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少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候少奎 | |
---|---|
人物介绍
侯少奎老师出身梨园世家,其父侯永奎被誉为“艺兼京昆的大武生”,曾数度为毛主席和国外嘉宾表演《林冲夜奔》,现在昆曲《林冲夜奔》均循侯派夜奔为正路。侯少奎子承父业,擅演《林冲夜奔》、《单刀会》、《千里送京娘》、《义侠记》等剧,且传承尚派名戏《四平山》、《铁笼山》、《艳阳楼》等,行家赞曰“尚和玉的工架、杨小楼的嗓子”,戏迷誉为舞台上的“盖世英雄”也。[1]
侯少奎,1939年1月10日出生天津市,祖籍河北省玉田县,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家政府津贴。
梨园世家,祖父侯益才,著名昆剧演员。父亲侯永奎,京、昆剧表演艺术家,素有《活林冲》之称,曾多次为毛泽东、李宗仁演出此剧。女儿侯爽,著名昆曲演员、影视演员;二女儿侯小奎,舞蹈演员。侯少奎师承侯永奎先生,侯炳武先生,傅德威先生,赵松想先生,王瑞芝先生。继承的剧目有《林冲夜奔》、《单刀会》、《千里送京娘》、《麒麟阁》、《倒铜旗》、《闹昆场》、《夜出》、《武松打虎》、《五人义》、《钟馗嫁妹》、《挑华车》、《铁龙山》、《四平山》、《艳阳楼》,在全国各地演出均受到内外行的好评。一九六五年文革开始,解散了北方昆曲剧院,调到北京京剧团工作。演出了《。振国》、《红灯记》等。一九七五年为毛泽东录制了戏曲电视片《林冲夜奔》,毛泽东看后兴奋的说:“后继有人。”一九七八年北方昆曲剧院恢复了,侯少奎有回到北方昆剧院工作。一九八四年北京市中青年会演《林冲夜奔》获个人优秀表演奖,一九八五年荣获第二届戏剧梅花奖。一九八六年排演了昆剧新编历史剧《南唐遗事》,后改编成戏曲电视剧,荣获中央电视台飞天奖,本剧饰赵匡胤。一九八七年排演了新编历史剧《宗泽交印》,本剧饰一号主演岳飞,在北京市举办的新编历史剧会演中荣获个人优秀表演奖。一九九六年排演了新编历史剧《水淹七军》,本剧饰第一号人物关公。在北京市举办的新编历史剧会演中荣获个人优秀表演奖。在大陆和台湾均受到好评。一九八七年应香港新海华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山西电影制片厂之邀,拍摄了大型历史故事片《关公》本片饰关公。在大陆、香港、日本放映后受到好评。曾在俄罗斯、香港、日本、台湾演出,受到高度评价。80多岁高龄的侯少奎,是昆剧界的国宝级大师,他在昆曲发源地完成自己舞台上的“封箱之作。" [2]
现任北方昆曲剧院演出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方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会长,中国水浒研究会理事,北京振兴京昆协会理事。
侯少奎的戏曲脸谱艺术在法国一家博物馆珍藏。
侯少奎曾在台湾举办过个人书法、绘画展览。
为毛主席演昆曲
“那是1975年的深秋,上级通知我,毛主席点名要看我父亲演的昆曲《林冲夜奔》,因当时我父亲的身体已经不行了,所以要我来演,用录相机录下后,送给主席看。”“当时主席的病也已经很重。后来听莫宣导演说主席看后非常高兴,说了一句‘后继有人’。” [3]
已经是北方昆曲剧院著名演员的侯少奎在回忆这件往事时还讲了一段他已故的父亲——著名昆曲大师侯永奎先生为毛主席演昆曲的故事。1959年,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在决定招待剧目时,毛泽东提议请侯永奎主演昆曲《林冲夜奔》,他说,昆曲载歌载舞,而且这出戏有积极的政治意义。演出时,毛泽东亲率全体政治局委员出席,当侯永奎唱到“管叫你海沸山摇……”时,若大的怀仁堂里毛泽东带头起立鼓掌。
“从五十年代开始我父亲为主席演戏,到七十年代我为主席录戏,这两件事我记的最深,最清楚,对我的影响也最大”侯家三代从事昆曲艺术,侯少奎的爷爷侯益才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昆弋艺人,擅长“猴戏”,被誉为“活猴”。侯少奎的父亲侯永奎十五岁时就登台主演《林冲夜奔》、《虎牢关》等重功戏,有“活林冲”的美誉。侯少奎五十年代参加工作,在北方昆曲剧院跟父亲学戏,从父亲那里不仅学到了“功夫”,更继承了他父亲的艺德。如今已是“红净独步”的侯少奎,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演戏,唱戏、讲戏从来一丝不苟。他的“关公戏”昆曲《单刀会》最为有名,那一句“大江东去浪千叠……”,令人荡气回肠,被人称为“活关公”。
优孟衣冠,昆坛三代,从侯益才的“活猴”到侯永奎的“活林冲”再到侯少奎的“活关公”,侯门一家就像是昆曲历史的缩影,为观众留下了一个个神采飞溢的艺术形象。
候少奎1956年开始学习昆曲表演艺术,1957年到北方昆曲剧院工作,工武生兼红净和武生勾脸戏。现为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其代表剧目为父亲侯永奎亲授昆曲经典剧目《宝剑记·刀会》、《风云会·送京》等以及京剧经典传统戏《挑滑车》、《四平山》、《艳阳楼》等。 候少奎是当代中国昆剧史上第一个具有四代同门嫡宗流派传承关系的北方昆曲武生艺术极其重要的传承人。其代表剧目的表演、身段、唱腔、锣鼓、服装、脸谱等在近一百年的传承关系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的侯派昆曲武生艺术风格。 曲目 · · · · · ·
作品
梨园世家,祖父侯益才,著名昆剧演员。父亲侯永奎,京、昆剧表演艺术家,素有之称,曾多次为毛泽东、李宗仁演出此剧。女儿侯爽,著名昆曲演员、影视演员;二女儿侯小奎,舞蹈演员。侯少奎师承侯永奎先生,侯炳武先生,傅德威先生,赵松想先生,王瑞芝先生。继承的剧目有《林冲夜奔》、《单刀会》、《千里送京娘》、《麒麟阁》、《倒铜旗》、《闹昆场》、《夜出》、《武松打虎》、《五人义》、《钟馗嫁妹》、《挑华车》、《铁龙山》、《四平山》、《艳阳楼》,在全国各地演出均受到内外行的好评。1965年文革开始,解散了北方昆曲剧院,调到北京京剧团工作。演出了《节振国》、《红灯记》等。
1975年为毛泽东录制了戏曲电视片《林冲夜奔》,毛泽东看后兴奋的说:“后继有人。” 1978年北方昆曲剧院恢复了,侯少奎有回到北方昆剧院工作。 1984年北京市中青年会演《林冲夜奔》获个人优秀表演奖, 1985年荣获第二届戏剧梅花奖。一九八六年排演了昆剧新编历史剧《南唐遗事》,后改编成戏曲电视剧,荣获中央电视台飞天奖,本剧饰赵匡胤。 1987年排演了新编历史剧《宗泽交印》,本剧饰一号主演岳飞,在北京市举办的新编历史剧会演中荣获个人优秀表演奖。 1996年排演了新编历史剧《水淹七军》,本剧饰第一号人物关公。在北京市举办的新编历史剧会演中荣获个人优秀表演奖。在大陆和台湾均受到好评。 1987年应香港新海华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山西电影制片厂之邀,拍摄了大型历史故事片《关公》本片饰关公。在大陆、香港、日本放映后受到好评。曾在俄罗斯、香港、日本、台湾演出,受到高度评价。 活动年表 1975年4月,农历乙卯年:“中央文革”成立录音录像组录制传统戏 “中央文革”成立一个录音录像组,为毛泽东录制传统戏。参加的人北京的有李金泉、赓金群、高盛麟、洪雪飞、万一英、侯少奎、李宗义、杜近芳、李慧芳、马长礼等,上海的方洋、刘异龙、闵惠芬等。
所录剧目编辑
京剧《古城会》(高盛麟,袁世海) 京剧《独木关》(高盛麟,高盛虹,萧盛萱,张春孝) 京剧《薛礼叹月》(高盛麟,郝庆海) 京剧《长坂坡·汉津口》(高盛麟,袁世海,俞大陆) 京剧《挑华车》(高盛麟) 京剧《洗浮山》(高盛麟) 京剧《走麦城》(高盛麟) 京剧《盗魂铃》(李宗义,李慧芳) 京剧《大·探·二》(李宗义,李长春,李炳淑,赵炳啸) 京剧《法门寺》(李宗义,李慧芳,罗荣贵) 京剧《空城计》(李宗义,萧英翔) 京剧《斩黄袍》(李宗义,王泉奎,吴富友) DVD(一):水淹七军 DVD(二):单刀会、别母乱箭 DVD(三):千里送京娘、铁笼山 DVD(四):四平山、林冲夜奔 DVD(五):武松打虎、华容道、武松杀嫂
晚会剧目编辑
1985年农历乙丑年: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此奖前身为首都戏剧舞台中青年优秀演员奖,后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更名为“梅花奖”。2006年9月22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初一日,晚:中国大戏院开业70周年庆典演出第四场中国大戏院开业70周年庆典演出第四场。本场为戏曲名家演唱会,邀请活跃于舞台上的戏曲名家演绎各流派的经典佳作。包括陈少云、孟广禄、迟小秋、张克、李宏图、侯丹梅、王佩瑜、王玉兰、张艳玲、李静、姜亦珊、刘建杰、张悦、朱福、侯少奎、赵志刚、曾昭娟、王冠丽、汪荃珍、杨仲义、齐爱云、王英会等。 2006年12月24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初五日,19时30分:纪念侯永奎先生诞辰95周年暨庆贺侯少奎从艺50周年演出第一天 纪念侯永奎先生诞辰95周年暨庆贺侯少奎从艺50周年第一天,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四折北派昆曲特色“骨子戏”,为《胖姑学舌》、《出塞》、《刺虎》、《天罡阵》,演员有王瑾、王怡、张卫东、史红梅、田信国、董红钢、魏春荣、张鹏、哈冬梅、周虹、王锋、丁晨元、杨帆等。 2006年12月25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初六日,19时30分:纪念侯永奎先生诞辰95周年暨庆贺侯少奎从艺50周年演出第二天 纪念侯永奎先生诞辰95周年暨庆贺侯少奎从艺50周年第二天,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三折侯派昆曲武生经典剧目,为《别母乱箭》、《夜奔》、《千里送京娘》,演员有谷峰、白晓君、董萍、刘巍、常文清、李欣、王立军、侯少奎、程伟兵、杨帆、史红梅、侯爽晖等。 2006年12月26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初七日,19时30分:纪念侯永奎先生诞辰95周年暨庆贺侯少奎从艺50周年演出第三天 纪念侯永奎先生诞辰95周年暨庆贺侯少奎从艺50周年第三天,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 纪念仪式上正式出版侯少奎的自传体书籍《大武生——侯少奎昆曲五十年》和DVD光盘《大江东去浪千叠——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侯少奎舞台艺术专辑》一套。之后的演出剧目为综合性剧目,有昆曲、舞蹈、清唱,其中侯永奎当年的学生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出演舞蹈《梁祝》片段。侯少奎蹲底压轴和学生们一起出演吃功很深的《挑滑车》。另外相声演员冯巩、歌唱家刘斌等参加助兴义演。 2007年3月17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廿八日,19时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开幕式 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本日为昆曲专场,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联合演出。
74岁侯少奎将扮装出演看家戏
在15位艺术家中,有好几位都是暌违上海舞台数十年的昆剧大师。对于上海观众而言,来自北方昆曲剧院的武生名家侯少奎就是鲜有机缘一睹真容。出身昆曲世家的侯少奎,其父侯永奎被誉为“艺兼京昆的大武生”。今年74岁高龄的侯少奎此次将参加下午和晚上的两场演出,分别和上海的两位昆剧旦角艺术家搭档。
清唱会上,“侯爷”将携手上昆的张静娴演唱《千里送京娘》选段。《千里送京娘》是侯家最著名的看家戏之一,据悉,早在二十几年前,张静娴就向北昆的李淑君老师学演该剧,但一直未有机会与侯少奎演出。其间,有一次两人相约在香港演出,侯少奎带好了行头,却在最后关头阴差阳错未能演成。此番,两位艺术家终于将在东艺圆梦。
而在晚场的折子戏,侯少奎将联袂上昆的梁谷音献演《义侠记 戏叔别兄》。对于这一次带妆上场,主办方表示也是“得来不易”。由于上海演出的前几天,侯少奎要在香港讲座,22日才能从香港飞到上海,因为缺少排练时间,原本只打算清唱的侯少奎不打算再演折子戏,但在多方促成下,侯少奎最终将和梁谷音在舞台上搭档。两位老艺术家克服重重困难确认了这一演出,而在梁谷音的仔细叮咛下,侯少奎还将把《戏叔别兄》的全套行头带至香港并随身携带到沪。
三地艺术家“混搭”耳目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的15位老艺术家们虽然彼此之间非常熟悉,但这么多人同台演出几乎首次,而来自不同地区的艺术家“混搭”组合颇为少见,让人耳目一新。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旦角艺术家张继青也是暌违上海观众多年,年逾古稀的她上一次在上海演出则要追溯到十几年前。作为昆剧国宝级艺术家,她是“大熊猫”中最年长的大姐,张继青一直以来就以擅演《牡丹亭·惊梦、寻梦》和《烂柯山痴梦》著称,被称为“张三梦”。这次,她将和上昆艺术家岳美缇一起演唱“惊梦”选段。此外,浙昆的汪世瑜和上昆的张洵澎将演唱“小宴”片段。
除此之外,上海昆剧团前团长蔡正仁将携手江苏省昆曲剧院的胡锦芳,以及上海昆剧团副团长、昆剧武旦演员谷好好联袂献演《白蛇传 断桥》。三位是第一次合作,而《断桥》虽是蔡正仁的常演剧目之一,但因年事渐高,近年已不再演出。
据悉,其他剧目和曲目也已基本排定,由浙昆王世瑶、张世铮演出的《鸣凤记 吃茶》,上昆计镇华、张铭荣演出的《荆钗记 开眼上路》都是多年不见的精彩好戏,上昆的另两位近些年较少登台的艺术家刘异龙、王芝泉也将先后登场,为观众献上他们的经典作品《醉皂》和《扈家庄》片段。 [4]
参考文献
相关视频
侯少奎表演昆曲《单刀会》
八十岁高龄“活关公”侯少奎演唱《单刀会 刀会》精彩选段
- ↑ 侯少奎,名人简历
- ↑ 昆曲大师候少奎舞台上“封箱之作在昆山巴城上演,苏州资讯,2019-06-10
- ↑ 侯少奎,戏剧网
- ↑ 昆剧国宝艺术家专场汇聚十五位艺术家,新浪网,2013年0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