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通天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萬歲通天帖》又稱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王氏寶章集》。硬黃紙本,行草書,是東晉王羲之等七人十帖的唐摹書法精品,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1]。
宋代《秘閣續帖》、明代華夏《真賞齋帖》、文徵明《停雲館帖》、王肯堂《郁岡齋帖》、清代《三希堂法帖》曾刻錄。其中以真賞齋為精刻而有名。
法帖來歷
公元697年(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鳳閣侍郎王方慶獻出他十一代祖王導,十代祖王羲之、王薈,九代祖王獻之、王徽之、王珣,一直到他曾祖父王褒,王家一門二十八人的墨跡珍本十卷獻出。《舊唐書》列傳第三十九記載:「則天以方慶家多書籍,嘗訪求右軍遺蹟。方慶奏曰:「臣十代從伯祖羲之書,先有四十餘紙,貞觀十二年,太宗購求,先臣並已進之。唯有一卷見今在。又進臣十一代祖導、十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曇首、七代祖僧綽、六代祖仲寶、五代祖騫、高祖規、曾祖褒,並九代三從伯祖晉中書令獻之已下二十八人書,共十卷。」則天御武成殿示群臣,仍令中書舍人崔融為《寶章集》,以敘其事,復賜方慶,當時甚以為榮。」《新唐書》列傳第四十一記載相同。唐代竇臮《述書賦》「後不欲奪志,遂盡模寫留內,其本加寶飾錦,繢還王氏。」
《萬歲通天帖》的名稱始於宋代岳珂。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十卷二十八人書,在唐代稱為《寶章集》。原本久已亡佚,因此岳珂著《寶真齋法書贊》卷七著錄,稱殘存的七人十帖連尾款的一卷為《萬歲通天帖》[2]。
《寶章集》原十卷久已亡佚,傳之於世的是摹本。摹本在流傳過程中兩次遭火劫,一次是明代著名書畫收藏家、藏書家華夏真賞齋大火,一次是清乾隆年間乾清宮大火,火燒痕跡猶存。重裝後,次序錯亂,僅存王羲之等七人十通書翰。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萬歲通天帖》前後鈐有唐宋間諸舊藏印。北宋始不斷收刻於各法帖中。
法帖目錄
《萬歲通天帖》目錄如下: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書;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書;第三帖:王薈《癤腫帖》,行草書;第四帖:王薈《翁尊體帖》(《郭桂陽帖》),行草書;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書;第六帖:王獻之《廿九日帖》,行楷;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琰牒》、《在職帖》),行楷;第八帖:王慈《柏酒帖》,行草書;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書;第十帖:王志《喉痛帖》(《一日無申帖》)行書。共七人十帖。卷尾有「萬歲通天二年王方慶進呈原跡」的銜名。
啟功認為:「《萬歲通天帖》次序與《寶真齋法書贊》、《真賞齋帖》微異。原有人數,按《舊唐書》所記,三組為三十九人,今卷所存僅五分之一;如按竇蒙《述書賦·注》所說『凡二十八』,則今卷也僅存四分之一。」
意義價值
評價
元代張雨跋贊:「右唐摹王氏進帖,岳氏具言始末,傳信傳寶為宜。然雙鈎之法,世久無聞,米南宮所謂下真跡一等。閣帖十書林以為秘藏,使以摹跡較之,彼特土苴耳,晉人風裁,賴此以存,具眼者當以予為知言。好事之家,不見唐摹,不足以言知書者矣。」明代文徵明《跋通天進帖》:「右唐人雙勾晉王右軍而下十帖,岳倦翁謂即武后通天時所摹以留內府者。通天抵今八百四十年矣,而紙墨完好如此。唐人雙勾,世不多見,況此又其精者,固當為唐法書第一。」
清代朱彝尊評價:「鈎法精妙,鋒神畢備,而用墨濃淡,不露纖痕,正如一筆獨寫」。
啟功在《唐摹〈萬歲通天帖〉書後》認為:「世傳王羲之的書跡有兩類:一是木版或石刻的碑帖;一是唐代蠟紙鈎摹的墨跡本。至於他直接手寫的原跡,在北宋時只有幾件,如米芾曾收的《王略帖》等,後來都亡佚不傳,只剩石刻拓本。」「至於《萬歲通天帖》不但沒有誤摹之筆,即原跡紙邊破損處,也都鈎出,這在《初月帖》中最為明顯,如此忠實,更增加了我們對這個摹本的信賴之心。」
價值
唐摹《萬歲通天帖》較之台灣收藏的《遠宦帖》,日本收藏的《孔侍中帖》、《喪亂帖》等更為重要。以其忠於原作風貌,為人們提供了研究二王以及東晉至六朝書法的可靠依據。《萬歲通天帖》包含着深厚歷史與藝術價值。
視頻
萬歲通天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萬歲通天帖》的前世今生! ,搜狐,2018-08-26
- ↑ 三個知識點讓您看懂《萬歲通天帖》,東北新聞網,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