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过程工程研究所分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过程工程研究所分会,简称中科院老科协过程工程所分会,成立于2006年,现有会员68人,全部为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科研人员[1]及部分处级以上业务管理人员。年龄分布在60~75岁之间。目前过程工程所分会已运行两届。
目录
一、过程工程所分会的工作定位
在院老科协和过程工程所党委的领导下,与过程所的研发工作相结合,与离退休工作相结合。突出过程工程特色,注意发挥老同志特长和经验,做好四技服务。在自愿前提下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咨询、撰写专家建议、举办学术沙龙。与离退办、党支部工作相结合,三位一体广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二、过程工程所分会已取得的成绩
过程工程所有着厚重的科技成果和积累,有一批知识层面高,具有工程、工艺研究丰富经验的老专家,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过程所老科协本着“两个配合,一个服务”的理念,千方百计为老专家服务,采取牵线搭桥,协调关系,“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发挥老专家们的专业特长,为科技成果转化做贡献。
1.院地合作,搭建桥梁
邀请院士到地方作报告(参加者有李静海、张懿、李洪钟院士)。
推荐专家到企业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10人次,10篇)。
成立有院士做顾问的专家小组,关注国家需求,根据需求,撰写专家建议,并提交政府相关部门。几年来,已撰写专家建议70余篇,有些报告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回音并好评。
2.开展所内合作,促进科技创新
与所内信息中心、人事处等部门合作,在所刊【动态】开辟‘过程工程科学论坛’栏目,为老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建言献策的平台。
组建老中青研发团队,推进建议落实,如‘煤发电新途径’,‘氢氧燃烧裂解回收废塑料’,‘全氧竖炉炼磷联产’,‘多级模拟移动床与高温过程工程’。
参加咨询团论坛,加强思想库建设,做主题报告5场,受到重视和好评。
3.利用专业特长,参与科普活动
积极参与院老科协‘科普报告团’活动,推荐三位专家在中关村科普论坛上作报告。张懿院士“绿色经济与绿色过程工程”,李静海院士“自主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许智宏研究员[2]“清洁能源,CO2减排与过程工程”等。许智宏研究员并受到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专访稿“我们科学界要发出声音”,发表在人民论坛网。
组织会员听科普报告,积极参与院老科协每月一次的科普报告,分会采取张贴通知、发邮件、电话通知三种方式,让会员与时俱进,接受科普教育。
组织会员参加老科协、离退休干部局举办的科普写作培训班,参加学员写出了反响不错的科普作品,并发表在[大众科技报]、[知识就是力量]等刊物。
配合中国科协开展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活动,撰写完成《郭慕孙传》和《陈家墉传》两位老院士的学术资料,为《化工学报》、《中国科学报》撰写了“化学工程学家郭慕孙的‘工程情结’”,和“小颗粒成就大事业”等文章。
科普活动走进校园,为青少年普及科普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4.举办学术沙龙,为科技创新提供智慧火花
学术沙龙工作是分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分会紧跟科技发展前沿,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发掘新思想、新理念,集思广益,碰撞科学智慧火花。分会已举办学术沙龙5期,产生一定影响。
1) 应对国家治理产能过剩的对策。
2) 废聚合物变废为宝的新工艺。
3) 调整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治理PM2.5污染。
4) 多金属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新技术及进展。
5) 分子工程设计。
10多年来,过程工程所分会在院老科协、所党委的领导下,结合过程工程特点、优势及自身情况,与时俱进,不断进取,使老科技工作者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激发老科技工作者更扎实有效为社会、为过程所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 ↑ 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搜狐,2017-09-11
- ↑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员? ,搜狐,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