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澤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0月29日 (二) 19:09 由 CPL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澤瀉學名Alisma plantago-aquatic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又名水舄。為多年生沼生草木,屬澤瀉科。其根狀莖較短,葉子呈長橢圓形,基生。澤瀉夏季開白花,排成大型輪狀分枝的圓錐花序;花兩性;內外輪花被各三枚,內輪花被片花瓣狀,比外輪小。瘦果側扁,頂端有宿存花柱。野生澤瀉一般生長在沼澤地,分布於中國日本印度等地。

澤瀉的根狀莖是傳統中藥之一。中醫理論認為其性寒,具有利水滲濕的功能,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腹滿、泄瀉淋濁等症。

一項動物實驗將大劑量澤瀉浸膏粉(相當於臨床劑量20 及40倍)混於飼料中餵飼大鼠3 個月,病理切片顯示肝細胞及腎近曲小管有不同程度的濁腫與變性。[1]

參考文獻

  1. 浙江人民衛生實驗院藥物研究所,中草藥通訊,1976,(7):314
  • 昆明植物研究所. 澤瀉. 《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全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