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藥學是研究中藥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應用的學科,是中醫藥各專業的基礎學科之一。內容包括中藥、中藥學的概念,中藥的起源和發展;中藥的產地與採集,藥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如何發展道地藥材;中藥炮製的概念、目的與方法;中藥藥性的概念、中藥治病的機理,中藥配伍的目的、原則及藥物「七情」的概念、中藥配合應用規律;用藥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內容;用藥劑量與用法,劑量與療效的關係,確定劑量的依據及中藥煎服法等內容。
綜述
中藥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記載,古代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神農時代」大約相當於新石器時代[1]。那時候,人們已經有了原始農業,對各種農作物和天然之物的性能逐步有所了解,對它們的藥用性能也開始有所認識。所謂「嘗」,指的就是當時的用藥都是通過人體自身的試驗來了解其治療作用的。而一種藥,能治兩種截然相反的病,這是一些中藥奇特的地方。如:當歸能治月經過多或過少,五味子有升降血糖的雙重作用,三七、白藥兼有止血和活血作用等等。
本草的含義古人謂「諸藥草類最多,諸藥以草為本」。由於中藥的來源以植物性藥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來相沿把藥學稱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獻十分豐富,記錄着我國人民發明和發展醫藥學的智慧創造和卓越貢獻,並較完整地保存和流傳下來,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及至近代,隨着西方醫藥學在我國的傳播,本草學遂逐漸改稱為「中藥學」。
因古代勞動人民所使用的藥物,絕大多數是植物,其中又以草本植物為多,故中國古代藥物學著作,幾乎都稱「本草」。中國最早的藥物學專書——《神農本草經》,出現於漢代。該書共載藥物365種,是由若干醫家陸續寫成的。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把新發現的藥物又整理出365種加進去,編撰成《本草經集注》。唐、宋時期,朝廷曾組織專人整理修訂中藥學書籍。唐代蘇敬等人編寫的《新修本草》是中國由政府頒行的第一部藥典。明代李時珍又著成《本草綱目》,該書52卷,共載藥1892種,繪圖1160幅,這一巨著對中國醫藥學發展有着重大的貢獻。中國的藥物學,是一代代的後人不斷豐富補充前人著作的結果。
關於中藥學,它本身也叫漢族藥學,它起源於古代漢族,並由古代漢族學者發展出來的,其本身的基本理論體系也形成於古代漢族,它屬於漢族文化體系。
在中國民族醫學中,除了有中(漢)藥學之外,還有藏族藥學[2]、苗族藥學、傣族藥學、蒙古族藥學、維吾爾族藥學、朝鮮族藥學等。
視頻
中藥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新石器時代 ,搜狐,2016-08-26
- ↑ 圖說藏醫藥:揭開藏醫藥的神秘面紗,搜狐,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