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塘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黄泥塘镇 |
中文名 :黄泥塘镇 所属地区: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 |
黄泥塘镇,隶属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地处大方县城南部,东与西溪河接壤,南与鸡场乡相邻,西至乌溪河,北与普底彝族苗族白族乡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5千米。 总面积253.68平方千米。
1949年12月至1984年3月,属鸡场区一部分。1984年4月,建立黄泥塘镇。1991年12月,撤区并乡建镇。 截至2018年末,黄泥塘镇户籍人口67675人。 截至2020年6月,黄泥塘镇辖7个社区、10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黄泥社区。
2011年,黄泥塘镇财政总收入433.6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4.48万元。 截至2018年末,黄泥塘镇有工业企业3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7个。 [1]
发展现状
黄泥塘镇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良好,发展辣椒、饲料等农产品加工,开发畜牧产品、中 药材及经果林、旅游、文化、餐饮等产业的前景看好。投资无烟煤、硫铁矿、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优越。
201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总值4.5亿元人民币,粮食总产量31053吨,农民人均纯收入7161元,二、三产业人员达到1650人,新增城镇住房面积68500m2。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通过发展生产和市场培育,黄泥塘镇大牲畜市场已成为毕节地区较大的交易市场。2015年优质烤烟种植面积达40750亩,辣椒种植面积12800亩,中药材半夏种植260亩。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2008年底,实现财政收入820万元,镇可支配收入1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0元,人均占有粮食320公斤。今年,主要经济支柱产业烤烟喜获丰收,估计社会产量达8万担,入库4.2万担,超额完成收购任务。黄泥塘镇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且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人文景观:全镇森林覆盖达38%,以木本植物、灌木林为主,板栗、核桃、弥猴桃、柑橘果香味甜,上百万亩高山草坡适宜放牧养蓄;矿产资源煤炭、硫铁矿、石灰岩藏量大、品质优;人文自然景观有支嘎阿噜湖、西河大桥、乌溪大桥、五龙山庄、西河大峡谷、奢香古驿道、甘阴棠古树、大庙贞洁牌坊、幸福大庙、乌溪仙人桥、万人坟、二层岗岗哨、尖山营盘等。黄泥塘镇文化繁荣,民间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近几年每年都有考生考取清华等重点院校,民间爱好诗辞槛联之风盛行,农民画更是独俱特色,是全省有名的农民画之乡。
截止到目前,黄泥塘建设有3星级酒店一座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园区现有多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过亿。加上区域优势,在建的温泉度假区将为本镇经济再添色彩。
历史文化
据传,在明末初吴王(吴三桂)剿水西时,现今黄泥塘政府驻地方圆6平方里左右的范围作为一主战场。当时一位将军统帅一路人马从大方向织金方向行军,当翻过乌溪大坡后,很快来到一片平坦开阔、植被完好、毫无人烟、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湖泊边(这湖泊位于现今黄泥塘贵毕高速公路转盘和加油站之间,据说后来湖泊中挨近黄织路的地方落了一个洞,湖泊便消失了),由于人困马乏,这位将军便停下来休歇用水,并被这里的景色所打动,感叹到"这个地方人完全可以居住,并可建为一塘、二塘"。按中华大词典,塘,指某些地区在室内挖小坑用来生火,所谓火塘便是如此。由此可见,将军所说的"一塘"、"二塘",是指可以分为两个灶炉做饭,为行军充饥。而按照当时的行政区设置,一塘、二塘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的行政区划,加之这里土质黄色,由此,黄泥塘被一传十、十传百向外传开,并作地名一直延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