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彩云邨(英语:Choi Wan Estate)是香港的一个公共屋邨,项目编号为KL01,位于黄大仙区牛池湾,在飞鹅山山脚,为香港房屋委员会于1970年代兴建的大型出租公共房屋屋邨,彩云邨于1978-1981年间分阶段落成。
说明
而位于彩云邨上方的彩辉邨于1995年落成原本是彩云邨的扩建部份,然而新楼宇比旧屋邨楼宇落成期相距近二十年,故此房委会认为应另作命名为彩辉邨;另外房委会在1990年代于彩云邨球场上的腾空地盘加建了居屋彩峰苑[1] ,以及在邨内加设了一系列方便居民的设施(如:天桥、升降机及凉亭等)并于1997年落成。
背景及轶事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政府因应市民的住屋需求,兴建大量公共房屋。在牛池湾清水湾道附近兴建一系列屋邨,包括彩虹邨、坪石邨、顺利邨等。
彩云邨在规划时原名牛池湾邨,然而有市民认为其名字乡土味浓不合时宜。据悉邨名由彩虹邨衍生而来,因其位置在彩虹邨之上面,意为"虹之上为云",故此名叫彩云,落成时改用现在的名称。
彩云邨原址为牛池湾乡的一部份,原居民只是以养牛及种植为生,九龙维记牛奶有限公司曾于1940年代在此设牧牛场,为九龙北部提供鲜牛奶至1970年代止。据说当时如路经清水湾道,路旁必会见到一个由水泥倒模而成的大型牛奶瓶,这正是维记的地标。更悠久的是圣若瑟安老院,建于1919年,是欧洲的古典建筑。
1932年建成的清水湾道是当年唯一由九龙出入西贡的必经之路。1980年新清水湾道高架天桥落成后,大部份车辆改用新清水湾道往西贡,但由于西贡的人口大增及将军澳的发展,现时新旧清水湾道在繁忙时段的车流都非常繁忙。
沿著清水湾道下地铁站,有一间良友士多,寄居在安老院的围墙旁。但随著地产商拆卸安老院,士多就跟围墙一同消失。
香港提供的热带风暴名称“彩云”则来源于彩云邨。
发展介绍
彩云邨由房屋署总建筑师彭玉陵先生及房屋署高级建筑师周修德先生负责设计,总承建商为德臣建筑有限公司(第1期)及均利建筑有限公司(第2A、2B、3及4期)于1976年以“凿山得地”的方式兴建,位处黄大仙区最东面屋邨,全邨倚附在九龙第一高山飞鹅岭脚下清水湾道斜坡之上而建,于1978年初落成二邨。其后一邨在1979年相继落成。屋邨发展分别建有3幢双塔式大厦以及16幢双工字型大厦,另长连型及工字型大厦各一,合共有21座大楼,为当时全港首批及最集中双工字型大厦的屋邨。
由于邻近旧启德机场,所以屋邨高度受到限制,最高只能建28层。另一方面,由于彩云邨所处的地势较高,虽然即使大楼的楼层不多,亦能突显其巍峨矗立高低起伏的楼态,仍较当时九龙区的同类屋邨为高,景致优美,可远眺东九龙旧启德机场一带及维多利亚港,西望黄大仙、狮子山下屋邨均尽收眼底。
彩云邨另一地标是于商场中心地面种了一棵大榕树,已例入古树名木册,而且有一副由雨坊楼客所撰写的对联:“彩云生祥瑞降临家户,古树茂繁华映带商场”。据悉这树是早在屋邨初落成前已存在[2]。
楼宇
邨属 | 楼宇名称(座号) | 楼宇类型 | 落成年份 | 层数 | 建筑师 | 承建商 | 备注 |
---|---|---|---|---|---|---|---|
彩云(二)邨 | *丰泽楼(第1座) (英语:Fung Chak House) |
双塔式 | 1978年 | 高座24层,
低座21层 |
房屋署总建筑师彭玉陵、
房屋署高级建筑师周修德 |
德臣建筑有限公司、
均利建筑有限公司 |
|
*明丽楼(第2座) (英语:Ming Lai House) | |||||||
*启辉楼(第3座) (英语:Kai Fai House) | |||||||
彩云(一)邨 | 观日楼(第4座) (英语:Koon Yat House) |
双工字型高座 | 1979年 | 28 | 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 ||
*伴月楼(第5座) (英语:Boon Yuet House) |
双工字型低座 | 26 | |||||
景新楼(第6座) (英语:King San House) |
旧长型 | 1980年 | 16 | ||||
白虹楼(第7座) (英语:Pak Hung House) |
单工字型 | 26 | |||||
*长波楼(第8座) (英语:Cheung Bor House) |
双工字型高座 | 28 | 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 ||||
银河楼(第9座) (英语:Ngan Ho House) |
双工字型低座 | 26 | |||||
*紫霄楼(第10座) (英语:Chi Siu House) |
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 ||||||
*绣文楼(第11座) (英语:Sau Man House) |
双工字型高座 | 28 | |||||
彩云(二)邨 | *琼宫楼(第12座) (英语:King Kung House) |
双工字型低座 | 1979年 | 26 | 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 ||
玉宇楼(第13座) (英语:Yok Yu House) |
双工字型高座 | 28 | |||||
彩云(一)邨 | *游龙楼(第14座) (英语:Yau Lung House) |
双工字型低座 | 1980年 | 26 | 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 ||
飞凤楼(第15座) (英语:Fei Fung House) |
双工字型高座 | 28 | |||||
日月楼(第16座) (英语:Yat Yuet House) |
双工字型低座 | 26 | 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 ||||
*星辰楼(第17座) (英语:Sing San House) |
双工字型高座 | 28 | |||||
时雨楼(第18座) (英语:Sze Yu House) |
双工字型低座 | 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 |||||
甘霖楼(第19座) (英语:Kam Lam House) |
双工字型高座 | 26 | |||||
玉麟楼(第20座) (英语:Yuk Lun House) |
双工字型低座 | 1981年 | 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 ||||
*白凤楼(第21座) (英语:Pak Fung House) |
双工字型高座 | 28 |
彩云邨的所有住宅楼宇皆不设1楼。
影片
参考文献
- ↑ 彩峰苑,centanet
- ↑ 特“树”特办 — 彩云老榕树 《823 频道》 008 季刊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