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葛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Zardweeb讨论 | 贡献2019年12月31日 (二) 17:29的版本 个人作品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葛邲
出生 1131年
国籍 南宋
别名 葛文定
知名于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知名作品 《文定集》
《词业》


葛邲 (Ge Bi)(1131年-1196年),字楚辅。江阴青阳人。南宋大臣。

葛邲自小受家学熏陶,博学多闻,机敏干练,年轻时以祖荫授上元县丞。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葛邲中进士,历任国子博士、著作郎、正言,期间任谏官长达十余年。后进一步得到孝宗的重用,累官刑部尚书。宋光宗受禅后,葛邲任参知政事。他劝光宗"正风俗,节财用,执中道,恤民力,选将帅,收人才,择监司,明法令"。同年,拜知枢密院事。绍熙四年(1193年),升任右丞相。为相"守祖宗法度,进荐人物"。因直言进谏,为相不满一年,便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建康府。宋宁宗即位,葛邲历判绍兴府、福建道兼职,因病以太子少保致仕。累封卫国公。

庆元二年(1196年),葛邲病逝。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文定"。后加赠太师。又配享光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有《文定集》、《词业》,今已佚。

人物生平

葛邲生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其祖上居于丹阳,后迁居吴兴。他出身在一个"儒学名家",从葛邲的高祖父葛密至葛邲,葛氏"五世登科第";从祖父葛胜仲到葛邲,"三世掌词命"。葛邲自小受家学熏陶,博学多闻,机敏干练,大臣叶梦得、陈与义一见到葛邲,就称赞他是"国器(治国的人才)"。

葛邲年轻时,凭借祖父的恩荫被授为建康府上元(今南京江宁)县丞。适逢金军南侵,上元县处在金军冲击的要道,对于各种物资频繁的调度,葛邲能做到"不扰(民)而办",建康留守张浚王纶都很器重他。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葛邲高中进士,凭借御史萧之敏的举荐,被授为国子博士。在一次论州官受纳及鬻爵之弊的对策中,得孝宗奖谕:"看到你的奏疏,明白你的才能。"授他为著作郎兼权(暂时)直学士院

不久,葛邲又担任掌管规谏的正言,开始了他长达十余年的谏官生涯。他任谏官后,立即疏奏朝廷,认为治国应该以"畏天、爱民"为先。又陈述了各地征收榷税的沉重,大大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因而请求"茶盐酒税比原额已增至一倍者",不再另加税额,以宽缓民力。孝宗览奏后,特召葛邲觐见,令他再次分条奏陈政事。葛邲分六条上奏,每条都切中当时的弊病。后来,他被任命为侍御史,又论述了救济饥荒的三件事。累官至中书舍人

一次,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孝宗下诏访求自己早期施政的得与失。葛邲应诏上疏,大略是认为:"宰相虞允文南库(储藏钱币与物资的仓库)的钱粮越来越多,户部的积蓄越来越少,所以近年以来,常常有钱粮不足的忧虑。自从罢兵(指"隆兴和议"签订后)以来,诸将都是通过贿赂朝廷才能够升官,这种形势下必然会导致他们通过剥削下级来偿还贿赂出的钱财,朝廷应该更加精选将帅人才。"又转任给事中。宠臣张说之子张嶷被任命为阁官,韦太后(显仁皇后,宋高宗生母)侄女的丈夫裴良琮凭借外戚关系在落职时被升授阶官,葛邲对于这些事,全都缴奏不发。广西商议更改盐法,葛邲说:"钞法行用时,漕臣曾经欺骗商人,没收了他们的财货。楮币在两广地区发行,百姓一定会疑虑。朝廷必将为此事后悔。"升任刑部尚书

葛邲任东宫僚属八年后,孝宗亲书"安遇"两字赠赐于他。并出《梅花诗》命葛邲奉和,对他极为宠爱、知遇。

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禅位于太宗赵惇,即宋光宗。光宗即位后,作为东宫幕僚的葛邲升任参知政事,成为副相。他亲自撰写诏书,劝谏光宗效法孝宗,要端正风俗、节省开支、振奋士气、实行中庸之道、体恤民力、选拔将帅、网罗人才、择用监司、明确法令。光宗览奏后"嘉纳"。绍熙元年(1190年),葛邲被任命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

绍熙四年(1193年)三月,葛邲升任右丞相。 在相位上,葛邲一心遵守祖宗的法规、制度,推荐擢升人才,广泛听取公论,惟恐自己听不到他们的意见。 但当时朝局混乱,光宗病情时好时坏,两宫(孝宗、光宗)关系破裂,谏官章颖连上十多道奏疏弹劾葛邲,都不报。

绍熙五年(1194年)正月,为相未满一年的葛邲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特进,以"大兼小",出判建康府。 改判隆兴府,葛邲不愿出仕,请求授予自己祠官,为醴泉观使 。

绍熙五年(1194年),宋宁宗即位,下诏访求直言。葛邲上疏称:"现在的事务没有比修身齐家更为重要的,应该团结人心、确定方略。"旋即出判绍兴府。在此期间,葛邲事事躬亲,但凡政令施行、钱谷、刑狱之事,不论巨细必亲自过问。有人认为大臣应该"均佚有体(闲散安逸而有体度)",葛邲说:"崇尚大体却忽略具体的事务,我是不做的。"他曾经说:"十二个时辰当中,不要自己骗自己。"而葛邲也确实以身作则,亲身实践了。 后来朝廷又改授葛邲为保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福州,葛邲在行途中患病,宁宗加授他太子少保衔,允许他致仕。 累授宁武军节度使,封卫国公。

庆元二年(1196年),葛邲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师谥号"文定"。 后加赠太师

嘉定元年(1208年),葛邲得以配享光宗庙庭。

宝庆二年(1226年),宋理宗命绘葛邲像于昭勋崇德阁,是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人物评价

赵昚:观所奏,知卿材。 (《宋史》引)

赵惇:迪行忱恂,赋资温粹。早遇光华之治,浸预秘谋。雅输辅翼之勤,尤嘉旧德。逮遍更于二府,爰显陟于中台。休休有容,本务弥缝,而藏用谦谦,自牧乃希。明哲以保身,虽叠闻议者之言,顾敢替相臣之礼。 (《宋宰辅编年录》引)

张釜:伏见故右丞相、赠太师葛邲,操履静重,议论正平。淳厚之文,驰骋乎百代;渊源之学,根本乎六经。辅导初潜,蔚有成绩,经纶大政,济登丕平。虽居相位,历时不长,而履正奉公之节,爱君忧国之诚,无逾于邲者。 (《宋会要辑稿》引)

岳珂:以文箓传家,以相业济时。貂冠绛裳,予犹及见其丰仪。 (《葛文定关外帖赞》)

脱脱:葛邲在相位虽不久,而能守法度,进人才,其处己也,则以不欺为本。 (《宋史》)

个人作品

葛邲一生著作甚丰,《宋史》称他有《文定集》200卷、《词业》50卷,今已佚。 岳珂有《葛文定关外帖赞》,故此可知葛邲有书法作品《关外帖》,今已不存。

史料记载

宋史·卷三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参考资料

  1. 葛邲,祥安阁风水网,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