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华水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水韭(学名:Isoetes sinensisPalmer)是水韭科水韭属植物,多年生沼地生植物,植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向上丛生多数向轴覆瓦状排列的叶。叶多汁,草质,鲜绿色,线形。孢子囊椭圆形,长约9毫米,直径约3毫米,具白色膜质盖;大孢子囊常生于外围叶片基的向轴面;小孢子囊生于内部叶片基部的向轴面,内有多数灰色粉末状的两面形小孢子。

该种为中国特有濒危水生蕨类植物[1]。分布于中国江苏(南京)、安徽(休宁、屯溪和当涂)、浙江(杭州、诸暨、建德及丽水)等地。喜温和湿润气候,主要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浅水池沼、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

中华水韭被认为是植物界的大熊猫,是出现于数亿年前的活化石,是中国第一批公布的50多种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的一种,为中国特有的物种,属极度濒危的孑遗植物,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主要价值

水韭属水韭科中唯一生存的孑遗属,在分类上被列为拟蕨类,即小型叶蕨类,但它既不同于其它成员如石松卷柏木贼,也不同于其叶长而成线形,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的种类。因此在系统演化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濒危。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2004年——濒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Ⅰ级。

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1991年9月——濒危。

种群现状

濒危种。分布于长江流域下游局部地区。由于农田生产建设和养殖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变迁和水域消失,该种在许多地方已不复存在。

濒危原因

中华水韭屯溪居群的生存正面临威胁。

1.一是当地农民已在居群附近放牧,因居群所处位置地势低洼,水草丰富,水源充足,马尾松林能遮当阳光,交通便利,是放牧的好地方。在居群周围放牧不仅有家畜闯入的可能,而且还给其它物种入侵创造了条件,使中华水韭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

2.二是分布地有大量的五节芒侵入,幼嫩的五节芒是牛爱吃的饲料,且五节芒又为高大草本,生长旺盛,较耐践踏,而大部分时间无水浸泡,只是土壤持水率较高,非常适宜五节芒的生长,因此极有可能被五节芒全部占领,另外分布地还有河柳生长,中华水韭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

3.三是附近的居民有时将生活垃圾和死动物抛入其中,造成水体污染

4.四是紧临居群有家禽养殖业主从事家禽养殖,一旦养殖业主和该居群土地承包人达成使用土地协议后,这里极有可能成为饲养家禽的场 所。

5.五是由于绝大部分居民不知道中华水韭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意义,这里又紧接市区,人为的无意识破坏正在日益加剧,如堆放各种垃圾, 建筑业主租用土地作为建材堆放场地等。

保护措施

建议有该种分布的自然保护区、风景保护区应列为保护对象,或在栽培条件下加以保存和繁殖。杭州植物园已从原产地引种保存在水生区内。

1.将中华水韭屯溪居群的这块湿地保护起来,停止山谷两侧的山坡和山谷作为农业用地和牧地使用,森止在居群内和周边进行任何形式的开 发利用活动,划出一定面积建立保护区,因为耕作、除草、放牧,施农药、化肥等生产建设活动都会对中华水韭及其生境造成伤害和破坏[2]

2.将其竞争力较大的物种剔除,给中华水韭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

3.居群四周用铁丝网围起来,防止不法采集和畜禽闯入啃食、践踏。

4.修补堤坝,防止漏水,以满足中华水韭有性繁殖及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

5.中华水韭居群周围有大面积水田退耕还林和少量弃耕农田,可考虑将部分中华水韭植株移植于此或将从居群内流出的水引入这些区域,以扩大居群面积和数量,提高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视频

中华水韭 相关视频

渠水百科:中华水韭
502活化石中华水韭 建立国家级原生境保护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