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歐尼斯特·拉塞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尼爾森的盧瑟福勳爵

歐尼斯特·拉塞福.jpg
出生 (1871-08-30)1871年8月30日
新西蘭布賴特沃特Brightwater
逝世 1937年10月19日(1937-10-19)(66歲)
英國劍橋
居住地 新西蘭,英國,加拿大
國籍 新西蘭,英國
母校 坎特伯雷大學
劍橋大學
知名於 原子核物理學之父
盧瑟福模型
盧瑟福散射
發現質子
拉塞福 (單位)
獎項 諾貝爾化學獎(1908年)
科普利獎章(1922年)

歐內斯特·盧瑟福 ( Ernest Rutherford,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 新西蘭著名物理學家, 第一代尼爾森的盧瑟福男爵,稱為原子核物理學之父。學術界公認他為繼法拉第之後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1]

盧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證實放射性涉及從一個元素到另一個元素的遷變。他又將放射性物質按照貫穿能力分類為α射線β射線,並且證實前者就是離子[2]因為「對元素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他榮獲1908年諾貝爾化學獎[3]

盧瑟福領導團隊成功地證實在原子的中心有個原子核,創建了盧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與α粒子的核反應裏將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實驗裏發現了質子,並且為質子命名。[4]第104號元素為紀念他而命名為「」。

生涯

盧瑟福生在紐西蘭尼爾森附近的斯普林格羅夫(現屬布賴特沃特Brightwater[5],家裏有兄弟姊妹12人,他的父親從事生產枕木及切割亞麻的工作,小時候常在家裡的鋸木廠及亞麻廠幫忙,因此教育孩子的責任都落於母親身上。他國中就讀海夫洛克,畢業後他決定爭取尼爾森學院的獎學金,這段就學期間是他一生最難忘的回憶,在他臨終前仍不忘叮嚀他的太太要捐100磅給尼爾森學院,接著1890年他進入坎特伯雷大學在那裏他遇見了他最敬仰的教授,在他們的引導下盧瑟福對於科學的研究更加強烈,並已經做了兩年電子學的先鋒研究。而後1891年他以"電磁研究"獲得科展的獎學金。

1895年,盧瑟福獲得獎學金,據聞這天他正在田裡挖馬鈴薯,盧瑟福得知考上獎學金,將手中的鐵鍬丟掉說:「這是我挖的最後一顆馬鈴薯了」。到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卡文迪許實驗室做博士研究後,最開心的就是接受約瑟夫·湯姆孫的指導。剛從紐西蘭到劍橋時,整日埋頭苦讀,被看作「光會挖土的野兔子」。在那裡他暫短地保持了發現世界最長無線電波(2英里)的紀錄,後來跟隨發現電子的湯姆孫做研究。在研究物質放射性期間,他創造了術語:α(阿爾法)β(貝塔)射線,又經測定發現β射線是速度快、穿透力強的電子。

1898年,盧瑟福被指派擔任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物理系主任,實驗中他發現了放射性半衰期,並將放射性物質命名為αβ射線,這項實驗被授予1908年諾貝爾化學獎,因為他調查到解體的元素、化學和放射性物質。他證明了放射性是原子的自然衰變。但他不是很高興,因為他自認為是物理學家,而非化學家。他的一個名言是,「科學只有物理一個學科,其他不過相當於集郵活動而已」。他注意到在一個放射性物質樣本裡,一半的樣本衰變的時間幾乎是不變的, 這就是該物質的「半衰期」,並且他還就此現象建立了一個實用的方法,以物質半衰期作為時鐘來檢測地球的年齡,結果證明地球要比大多數科學間認為的老得多。

在1907年他搬到英國已經是諾貝爾獎得主。1911年,在他的金箔實驗中,藉由他發現和解釋盧瑟福散射,他推測原子的核心有正電荷集中,進而開創了盧瑟福模型。1909年盧瑟福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同他的學生馬斯登用α粒子撞擊一片薄金箔,他發現大部分的粒子都能通過金箔,只有極少數會跳回。他笑說這是海軍用15吋巨砲射擊一張紙,但炮彈卻會被彈回而打到自己。最後他提出了一個類似於大陽系行星系統的原子模型,認為原子空間大都是空的,電子像行星圍繞原子核旋轉,推翻了當時所使用的梅子布丁原子模型。1911年3月,盧瑟福在曼徹斯特文學與哲學學會的會議上宣布他的意外發現,同年5月,他將論文發表於「哲學雜誌」。

1919年,湯姆孫在升任三一學院院長時,推薦盧瑟福回到劍橋大學出任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主任,在那裡他培育出大批的諾貝爾獎得主,他的學生有丹麥的玻爾、德國的哈恩、前蘇聯的卡皮察,以及英國的查德威克考克饒夫等十位諾貝爾獎得主。

1925年盧瑟福獲得英國政府頒發功績勳章1931年被封為「第一代尼爾森的盧瑟福男爵」。他只有一位女兒,故爵位在他死後斷絕。 盧瑟福在1937年去世,因為醫生延誤開刀時間導致死亡,後葬於英國且被埋於牛頓的墓附近。

年表

1871年 8月30日生於紐西蘭尼爾森西南20公里處的一個小鎮。

1889年 盧瑟福進入坎特伯雷大學

1891年 以「電磁研究」,申請科展覽獎學金。

1895年 赴英入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為研究生,深受主持人湯姆孫賞識。

1898年 盧瑟福到加拿大蒙特婁麥吉爾大學擔任麥克唐納實驗室的物理教授。他依放射性物質的貫穿能力將此分類為αβ射線,並且完成放射性轉變的學說。

1903~1905 盧瑟福發現鐳A、B、C、D、E、F

1907年 回到英國在曼徹斯特大學擔任教授。

1908年 因他證明了放射性是原子的自然衰變,獲諾貝爾化學獎

1909年~1911年 盧瑟福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α粒子撞擊一片薄的金箔,他注意到大部分的α粒子都能通過金箔,但卻有八千分之一會回跳。完成α粒子散射的實驗。後稱之為盧瑟福散射(又稱為金箔實驗)

1911年 證明原子是由帶負電的電子環繞帶正電的原子核所組成,

1919年 他成功的證明了氮原子核,會被快速的阿爾法粒子撞擊而分裂,並放出氧原子核,這個偉大的實驗,使得盧瑟福成為第一個改變元素的人。

1922年 他說:「我還沒老啊!我的智慧還沒有用完,允許我在研究上再努力一番吧,別分散我的精神!」

1925~1930年 任皇家學會主席。

1931年 受封為「第一代尼爾森的盧瑟福男爵」。

1937年10月19日逝於劍橋。葬於西敏寺。

金箔實驗

1909年,盧瑟福和漢斯·蓋革以及恩斯特·馬斯登Ernest Marsden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進行了蓋革-馬斯登實驗[6] 。實驗是用α粒子束轟擊真空室中的箔。實驗表明了原子具有核的特徵。在實驗中,盧瑟福靈感所至,要求蓋革和馬斯登尋找具有大偏轉角的α粒子。在當時,沒有任何一個理論預期過這類粒子。這種稀有的偏向被觀測到了,並被證明是平滑的但符合高階偏向角函數。盧瑟福解釋了這些數據,並在1911年總結出原子的盧瑟福模型的公式[7]。該模型認為,包含大部分原子質量的帶正小核被小質量的電子環繞

相關影片

 

參考資料

  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eb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2. The Discovery of Radioactivity. 
  3. 諾貝爾官方網站關於歐內斯特·盧瑟福傳記. Retrieved on 2011-01-26.
  4. Ernest Rutherford. Nzhistory.net.nz (1937-10-19). Retrieved on 2011-01-26.
  5. John Campbell. "Rutherford, Ernest 1871–1937". Dictionary of New Zealand Biography. Ministry for Culture and Heritage. [2013-09-03]. 
  6. Geiger H. & Marsden E. On a Diffuse Reflection of the α-Particle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Series A. 1909, 82: 495–500. Bibcode:1909RSPSA..82..495G. doi:10.1098/rspa.1909.0054. 
  7. Rutherford E. The Scattering of α and β Particles by Matter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Atom. Philosophical Magazine, Series 6. 1911, 21: 669–688. doi:10.1080/14786440508637080.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