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明湖公園 |
大明湖公園以有着泉城明珠美譽的大明湖為主體修建,位於「泉城」——山東省濟南市舊城北部。1958年建園,因以大明湖為主體而得名。面積81公頃,以湖水為中心,水陸各半。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被譽為「泉城明珠」、「中國第一泉水湖」。[1]
發展歷史
大明湖公園以大明湖為主體修建,位於「泉城」——濟南市舊城北部。1958年建園,因以大明湖為主體而得名。面積81公頃,以湖水為中心,水陸各半。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被譽為「泉城明珠」。湖水面積46公頃,平均水深3米。
有關大明湖的記載最早見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稱其為"陂"、"歷水",隋唐時稱"歷水陂"。北宋文學家曾鞏稱其為"西湖",金代元好問在《濟南紀行》中始稱大明湖。曾鞏任濟南太守時為防水患修了北水門,湖水經北水門泄出流入小清河東注渤海。元、明、清各代增建亭台樓閣,植柳種荷,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麗景色。尤其夏秋之交最為恬美,沿崖垂柳披拂,湖中蘆蒲齊茂,水鷗沉浮,游魚可數。
13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其遊記中稱大明湖"園林美景,堪悅心目,山色湖光,應接不暇"。
有"人從錦回文里過,舟在畫屏風上行"的景象。歷代文人如李白、杜甫、曾鞏、蘇軾、元好問、蒲松齡等都曾徜徉於此並留下著名詩篇。
大明湖名勝眾多,主要景點及名勝有歷下亭、鐵公祠、北極閣、遐園、匯泉寺、百花洲等。
主要景點
大明湖公園植物配置根據環境特點選擇植物種類,沿湖以垂柳為主,點植法桐、白臘、國槐等樹,以豐富的湖岸景色,與湖中荷花相襯映,構成荷紅柳綠的特色。公園北部的山丘地帶,以喬木為骨幹,形成綠色屏風。北岸鋪裝1.4萬多平方米的草坪,周圍植以色彩豐富、樹姿優美的樹種,外緣輔以常綠灌木,落葉灌木圍繞,體現出個性和季相的變化。西岸龍泉池四周植黑松、雪松、白皮松、圓柏等樹種,四季常青;池畔石峰配置榆葉梅、丁香、連翹、海棠、百日紅、珍珠梅等,三季有花,或聚或散,取其自然,與山石巧妙組合,流水潺潺,野趣盎然。園中園的植物配置各有特點,遐園內植迎春、山杏、丁香、紫荊、連翹、郁李等,構成春花滿園的景色;鐵公祠內植松竹梅;南豐祠種植檜柏、水杉、竹、國槐等;稼軒祠正廳兩側,冬青、綠籬環繞,形成長方形綠地,而南北兩端,各對植兩株銀杏和白皮松,配置月季。
以各種植物形成的景觀有:
滄浪香荷:鐵公祠院內的滄浪亭,是一面臨湖,三面荷池環護的軒亭。夏日,柳蔭覆蓋湖岸,滿池荷花飄香,微風搖曳,紅綠相間,在亭中納涼賞荷,景色絕佳。
秋柳鳴蟬:大明湖東南岸的秋柳園,有楊柳近百株,枝繁葉茂,環境幽靜,夏日蟬鳴高樹,其聲悠遠,於樹蔭下坐聽蟬鳴,別有情趣。
北山秋色:在大明湖北岸1萬多平方米的土山上,檜柏、千頭柏、欒樹、火炬樹、黃櫨、五角楓等組成混交林,天然成趣,自成一景。深秋季節,綠的碧綠,紅的火紅,頗具山林野趣。
雪松林:明湖樓東側植雪松34株,最大胸徑45厘米,高約17米,樹冠呈塔形,挺拔蒼翠,枝條舒展,陣風吹過,松濤起伏,實為壯觀。
刺槐林:在花展室東北,面積0.15萬多平方米,樹木林立,鬱鬱蔥蔥。開花季節,白花滿冠,清香醉人,是遊客休息佳境。
毛白楊林:在大明湖南岸原司家碼頭一帶,樹木挺立,鬱閉濃蔭,風吹葉動,颯颯作聲,是遊人乘涼賞景的好去處。
碧波綠嶼: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散布着歷下亭、匯泉堂、湖心亭、小南島、北洋洲、翠柳屏6個總面積1萬平方米的島嶼,島上遍植楊、柳、桐、槐、雲杉、冬青、海棠、石榴等,花壇內芳草如茵,四季青翠,象一塊塊綠色寶石,光彩照人。
旅遊信息
門票價格:45元(含10元匯波樓看戲曲、5元奇石館參觀);
交通:
共6條線路經過大明湖;
K54路K95 K98路K109路11路 41路;
大明湖相近似的站點;
大明湖東門-大明湖北門-大明湖西南門-大明湖南門-大明湖東南門。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