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鵟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Buteo buteo 目/科/屬 鷹形/鷹/鵟 遷徏狀態 冬候鳥 普遍性 不普遍 體長/體重 50-60cm/525-1365g |
鵟,雌雄相似。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蠟膜黃色。腳黃色、裸足。
日本亞種japonicus
- 成鳥
- 頭淡褐色,有咖啡色縱紋。黑褐色眼後線。背及翼咖啡色,有淡色羽緣,翼尖及後緣黑色。
- 喉及顎線咖啡色。腹面淡皮黃,頸胸有稀疏暗色縱紋。
- 腹側暗褐色,擴散至整個上腹部。尾羽密佈深色細橫紋,末端暗色較寬。
- 雄鳥脛羽密佈暗褐色橫斑。
- 亞成鳥虹膜淡黃色,翼下覆羽較白,翼上初級飛羽基部色較淡,形成淡色翼窗。翼後緣不黑。
中國亞種vulpinus
- 似日本亞種,但全身偏紅褐色調,腹及脛羽斑紋較多而密,尾羽也略帶紅褐色調。
- 飛行時,頭頸粗短、翼寬,整體輪廓圓胖。翼下覆羽淺褐色,黑色腕斑顯著。翼後緣及翼尖黑色,指叉5枚。盤旋時,雙翼上揚。尾羽張開呈扇形。覓食時會低空定點懸停。
棲地&習性
充滿變數,但幾乎總是與一定程度所需的巢和樹木覆蓋的地區。
常會在沼澤濕地上空巡弋,驚飛起群棲的水鳥。
根據當地和季節的供應情況,根據不同的獵物類型製定適應性強的飲食。本質上是小型哺乳動物的獵人。
繁殖
從3月下旬到5月(在佛得角島1月至4月)鋪設,隨緯度而變化。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大聲的尖叫聲“ kyaaah”。
外觀相似性
毛足鵟體型較大,羽色較白,毛足。翼較長,有白色翼窗。尾羽白,末端有顯著黑色橫帶。
大鵟體型較大,尾羽較白,暗色細橫帶較顯著,毛足。翼較長,有白色翼窗。下腹有暗色V形紋。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B. b. rothschildi Swann, 1919 – 亞速爾群島。
- B. b. harterti Swann, 1919 – 馬德拉。
- B. b. insularum Floericke, 1903 – Canary Is.
- B. b. buteo (Linnaeus, 1758) – Eurasian Buzzard – E歐洲(CS地區除外)E到瑞典,波蘭,羅馬尼亞和土耳其;S的冬季,不規則的S到非洲的W。
- B. b. arrigonii Picchi, 1903 – 科西嘉和撒丁島。
- B. b. pojana (Savi, 1831) – C&S意大利和西西里島。
- B. b. bannermani Swann, 1919 – Cape Verde Buzzard – 佛得角島。
- B. b. vulpinus (Gloger, 1833) – Steppe Buzzard – 芬蘭和歐洲E到R Yenisey,S到N高加索和C亞洲(阿爾泰,天山);冬季主要分佈在非洲的E&S和亞洲的S。
- B. b. menetriesi Bogdanov, 1879 – S克里米亞和高加索S到E土耳其和N伊朗。[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eurasian-buzzard,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