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發粿[1] [2],(閩南語白話字:Hoat-koé/Huat-kué)又叫發糕,客家語稱之為鉢粄、發粄、碗粄或起酵粄,是一種米食製品。
簡介
發粿流行於浙江、華南地區、港澳、臺灣、印尼及新馬一帶,是傳統新春的食品,亦可用於祭祀或饋贈親人。
發粿諧音發財、高升,客家人稱粿上裂痕為「笑」,外型發得越大,裂痕越深,象徵新的一年笑口常開,生活順意。
發粿. 「粿」是台灣民間重要節慶中傳統祭品。「粿」有特定的吉祥意函,如:甜粿壓年、發粿發財、菜頭粿好彩頭、包仔粿剩多金,過年必備的粿大約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準備。
發粿的製作,代表家庭明年的運勢,假如發粿蒸不發,將是不好的預兆。蒸粿的時候,有時也會煎焦,也就是「臭火乾」,即赤貧的意思,相傳有此禁忌!
發粿的顏色大體有三類,傳統的為紅色,是以白糖、酒麯混入糯米製成。還有隻放白糖的白色和放黃糖的黃色鉢粄。[3]
作法
糯米或絲苗米泡冷水後磨成米漿,可用低筋麵粉代替,加入糖和發粉攪拌後倒入碗中,放入蒸籠蒸熟之後即成。
1970年代之後,都直接使用機器(電動磨粿機)取代人工磨(挨)粿,製法中往往也摻入少量麵粉以改善成品外型。
以酵母做發粿需要先用一小團米漿塊去和酵母發酵至2-3倍大後,揉入其它的米漿塊中繼續將其發酵,後移至蒸籠蒸25分鐘,製作出的發粿則變得米香純厚,無鹼味。
以白發粉製做發粿,白發粉有分已混合在一起的泡打粉與未混合的發酵粉和發粿粉,泡打粉製作的發粿大都無裂痕。[4]
外型
蒸熟的發粿會因為在蒸煮的過程中,使發粿高出碗面,因而出爐的成品上方表皮會脹裂為呈十字或不規則型的裂痕。[5]
參見
參考資料列表
- ↑ 發粿,台灣大百科全書.文化部
- ↑ 「發粿」食譜與作法共190 道,步驟詳細成功率高!,愛料理
- ↑ 邱德宏. 臺灣年俗. ISBN 9570818859.
- ↑ 林衡道. 《臺灣風物》第四十五卷第二期——台灣的傳統食品.
- ↑ 邱德宏. 台灣大百科全書-發粿. 文建會. 1998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