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范布伦
马丁·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1782年12月5日-1862年7月24日),美国第八任副总统(1833年-1837年)及第八任总统(1837年-1841年)。他是《美国独立宣言》正式签署后出生的第一位总统。
祖籍荷兰,是第一位荷兰裔美国总统。1821年,范布伦当选为美国参议员,后又担任第十一任纽约州州长。安德鲁·杰克逊总统第一任时,范布伦进入内阁任国务卿。1832年范布伦被提名为杰克逊的副总统(第八任美国副总统),并于1835年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1836年,范布伦击败辉格党(现共和党前身)的四名对手,当选为总统。四年后竞选连任未成。后来又两度参加竞选,皆遭到失败,从此退出政坛,影息故乡。1862年7月24日,他于肯德胡克附近自己的庄园中去世。
1962年历史学家投票排名:马丁·范布伦在31位总统中排名第17位;在12位“普通总统”中排名第6。他排在门罗之上,塔夫脱之下。
马丁·范布伦 Martin Van Buren | |
---|---|
第8任美国总统 | |
任期 1837年3月4日-1841年3月4日 | |
副总统 | 理查德·门特·约翰逊 |
前任 | 安德鲁·杰克逊 |
继任 | 威廉·亨利·哈里森 |
第8任美国副总统 | |
任期 1833年3月4日-1837年3月4日 | |
总统 | 安德鲁·杰克逊 |
前任 | 约翰·C·卡尔霍恩 |
继任 | 理查德·门特·约翰逊 |
第10任美国国务卿 | |
任期 1829年3月28日-1831年5月23日 | |
总统 | 安德鲁·杰克逊 |
前任 | 亨利·克莱 |
继任 | 爱德华·利文斯顿 |
第11任纽约州州长 | |
任期 1829年1月1日-1829年3月5日 | |
前任 | 纳撒尼尔·皮彻 |
继任 | 伊诺斯·T·思鲁普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美国纽约州肯德胡克 | 1782年12月5日
逝世 |
1862年7月24日 美国纽约州肯德胡克 | (79岁)
墓地 | 美国纽约州肯德胡克公墓 |
政党 | 民主党 |
配偶 |
汉娜·范布伦(第一夫人为媳妇) 安洁莉卡·范布伦 |
宗教信仰 | 美国归正会 |
签名 | 马丁·范布伦的签名 |
经典名言
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倒明天。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会发现很有趣的结果。尤其是买股票的时候。
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麻烦别人。别人能做的事情,我绝对不自己动手去做。因为我相信,只有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我去做。
决不要花没有到手的钱。如果可以花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我就绝对不从自己的口袋里掏一个钱儿。[1]
目录
视频
美国副总统马丁·范布伦语录简
生平简介
1812年首度参选纽约州议员并当选且在1816年连任,任内大力推动伊利运河的建造,伊利运河全长为584公里(363英里),12公尺(39英尺)宽、1.2公尺(4英尺)深。是第一条提供美国东海岸与西部内陆的快速运输捷径,不只加快运输的速度,也使沿岸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运输成本减少了95%。,促使纽约市取代费城成为北美最大的海港,快捷的运河交通使得纽约州西部更便于到达,因此也使中西部人口快速成长。同时也主张废除因欠债而坐牢的刑罚[2],这一切使范布伦受民众爱戴,并在1815年同时成为纽约州检察长。
1821年当选参议员,使用两面讨好的手段来处理奴隶制议题,是议员中反对约翰·昆西·亚当斯总统的领袖,同时也积极反对美国参加巴拿马会议,在1829年一月当选纽约州州长,任内推动安全基金计画(the Safety Fund Plan),要求各银行要成立准备金来作为倒闭后清偿之用,为一项划时代的金融改革。
安德鲁·杰克逊在1829年上任后提名其为国务卿,而其也辞去州长以就职,在任内的1830年和土耳其谈判使其给予美在黑海航行权,同年与英订约恢复对西印度群岛的贸易,也帮助获得法国政府赔偿拿破仑时代时美国公民的损失。1831年内阁大改组,向总统请辞获准,改任驻英大使却在国会以一票之差无法就职,1832年当选副总统,大力支持总统杰克逊的政策。
1836年,范布伦当选为美国第八位总统。就职后不久,美国就陷入了经济衰退。由于各州银行大量发行纸币,价值远远超过了手中掌握的金银币,加上农产歉收与对英贸易入超,造成通货膨涨与银行挤兑,为此,银行宣布停止纸钞与金银币的兑换,然而问题并无解决,高达900家州银行纷纷倒闭,工厂关门,大批劳工失去工作并制造骚乱。联邦政府本身也因为银行倒闭损失了九百万美元。商界批评前总统杰克逊下的要求购买国有地,一律用金银币,不能使用纸钞的政令导致经济衰退,然而范布伦决定继续执行杰克逊的政令,禁止使用纸钞购买国有地。随著经济进一步恶化。范布伦召集国会特别会议并强调“银行界的过量活动和商界的过度交易”是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要求国会推迟将联邦政府的结馀资金交给各州,还要求国会通过立法允许政府把联邦资金留给财政部管理,不交给私有银行。也就是所谓的“独立财政”法案。但直到1840年6月,国会才通过立法,允许财政部保留政府资金,美国1837年开始的经济衰退持续了六年 [3]
1837年,加拿大因反对英国统治而革命,美国基于同情以凯洛琳号运送物资援助,却遭英国的加拿大民团扣押,还打死了一个美国人,是为凯洛琳事件,对此范布伦谴责其“最令人愤怒的暴行”,且派兵集结该地,英美关系因此恶化直到1842年签订条约划定了边界。
由于1783年巴黎和约没有明确规定美国和加拿大边界的确切位置。在阿鲁斯图克河流域耕种的缅因州农民与新不伦瑞克省的加拿大伐木工人双方不断发生冲突。1838年,一群缅因州农民试图把伐木工人赶走时被加拿大人逮捕。于是,缅因州和新不伦瑞省政府分别召集民兵进行自卫,使冲突扩大。范布伦遂指派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率领联邦部队进入阿鲁斯图克地区,英国亦从魁北克抽调部队,推进此地区。而后双方开始和谈,并于1839年3月21日达成停战协议,双方同意成立边界委员会解决纠纷,在1842年双方签订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划定了分界线。
1835年德克萨斯革命爆发,在1836年独立成为德克萨斯共和国,并为防范墨西哥而要求与美合并,但范布伦因奴隶制问题而拒绝,直到1845年德克萨斯才加入美国成为美国的第28个州。 [4]
1840年因经济问题连任失败。
主要成就
一八三七年九月,范布伦提出《独立国库法》[5],建议建立独立的联邦金库系统,由它掌管联邦资金,保证财政独立,防止银行业利用联邦资金捞取好处。但遭到强力反对,直至一八四零年该提案才成为法律。范布伦还要求发行一千万美元国债,来缓解经济危机。始于一八三七年的经济衰退持续了六年,因国会行动迟缓,反对党对政府的攻击,和民主党内部的分裂,使范布伦政府举步维艰。劳资矛盾在经济危机中也变得很尖锐。普通工人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恶劣,政府工务员的工资也很低,他们不断地通过抗议和罢工向政府施加压力。一八四零年三月,范布伦政府将最长工作时间缩短至每天十小时。
轶事典故
马丁范布伦是常用语 “OK” 的发明者,他来自纽约的肯德胡克(Kinderhook)、该地的别称是“老肯德胡克”- “Old Kinderhook” ﹣ 而范布伦竞选美国总统时、来自故乡的助选团就取名为“老肯德胡克俱乐部”(Old Kinderhook Club),自此OK这个说法便成为 “一切都好” 之意被广泛使用。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我认为他不只应该得到我的信任,而且也应该得到国家的信任……他不仅完全有资格得到这个最高职位,而且他希望有才能的人来辅助这个最高职位,这些有才能的人将会发现他是一个真正的朋友,一个值得将他们的权利和自由托付给他的可靠之人。”——安德鲁·杰克逊总统,1829年 。 “我越熟悉范布伦先生,我个人对他的尊重就越强烈。他是我见过的最文雅、最亲切的人。”——作者华盛顿·欧文。 “范布伦,就像莫里哀所写的《安菲特律翁》中的梭西一样,是‘全人类的朋友’,这也许是他在公众生活中之所以成功的最大秘诀吧。特别是现在,他正在与竞争对手争夺实现他的抱负的最后一步……范布伦的原则就是保护民主的法宝,只要联邦不倒下,永远不会失败。”。 “他纯洁的品德,他出众的政治才能,他高尚的爱国精神,以及他的已经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出色的政绩,使他的名字值得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负面评价
“范布伦与杰克逊将军相比,就像粪土之于钻石……他就是英国人所说的花花公子。当他早上走进参议院大厅的时候,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就像一只贫民区的乌鸦。他像都市里的女人一样身穿紧身内衣,将身体束紧,如果可能的话,甚至比大多数女人束得更紧。从他的外表来看,很难判断是男是女,只能从他的巨大的络腮胡子去判断。”。 “这位民主党总统的房子装饰得富丽堂皇,具有帝王气派,连真正的君主都会感到满意……这就是对人民所宣传的朴素、简单、谦逊、因劳动而双手粗糙的民主党领袖……他也许可以称自己是一个民主党人——无疑他是这样宣传的,但是称呼与事实具有很大的差别。
历史评价
马丁·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1782年12月5日-1862年7月24日),美国第八任副总统(1833年-1837年)及第八任总统(1837年-1841年),他是《美国独立宣言》正式签署后出生的第一位总统,也是是第一位荷兰裔美国总统。他创立了奥尔巴尼摄政团,长期控制着纽约州的政治。他一手造就了民主党。范布伦组织了民主党代表大会,在会上提名总统侯选人。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范布伦代表东部,卡洪代表南方,形成了联合阵线。此举打破了传统党派观念。传统政党以意识形态划界,至少以政策划界。范布伦的作法是政党以选举为界,不问意识形态,是为现代选举的先河。范布伦发起的《安全资金计划》,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抑制了纽约州银行业的欺骗行为。 范布伦入主白宫时是一个反对奴隶制的民主党人,直到他逝世时政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