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羊鬍子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白毛羊胡子草(学名:Eriophorum vaginatum)为莎草科[1] (Cyperaceae)羊胡子草属(Eriophorum)下的一个种,高约高43-80厘米。其种子成熟后分裂出状如棉絮的白色细丝,可以随风飞散,以利于传播种子。叶鲜绿,茎仅于近基部具叶;小穗有两性花极多数,数个排成伞房花序或为复伞形花序;鳞片覆瓦状排列于小穗轴的周围;下位毛状体分裂为多数、白色的细丝,状如绵絮,结果时伸出鳞片外甚长,能随风飞散,故极易识别。此毛可为枕褥的填充物;坚果三角形,平滑。 稍耐阴,耐寒,耐干旱瘠薄,耐踏性差。
白毛羊胡子草分佈於北半球苔原 。
形态特征
白毛羊胡子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状茎不存在。秆密丛生,并常成大丛,圆柱状,无毛,且不粗糙,靠近花序部分钝三角形,有时稍粗糙,高43-80厘米,基部叶鞘褐色,稍分裂成纤维状。
基生叶线形,三稜状,粗糙,渐向顶端渐狭,顶端钝或急尖,宽1毫米,秆生叶1-2,只有鞘而无叶片,鞘具小横脉,上部膨大,常黑色,膜质,长3-6厘米
苞片呈鳞片状,薄膜质,灰黑色,边缘干膜质,卵形,顶端急尖,有3-7条脉;小穗单个顶生,具多数花,长1-3厘米,花开后连刚毛呈倒卵球形;鳞片卵状披针形,上部渐侠,顶端急尖,薄膜质,灰黑色,边缘于膜质,灰白色,有一条脉,下部约10多个鳞片内无花;下位刚毛极多数,白色,长15-25毫米。
小坚果三稜状倒卵形,稜上平滑,褐色,长约2毫米,宽1毫米。花果期6月
生长环境
白毛羊鬍子草為稍耐阴,耐寒,耐干旱瘠薄,耐踏性差。根系发达、无茎、生命力顽强、直接由根部生长出细如羊胡子的丝状草叶,成年的羊胡子草叶长约20公分顺垂向下,随着气温下降绿叶逐渐变黄至次年春季再由根部生长出新鲜草叶,大量的草叶积压后表层较滑,人踩上去很容易摔倒,枯黄的草叶经过三四年后可逐渐腐烂;是防护水土流失的极佳植物,但繁殖能力较差。
分布范围
白毛羊胡子草产于中国吉林、辽宁、黑龙江;喜生长于湿润的旷野和水中。欧洲、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日本和朝鲜也见分布。
主要价值
白毛羊鬍子草用于园林观赏或人流较少的庭园草坪。医药用途, 根可用于治疗黄水疮。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 白毛羊胡子草Eriophorum vaginatum L. - 草本植物 植物百科
- [认识白毛羊胡子草白毛羊胡子草知多少] 植物之家
- 白毛羊胡子草 植物百科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