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港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保税港区 |
---|
保税港区是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商品展示、出口加工、口岸等功能的特殊经济区。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区的政策。
中国大陆的第一个保税港区是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上海洋山保税港区。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是中国大陆目前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
此外还有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福州保税港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1]、广州南沙保税港区、重庆寸滩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和烟台保税港区。
保税港区的政策功能
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保税港区是中国内地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运行规则基本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新的自由贸易港区模式。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目前,中国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等三种,保税港区则将三者和港口功能集于一身,在上述三个区域内可以开展的业务在保税港区内都可以进行,是目前国内功能最全、政策最优惠的特殊监管区域。保税港区既不同于"港",也不同于"区",兼有"港"和"区"的双重特性,其监管模式特点概括起来就是:政策高地、数位监管、新型模式、立体服务。海关把保税港区中的港区作业、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三个功能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监管,实行资讯化、封闭化、集约化管理,实现最大限度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确保物流畅通的监管目标。海关在保税港区全面应用先进的监管设备,并建立统一新型的海关管理机构,以统一的保税港区海关监管模式统筹港口作业、保税加工、仓储物流业务,简化保税区货物进出境手续,打造快捷通关的"高速路"。
保税港区具备港口作业、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七大功能:
1.港口作业功能:即存储通过港口进出境的货物以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开展货物装卸、拖运等基本的港口作业功能,货物在港区内的停留不设时间限制。
2.国际中转功能:即进入保税港区的国际中转货物和国内货物,可进行分拆、集拼,再运至境内外目的港,保税港区还将提供进口保税货物整箱堆存的服务,货物可以根据货主需要在保税港区内进行综合处理或国际中转。
3.国际配送功能:即在保税港区陆上特定区域设立仓储物流区,进境保税货物进入该库场后可进行商业性简单加工、批量转换后,向境内、外分拨配送。
4.国际采购功能:即国内货物进入保税港区港口或港区卡口即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对采购进区的国内货物和保税货物进行出口集运的综合处理或商业性的简单加工后向国内外分销、返销。
5.转口贸易功能:即保税港区内的企业可从事转口贸易、交易、展示、出样、订货等经营活动。
6.出口加工功能:即在保税港区特定区域设立出口加工区,开展加工贸易。
7.商品展示功能:即依托国际贸易,在保税港区的特定场所展示供看样订货的展览品、样品,拓展国内外市场,以交易量扩大国际物流量。[2]
上海、天津、大连三个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
上海洋山保税港区
由规划中的小洋山港口区域、东海大桥和与之相连的陆上特定区域组成,规划面积8.14平方公里,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开发,其中小洋山港口区域面积2.14平方公里;陆地区域位于上海市南汇区芦潮港,面积6平方公里。
洋山保税港区是目前三个保税港区中唯一已正式运作的保税港区,主要运作方式如下:
实行封闭式管理,确保保税港区政策功能的有效发挥。洋山保税港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保证保税港区政策功能的发挥,确保海关实际监管到位,上海海关对洋山保税港区实施全域封闭式管理,即在洋山保税港区与境内其他地区之间(港、桥、区)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隔离设施和监控系统。海关在洋山保税港区陆上区域和与东海大桥相连接的区域设置全封闭的隔离设施,并在洋山港区、东海大桥和陆上区域建立全域电视监控系统。同时,海关缉私部门对洋山保税港区附近水域实施海上巡查。海关将依法对进出保税港区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和保税港区内的相关场所实行全面监管。
实行资讯化管理,确保现代物流的高效运作。上海海关对洋山保税港区实行电脑联网管理,并与保税港区管委会、口岸管理单位、港务部门等相关单位实行电子联网,实现资讯共用和行政互助,以提高行政效率。海关对洋山保税港区仓储物流区和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实行电子帐册管理制度,实现海关对货物的即时动态监管。建立洋山保税港区仓储物流区和出口加工区海关物流监控资讯平台、卡口联网监控系统和保税监管车辆进港录入系统,实施对进出货物、车辆的电脑的自动核对与放行,并生成、核扣电子底账。对洋山保税港区国际中转货物、跨关区转关货物、保税港区内企业间货物流转实行资讯化管理。在进、出口查验卡口配置集装箱箱号识别仪(电子车牌)、电子闸门、电子显示幕、可视对讲电话、电子地磅、GPS车辆管理系统、电子关封阅读器等设备。通过与H2000海关报关自动化系统联网,在卡口自动完成通行、预警、提示等功能,卡口通道无人值守,基本实现卡口的自动化运作和智慧化管理。
实行集约型管理,确保管理效能的整体提升。为减少环节、高效运作,降低商务成本和物流成本,并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和现代化功能,上海海关对洋山保税港区实行集约型管理。具体体现在四个"统一管理"上:统一机构管理,设立洋山海关,统一管理洋山保税港区和临港新城的一应海关事务,实现管理的一体化;统一报关管理,洋山海关报关大厅统一受理洋山保税港区和临港新城海关事务,提供"一门式"、"一站式"服务。进出境货物采用"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和"分批出区、集中报关"的通关模式;统一卡口管理,在洋山保税港区设立统一卡口,出境货物在通过卡口进入洋山保税港区,即可签发海关出口退税证明联,及时享受出口退税政策优惠;统一查验管理,洋山保税港区进出口货物的查验统一由洋山海关查验部门负责实施,以H986集装箱检查系统为主要作业方式,并将建立定期稽查、核查制度,建立健全物流监控体系,加强区域管理。
实行分类管理,努力实现严密监管和高效运作的监督设想。洋山保税港区贸易性质复杂,货物类型多样,有进出口货物、进出境货物、进出区贸物、港内流转货物、保税港区与特殊区域调拨货物等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货物,上海海关按照监管要求制定不同的监管通关流程,如在卡口通道设置上,针对进出保税港区不同货物的性质和监管要求,采用卡口分道的监管方法,即按照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进出口货物、仓储物流加工区进出货物及社会车辆等设置专用车道,分道进出。而在通关流程上,则针对进出口货物、进出境货物、进出区货物、保税港区内流转货物的不同性质和监管要求,制定不同的通关作业流程,实现对进出保税港区货物的严密监管。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
包括了物流加工区和码头作业区的一部分,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正处于吹填造陆和码头建设阶段。2006年3月,东疆保税港区第一个集装箱码头项目,与新加坡港务集团合资建设的北港池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已经开工。将建设6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岸线长2,300米,能力400万标准箱,总投资66亿元。首期占地约2平方公里的物流加工区已经开始招商,今年初已进入建设施工阶段。对东疆保税港区有关监管部门的办公设施、商务办公设施等封关前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今年已动工建设。到今年底,6个集装箱泊位、约2平方公里物流加工区、海关监管及口岸办公设施将建成投入使用,具备东疆保税港区首期封关运作条件。2008年基本完成东侧2平方公里综合配套服务区的建设,为东疆保税港区工作人员提供生活居住等服务。到2010年,10平方公里的东疆保税港区造陆工程将全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大量入区企业将正常运营。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
规划面积6.8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涵盖了大窑湾一期码头的部分泊位以及二期、三期码头,还有已经进行了两年"区港联动"的大连保税物流园区。 目前,大窑湾保税港区6.8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内,尚有部分区域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暂不具备封闭条件,依据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一期启动建设面积2.8平方公里,并将按照国家海关总署有关规定,建设围网、卡口等海关监管隔离设施。待国家海关总署批准大窑湾保税港区一期规划建设方案后,立即启动保税港区围网、卡口、巡逻道路、查验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今年内完成保税港区硬体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软体建设,2008年保税港区可望整体封闭运作。
按照国务院的批复,上海、天津、大连三地保税港区的政策基本相同,由海关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入港退税”的监管原则,实行封闭化、资讯化、集约化的监管模式,做到手续简化、通关便捷、物流畅通、运作高效,逐步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
视频
参考文献
- ↑ 存档副本. [2010-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7).
- ↑ 中国内地保税港区的政策功能和基本情况,Shipper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