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劳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苦劳网 |
---|
|
苦劳网(英语:Coolloud),成立于1997年,是一个长期关注台湾社会运动相关讯息的网路媒体,创办人之一是孙穷理,理事长为陈政亮[1]。苦劳网以“运动的媒体,媒体的运动”自许,[2]其前身为“苦劳工作室”和“苦劳工作站”。
苦劳网的新闻均为自产报导,传递主流媒体较少关注的非主流观点,并将媒体本身视为实践论述的一部分。苦劳网借由实地采访、报导和评论写作,试图介入议题,以与受访者共同创造具批判观点的报导。[3]除自产报导和新闻评论外,苦劳网长年来作为社会运动与非营利组织讯息发布的平台。
2002年,苦劳网于内政部立案登记为社团法人“台湾劳工资讯教育协会”
目录
创立背景
1997年,世新大学《立报》社经营困难,资遣全数员工,并以择优但年资归零的方式回聘员工。立报教育组组长孙穷理(29岁)无法接受成露茜的管理方式,认为她剥削劳工,就与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的朋友卞中佩等人,利用研究所的电脑架设“苦劳工作站”网站,作为内部成员搜集、分享社运资料的平台,仅提供剪报、短评与架论坛等服务。直到1998年,苦劳工作站成员卞中佩至台中调查“统联客运罢驶事件”,为苦劳网正式转型为社运媒体开启序幕。惟苦劳工作站的成员因大多是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学生,未受过体系化的记者训练,因此成员不受组织化控制,但具高度的自主性,并对社会运动抱有高度热忱,使得苦劳网的报导偏向为社运发声或批判主流媒体。[4][5]
苦劳网之窜起,与1990年代末期的媒体态度和社运需求有关。当时主流媒体普遍忽略社会运动,且当时的社运团体亦不熟悉网路技术,缺乏发声和资讯交流的管道和平台。而苦劳网的正能弥补当时社运团体的发声需求,“社运公布栏”的建置,让原本无法刊登于主流媒体的新闻稿,能出现在公开的平台。而简报与论坛的网站服务,亦能满足社运工作者整理资料、交换资讯和对话的需求。
历史
依据苦劳网的“大事记”,该媒体将其成立近20年的历史分为五阶段:
啼声初试(1997-2000)
1997年9月,孙穷理与卞中佩等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学生,利用社发所研究室的电脑架设“苦劳工作站”网站,用于搜集与社会运动有关的资料。
1998年9月,经营网站的成员戏称自己是“苦劳份子”,并将网站定名为“苦劳网”,并将网站英文名称取名为“Coolloud”,是因为“cool”与“loud”合起来是苦劳的谐音。当时苦劳网仅以整理社运资料、剪报、短评为主要内容,网站的主要阅听人是当时社会运动工作者,以及对社运有兴趣的学生和教师。
1998年11月,苦劳网第一篇报导诞生。因台中发生“统联客运罢驶事件”,为反制主流媒体对“罢工”的扭曲报导和污名,苦劳网成员卞中佩到台中采访,产制报导,并撰写不同于主流媒体观点的评论。苦劳网后续亦接触“印尼排华暴动”、“台塑汞污泥事件”、“抢救鹿港日茂行”等议题,逐渐扩展网站报导的广度。
1999年4月至5月,当时爆发“核四建照发放”、“美浓反水库运动”与“中华电信工会反释股抗争”等事件,使得台湾社会运动发展来到高潮。苦劳网成员当时积极到社运现场采访,于网路传递社运现场的讯息。因这段经历,使得苦劳网“运动的媒体、媒体的运动”的媒体定位依此确立,在苦劳网的媒体工作获得进展后,陆续有志工加入团队,形成苦劳网初期的工作团队。
1999年9月,台湾南投发生九二一大地震,苦劳网的工作人员立即进入灾区,进行报导工作。
2000年8月,因尼加拉瓜发生台商年兴纺织公司打压工会的事件,苦劳网与敬仁劳工中心、亚太劳动快讯组成“台湾声援尼加拉瓜劳工工作小组”,扮演跨国声援者的角色。这是苦劳网第一次以团体的身分,直接参与社会运动。然而,苦劳网因身兼媒体和社运团体的角色,且其主机仍设于世新大学,因馀年兴公司向世新大学施压,苦劳网正式将主机移出校园。
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当时行政院长张俊雄宣告停建核四,却又宣告复建。此外,为要求陈水扁实践“缩短工时”的承诺,工运界组成“八四工时大联盟”。苦劳网当时在报导之馀,亦参与联盟的组成和行动。
社运行动与媒体工作(2001-2004)
2001年10月,苦劳工作站成员到香港参加“亚洲人民论坛”,但遭港府拘捕和强制遣返。
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回应民进党政府的“经济发展谘询会议”内容,苦劳网集结经发会的报导,募款集结出版《审判经发会》一书,首次独立出版书籍。
2002年4月,苦劳网参与推动成立“关注全球化资讯中心”。6月29日,苦劳网于内政部立案,登记为社团法人“台湾劳工资讯协会”,做为苦劳网的管理讨论组织及对外募款窗口。
2002年7月至2002年11月,因英美侵入阿富汗,苦劳网与其他杂志社、亚太劳动快讯等团体接力至美国在台协会抗议,并于10月21日共同主办“反战争 反压迫 1021行动”的集会游行。
2003年,苦劳网大规模承接非营利组织的网站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另因难以负担成员生计,营运方式由集体讨论改为集中式的“秘书处”工作模式。
2003年8月,苦劳网投入环保运动,与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看守台湾协会等环保团体共同架设“反焚化炉行动网”。
多元呈现(2005-2006)
2005年8月17日,东菱电子的土地进入点交阶段(该公司于1996年恶性倒闭),因苦劳网于点交前曾大量报导及汇整各方资讯,使苦劳网的报导,成为点交抗争当天主流媒体借镜的素材。“东菱驻厂互助会”为感谢苦劳网的贡献,于抗争后颁发一面“义勇同声”纪念牌给他们。
2006年9月,为了解“大卖场”等服务业的劳动条件及供应链,苦劳网组织学生与志工,成立“苦劳网大卖场调查团队”,制作初步调查报告。
社会公器(2007-2009)
2007年3月11日,乐生保留运动团体至苏贞昌官邸外陈情,当天苦劳网特约记者徐沛然、黄诗凯与陈情者一起被逮捕,使得国家与“独立媒体”记者间的互动方式,成为新兴议题。
2007年7月7日,苦劳网与与开放原始码内容管理系统(CMS)Drupal社群合作,正式公开“苦劳网 2.0”。
2007年11月,苦劳网成立十年,并获得卓越新闻基金会的第二届“社会公器奖”。
2008年3月,苦劳工作站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成立“执行委员会”,于工作站下设立“苦劳网”、“铁马影展”、“工运年鉴”与“调查报告小组”等四个平行独立的组织。
追求组织与财务稳定(2010-至今)
2010年1月,开始正式发放薪资,因“薪资基金”累积至48万元门槛。2011年2月,展开“苦劳talk show”计画,改造苦劳网办公室改造为小型录影棚,以网路实况转播的形式邀请来宾讨论公共议题。2011年8月,于社群网站Facebook成立官方粉丝专页。
2016年12月12日,发布紧急募捐信,表示财务告急,存款只够营运3个月。当时苦劳网共有六位工作者,四位是全职工作者(王颢中、陈逸婷、张智琦、锺文),以及两位兼任工作者(张宗坤和高若想)。
人事变迁
1999年6月,“苦劳工作室”正式成立,随著组织的扩张,苦劳网面对财务问题,当时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承接非营利组织的网站,以及书籍的编辑工作。
2007年9月,因为难以兼顾报导与非营利组织网站的营运,苦劳网改变财务策略,放弃以经营非营利组织网站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改以“募款”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其原有的“秘书处”,因无法负担人事费而解散,所有的资源都集中于一位行政人员。此后,整个编辑和采访工作,变成由“无给职”义工承担。
2008年3月,因担任主编的卞中佩离职,孙穷理提出“轮值主编制”,以“周”为单位,让特约记者轮流担任主编,期望借由记者轮流担任主编,削减主编的垄断权。
2010年1月,铁马影展工作团队开始独立运作,退出苦劳工作站。
2012年1月,取消“薪资基金”制度,实行“自报公议计点制”,要求成员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内容,再由团队成员共同评议决定每个人可获得的薪资。本制度的目的是防止薪水由少数人单方决定,以及让记者知道自己的劳动成果与报酬间的关联性。惟薪资每个月发放的上限是81,000元,平分给每位成员的“月薪”最多16,200台币;确立核心编采工作团队,孙穷理、张心华、楼乃洁、王颢中、陈韦纶等五位核心成员的职称,由“特约记者”改为“记者”。
2012年12月,苦劳网记者楼乃洁离职。2013年1月,记者张心华离职。2月,陈逸婷加入核心团队,担任实习记者,数月后转为苦劳网记者。4月,前苦劳网特约记者徐沛然加入核心工作团队,担任苦劳网秘书。
2014年8月,苦劳网成立“南方国际编译”团队,透过翻译和整理,不定期介绍世界各国的政治社会议题和社会运动。
2015年1月,苦劳网创办人孙穷理离职,另创办网路媒体《焦点事件》(台湾焦点通讯社 Focus News Agency)。[6][7] 孙穷理于《焦点事件》撰文指出,媒体不应直接涉入组织,“社运媒体”应专注于传递讯息,进行跨界,“从每一个议题中走出来,与不同的领域,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进行对话”[8]。另,孙穷理于2016年接受访谈时,指出其离职原因是为了“拒绝成为这个组织的中心...这个是为什么后来我选择离开,而不是选择把别人赶走的原因...我也希望看看它在把我抽开来之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子。”
2016年8月,张智琦和锺文加入核心团队,分别担任记者和行政秘书。
2018年6月,陈韦纶加入“南方国际”编译团队,每周定期推出“南方一周”专栏,从非主流媒体的视角总览世界重要新闻。
平面出版
专书
- 2000年12月,苦劳工作站与敬仁劳工中心、女娲工作室合著出版《劳工看的台湾史》。
- 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因民进党政府召开“经济发展谘询会议”,期间背离对“环境”和“劳工”相对友善的主张,苦劳网于经发会期间持续追踪报导,并在这之后,募款集结成《审判经发会》一书。
工运年鉴
2006年至2011年,苦劳网特约记者孙穷理等人与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陈政亮合作,编撰工运年鉴系列书籍:
- 《工运年鉴 2003.06-2004.05》(2006年)
- 《工运年鉴2004.06-2005.05》(2007年12月)
- 《工运年鉴2005.06-2006.05》(2011年6月)
参考文献
- ↑ 内政部合作及人民团体司筹备处. 台湾劳工资讯教育协会法人登记资讯. 内政部. 2002-06-29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9).
- ↑ 苦劳网. 捐款支持苦劳网 社会改造续前行. 苦劳网. 2014-12-16 [2018-08-09].
- ↑ 苦劳网. 苦劳网大事记 苦劳简介. 2015-12-31 [2018-08-09].
- ↑ 林昱帆. 苦劳网:一个扁平化、靠募款维生的另类媒体,如何走过18年的岁月?. blogspot. 2017-09-08 [2018-08-11].
- ↑ 林昱帆. 另类媒体的开拓者——孙穷理. 世代杂志. 2017: 33.
- ↑ 孙穷理. 【焦点通讯】媒体这条路,它多么有趣!. 焦点事件. 2016-09-28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2).
- ↑ 关鱼. 别管旺中了,你听过焦点事件和眉角吗?. 台湾好生活电子报. 2015-03-04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中文(繁体)).
- ↑ 孙穷理. 关于焦点事件. 焦点事件.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