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鄉寧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鄉寧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省西南端,臨汾市西隅,呂梁山南端,西隔黃河陝西為鄰,面積2029平方千米,轄5鎮5鄉,全縣總人口242156人(2017年),縣政府駐昌寧鎮[1]

嘉慶一統志》,後唐避李國昌諱改昌寧為鄉寧。又據《郡縣釋名》[2]:「鄉寧縣,蓋合呂鄉、昌寧之名為名也。」

歷史沿革

春秋晉鄂侯居此,稱鄂。

戰國先屬韓後屬趙,

秦屬北屈,漢為騏縣。之後,又有昌寧、平昌、呂香等稱。

西漢於今縣城東南30千米關王廟村置騏縣,屬河東郡;東漢廢。

北魏延興四年(474年)置昌寧縣(治今縣城西南20千米西村),於縣置中陽郡,縣屬之;又於今縣境別置洛陵縣,屬中陽郡,北齊廢。

隋開皇初年廢中陽郡,縣屬耿州,後又次第屬汾州、文城郡、慈州。

五代唐改鄉寧縣。

宋皇佑三年(1051年)徙治今縣城。

熙寧五年(1072年)廢,元佑元年(1086年)復置,仍屬慈州。金屬吉州。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屬平陽府。

民國初年屬河東道,道廢后直屬省。

1949年屬臨汾專區。

1954年屬晉南專區。

1967年屬晉南地區。

1970年屬臨汾地區。

2000年屬臨汾市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鄉寧縣在其中[3]

行政區劃

2009年,鄉寧縣轄5鄉5鎮,182個村,1113個自然村。

位置境域

鄉寧縣,東經110.83°-110.90°,北緯34.95°-35.97°之間。 位於黃河中游,山西省西南,臨汾市西隅,呂梁山南端,全境面積202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鄉寧縣境內山嶺重疊,溝壑縱橫,多坡地,少平川,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總觀全貌,東北高而西南低,海拔一般在900至1500米之間。呂梁山脈在境內分為兩支:北部一支從東北往西南,有高天山雲太山等,構成鄉寧縣與吉縣的分界線;另一支由北而南,穿越縣境中部,直到稷山縣,構成鄉寧縣黃河水系與汾河水系的分水嶺。境內諸山以高天山為最高,海拔1820米。西部黃河沿岸,海拔在500米以下。

水文特點

鄉寧縣境內河流包括大小支流約7000餘條,北部鄂河及黃河沿岸諸河均直接注入黃河,其餘注入汾河,大多數為季節性河流。因地下斷層滲漏,較為貧乏,地表水年來水量9545萬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鄂河、羅河、豁都峪、三官峪、馬匹峪、黃華峪、瓜峪、青石峪及252條1公里以上的支流或溝道。

氣候特徵

鄉寧縣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10℃左右,一月零下6℃,七月29℃,年降雨量600毫米,無霜期150天。地域氣候差異較大,自然形成涼溫、中溫和暖溫等小氣候。境內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季多風,夏季炎熱,秋季爽涼,冬季寒冷。

自然資源

鄉寧有煤田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78%,勘探儲量153億噸,可采量130億噸;煤層最厚8米;全系主焦煤,低硫、低灰、發熱量大。其次為鐵礦,儲量約在億噸以上,品位一般在45-63%之間。此外還有石灰石石英石膏紫砂陶土長石雲母硫磺瑪瑙鋁土和銅等。

鄉寧縣生物以林、草、藥材和及各種野獸為主。現有耕地39.62萬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穀子豆類等農作物。經濟作物有油料、甜菜、麻類等。野生藥材有黨參豬苓連翹等近百種。

鄉寧縣地下水埋藏分布面積僅有198萬畝,儲量3200萬立方米,不易開採利用,人畜飲水主要靠1369處小泉小水供給。

人口民族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鄉寧縣總人口為23萬人。

2017年,全縣總人口242156人,比上年增加1451人。出生率11.19‰、死亡率5.18‰,人口自然增長率6.01‰。

鄉寧縣以漢族為主,有回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等,其中襄汾縣晉城村為少數民族聚居村。

經濟概況

2017年,全縣生產總值1009449萬元,比上年增長10.7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968 萬元,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 723118萬元,增長10.3%;第三產業增加值253363 萬元,增長12.5%。第三產業中,金融保險業增加值 49811萬元,增長13.3%;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3371萬元,增長5.9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7645萬元,增長15.0%;房地產業增加值21215 萬元,增長5.8 %[4]

文化方面

2017年,年末全縣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廣播電視台1座,縣級文化廣場6個,籃球場185個,村級文化活動室182個。行政村圖書室182個,覆蓋率100%。全縣有線電視用戶3.4萬餘戶,數字電視用戶1.02萬餘戶,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全縣文化經營戶200餘戶,從業人員1300餘人,年產值1800餘萬元。

2017年,王曉鵬出版《梅苑文叢》詩歌集。裴彩芳出版《釣月的人》。

2017年,閻靈娣、王晉強創作的歌曲《紅棗情》獲2017中國樂壇春節作品展評優秀獎,並發表在《中國樂壇》雜誌2017第一期;原生態歌舞《對麻鞭》獲「中國這麼美」——2017輕快百台春晚全國十佳節目,並在2017年臨汾春晚亮相;歌曲《梅花坡哩人蒞啦》和《趕會》分別由原生態民歌手左明科王亞慧代表臨汾在廣西「魚峰歌圩」全國山歌邀請賽中取得了最佳演唱獎;少兒舞蹈《醋溜溜紅了》在第九屆小荷風采舞蹈大賽山西賽區中獲一等獎。

2017年,王彩龍的作品在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第八屆楹聯書法作品展中入展,在山西首屆文化藝術節「翰墨三晉」書法篆刻作品展中入展。暢林凡作品入展山西省書協主辦的第六屆群眾書法篆刻作品展。袁大案的作品在《山西省首屆文化藝術節大展》展出、在《山西省千人千聯詠太行精神》中獲得一等獎、在《全國衛門杯書法大賽》中獲優秀獎。

2017年,齊文輝2017年4月被評選為山西省青年攝影十傑,作品《傳統手工,編制人生夢》獲第10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記錄獎,作品《窺藝》等三幅作品入選第七屆全國農民攝影展,作品《瑞雪降福》入選第17屆中國平遙攝影大展,作品《對話》等四副作品入展第27屆奧賽,作品《回家路上》《高興就要跳起來》入選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辦的「黨在我心中~全國各族人民是幸福生活攝影展」。 陳建平作品《晉南土炕》獲第十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生活習俗類記錄獎,作品《小草的力量》獲「全國二十四節氣攝影作品徵集活動」三等獎精品獎。陳丹妮作品《修廟的工人》獲「第十九屆全國藝術攝影大賽」紀實類優秀獎。趙玉虎作品《樂善好施》在連雲港市「聚焦文明」中榮獲三等獎。

民俗文化

每年3月30日,舉辦華夏鄉寧中和文化節。雲丘山在每年中和節期間都要舉行朝山儀式,並舉行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農曆二月十五為正日。雲丘山中和文化節山西省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示範地」[5]

名優特產

鄉寧地方名產品:下縣的「益壽」長山藥;「鄉寧紅」花椒、蘋果等系列產品;「琪爾康」翅果油以及「盛寶王」系列產品[6]

景點旅遊

文筆雙塔

位於鄉寧縣城南玉環山之腹,兩塔東西對峙,相距400米,中間相隔鳳凰溝,西塔原名狀元峰,塔高30米,塔體呈八角形,密檐7層,基座為正方形,周長24米,直徑4.3米,磚灰結構,塔西原有文昌祠與鍾風樓,塔身高20米,底層周長12米,直徑4米,塔體、塔基均為八角形,塔身樓閣式7層,第一層壁上有八卦形磚一周,第七層西南壁開窗,塔頂為大圓蓋寶珠頂。

雲丘山

位於關王廟鄉大河村、坂兒上村境內,山上有梯子崖,一線天、回心石、臘台、天梯等自然絕景;有五龍宮、八寶宮、一二三天門、玉蓮洞、祖師頂、玉皇頂、多寶靈崖寺、和尚崖石刻、泰王廟及洞冶井等文物古蹟遍布山上山間。

東部有秦王山、斷山嶺、原始森林、七郎廟、紅石洞紅石洞、澗底古民居等景點,直接填補着臨汾——壺口旅途中的景點空白。

著名人物

鄉寧歷史上著名人物有:明嘉靖吏部文選司郎中王與齡,在任澄清銓敘、廉潔奉公,後因剛直不阿,被嚴嵩奏本除名。

清方志學家、書法家、金石家楊篤,一生編纂《山西通志》和河北、山西兩省10部州、縣誌。

清進士吳庚,曾任陝西省臨潼縣知事,後棄官歸隱,纂修《鄉寧縣誌》。

民國時期楊珏閻寧波閻棠王瑞生王澤江李振國李振權閻應傑胡青閻聰等愛國志士,成為早期共產黨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湧現出華順德張善娃耿寧成盧可智等建設社會主義的先進人物。

視頻

鄉寧縣相關視頻

鄉寧旅遊宣傳片
最美鄉寧宣傳片
《鄉寧縣實驗小學獻禮祖國70華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