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吉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簡稱吉林省地礦局)建局於1958年,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局機關參照公務員管理,轄12個職能處室和三總師(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總會計師)。下屬地質勘查、科研單位27個,幹部職工人4452人。承擔全省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向國家和省國土部門匯交地質勘查科研成果及有關地質資料;受委託負責組織實施全省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和防治工作;承擔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農業地質、城市地質、工程地質勘察和評價工作以及地質災害應急搶險工作;開展前沿性、基礎性地質科學研究,開展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相關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應用研究、引進與推廣。
目錄
機構簡介
省地礦局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隊伍,是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地質工作主力軍[1]。建局50多年來,地質找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幾代地質人提交各類地質勘查報告1675份,發現了特大、大、中、小型礦產地1136處,在此基礎上建立的礦山企業為國家和吉林省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包括大慶油田、吉林油田以及促成通鋼上馬的板石溝鐵礦等。共提交各類科研成果近500項,有301項分別獲國家、省、部級地質勘查、地質找礦、科技進步獎。
省地礦局先後探明的石油、油頁岩[2]、金、鐵、銀、鉬、硅藻土、硅灰石、火山渣、橄欖石寶石等礦床,已成為吉林省具有經濟優勢的特色礦種。近年來,繼發現大型銅鈷礦後,又發現了以板廟子大型金礦為代表的多處金礦床,揭開了吉林省金礦發現的新的一頁。在永吉、舒蘭均發現大型鉬礦,實現了鉬礦勘查的重要突破,使吉林省鉬礦儲量居全國前列。在農安、扶餘地區發現探明的4處超大型油頁岩礦,奠定了吉林省油頁岩資源大省的地位。省地礦局還在嚴重缺水的吉林省西北部半山區查明了7條富水帶,實施打井示範工程4眼,解決了數百萬人的生活用水問題。完成了全省35個綠色食品基地及無公害食品基地環境評價;提交了11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防治及防災預案;在全省首次完成了農業地質調查,為全省農業生態環境研究與評價提供了科學依據。
省地礦局積極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召,主動承擔國土資源大調查工作,在海拔5000米的雪域高原上,圓滿完成了西藏多巴區1:25萬區域地質調查任務,取得了多項基礎地質調查優秀成果。在新疆東崑崙地區,先後發現銅、煤礦床和多金屬礦多處,已探明大型鎢錫礦田1處,實現了地質找礦重大突破。
50多年來,全局共有80餘人次獲得全國和省、部級勞動模範,57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1人被評為吉林省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9個單位分別獲得全國地質找礦功勳單位、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和五一勞動獎、工人先鋒號等榮譽。2006年,局獲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14年,局獲得省模範集體稱號。
吉林省地礦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圍繞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推動東部綠色轉型區的發展,積極實施「東部找寶」行動,以期為建設和諧吉林,促進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提供堅強的資源支撐和保障。
視頻
吉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領導介紹,吉林省人民政府,2020-09-09
- ↑ 吉林地礦集中力量開展勘查加速油頁岩勘查,中國鋁道網,201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