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慈善是一種善良意願的社會活動,可能包含布施、救濟貧苦、動物保護甚至環境保護等。慈善事業的實踐意味着自願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作為一種人道主義行為。
慈善關係「施予者」和「受施者」。在社會上,不問物質回報地,給予有需要的社群幫助、贊助等。是促進人類福利進步的利他關懷,通常透過捐贈金錢、資產或工作活動,由教育或醫療機構捐贈予有需求的人,或公益協助其他社會需求。
中國的慈善最主要的莫過於布施,尤其是饑荒或戰亂時的布施食物,《禮記·檀弓》記載有「嗟來之食」的典故,黔敖所主持的就是一種慈善事業。後世的佛教、道教認為行善可以累積功德,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李光地在饑荒時,設置粥廠煮粥散給饑民吃[1]。江蘇巡撫張伯行倡導「擔粥法」。陸世儀在《勸施米湯約》文中提出施米湯法,就是家裡做飯時,多放點水,把米湯舀出來,再放點雜糧,施捨給沒有飯吃的人。光緒中九年(1883)水災,順天府尹周家楣奏准在各鄉鎮及京城六門外設立粥廠。
思想史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儒家哲學。對儒家而言,行善是關乎治國理政(所謂「行仁政」)的大事。德行,是孔門四教之首。孔子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德風,小人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篇》)意思是:統治階級的道德品質就好比是風,被統治者的道德品質就好比是草,當風吹到草上面的時候,草就回跟着風的方向倒。
孟子「性善論」是慈善文化重要的思想資源。
故此,慈善,在中國古代,一直受到統治階級的提倡。宋太宗趙光義有詩曰:「所作行慈善,見者生欽羨。」(《緣識》)
呂大臨在《橫渠先生行狀》中寫到:宋代大儒張載當祁州雲嚴縣令時寫道:「政事大抵以敦本善俗為先,每以月吉具酒食,召鄉人高年會於縣庭,親為勸酬,使人知養老事長之義,因問民疾苦及告所以訓戒子弟之意。有所教告,常患文檄之出不能盡達於民,每召鄉長於庭,諄諄口諭,使往告其里閭。間有民因事至庭或行遇於道,必問『某時命某告某事聞否?』,聞即已,否則罪其受命者。故一言之出,雖愚夫孺子無不預聞知。」
《宋史·張戩傳》記載張載的弟弟張戩任金堂縣令時寫道:「誠心愛人,養老恤窮,間召父老使教督子弟。民有小善,皆籍記之。以奉錢為酒食,月吉,召老者飲勞,使其子孫侍,勸以孝弟。民化其德,所至獄訟日少。」
朱熹《名臣言行錄》記載范純仁襄城縣縣令時寫道:「知襄城縣,教民藝桑,自此人得其利。公去,民不能忘,至今號『著作林』。著作,公宰縣時官也。」
文學史
晉代劉義慶主撰的《世說新語》,既是志人小說,又保留了很多公益慈善方面的歷史資料。慈善是德行,有德之人「言為士則,行為世范」。
《世說新語·德行》有逃難時同舟共濟的一條: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2]。
有孝行:
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武帝謂劉仲雄曰:「卿數省王、和不?聞和哀苦過禮,使人憂之。」仲雄曰:「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和嶠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應憂嶠,而應憂戎。」
講善有善報:
吳郡陳遺,家至孝。母好食鐺(一種鐵鍋)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恆裝一囊,每煮食,輒貯錄焦飯,歸以遺母。後值孫恩賊出吳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遺已聚斂得數斗焦飯,未展歸家,遂帶以從軍。戰於滬瀆,敗,軍人潰散,逃走山澤,皆多飢死,遺獨以焦飯得活。時人以為純孝之報也。
視頻
慈善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李光地(下),小精靈兒童網站,2016-06-01
- ↑ 《世說新語·德行》: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古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