1862年)升按察使司分巡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卒赠太常寺卿,为政慈惠,有洪菩萨之称,是台湾历史上唯一的回族知府。

吕玉兰(1942—1993),女,邢台市临西县东留善堌人,原河北省委书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她带领群众战风沙、斗盐碱、开荒种树、打井修渠,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作出了巨大贡献,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和河北省劳动模范,1966年被评为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傅彪(1963—2005),原籍河北临西,1963年出生于北京,著名影视演员。参演电影有《北国红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天下无贼》等;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大明宫词》、《永不瞑目》、《啼笑姻缘》等,塑造的“面瓜”、“高宝生”等鲜活人物深受观众喜爱。多次获得优秀演员奖项。2005年因肝癌去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