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殿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殿试
明代绘画中所描绘的殿试

明代绘画中所描绘的殿试
中文名称
正体 殿试
简体 殿试
越南文名称
国语字 Thi Đình
汉喃文 试廷
满语名称
满文  ᡩᡝᠶᡝᠨ ᡩᡝ ᠰᡳᠮᠨᡝᠮᠪᡳ
穆麟德转写 deyen de simnembi

殿试古代中国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由唐高宗首创于显庆四年(西元659年),但规模不大。后来武则天天授元年(西元690年)“策贡士于洛成殿”。后于开宝六年(西元973年)成为定例,由皇帝亲自在皇宫中主持;有时皇帝会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这种形式传至朝鲜越南,也由当地的君主或亲自、或派大臣主持。通过殿试录取的就是进士,其中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中国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把录取的进士分为甲、乙两等,到太平兴国八年又将进士分为三甲。殿试第一等的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等的称为“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的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甲与三甲的第一名都叫传胪。清康熙年间,谨防作弊,大臣之子弟均置为三甲,即最末甲;一甲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榜眼与探花则授官翰林院编修,二甲、三甲进士则分别授庶吉士主事知县等;至二十九日,状元率所有的进士上表谢恩。

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那人就是后来成为西夏国相的张元;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一般不会黜落考生[1]。但殿试仍会发生“三甲易人”的剧情,阅卷大臣将取录名次进呈皇帝,皇帝以各种理由(如面貌丑陋、姓名不祥、字迹不佳)擅自变更一甲、二甲、三甲的名次:如唐朝的锺馗传奇小说,非史实)、明朝的王敬止张和即因貌丑被改为榜眼,正德年间舒芬也因为貌丑差点失去状元资格。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殿试,原定状元为孙曰恭;明成祖以“曰恭”二字并在一起为“暴”字,不吉;点另一贡士邢宽为状元,取意“刑宽”。嘉靖廿三年甲辰殿试,明世宗则以贡士吴情谐音为“无情”,发榜时,将他由原定之状元贬为探花[2]

清朝乾隆以前,并无举行殿试的固定宫殿。自乾隆始,将殿试场所定为紫禁城中的保和殿;殿试后,在太和殿举行揭晓仪式。因殿试发榜用黄纸,故称金榜,又分大小金榜,故考中进士者称“金榜题名”[3]。《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

越南

阮朝明命年间开进士科,俗称殿试为庭试

注解

  1.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旧制,殿试皆有黜落,临时取旨,或三人取一,或二人取一,或三人取二,故有累经省试取中,屡摈弃于殿试者。故张元以积忿降元昊,大为中国之患,朝廷始囚其家属,未几复纵之。于是群臣建议,归咎于殿试黜落。嘉祐二年三月辛巳,诏进士与殿试者皆不黜落。迄今不改。是一叛逆之贼子,为天下后世士子无穷之利也。
  2. 《皇明泳化类编》
  3. 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宅结亲》:“这姻缘不俗,金榜题名,洞房花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