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川村純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3:14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前往: 導覽搜尋

川村 純義(かわむら すみよし、天保7年舊暦11月11日(1836年12月18日) - 明治37年(1904年)8月12日),日本武士薩摩藩士、海軍軍人海軍大將軍銜。栄典為從一位勲一等伯爵鹿兒島縣出身。仮名 (通稱)は與十郎。[1]

生平

安政2年(1855年)被薩摩藩選抜進入江戶幕府新設的長崎海軍伝習所。妻子是西鄉隆盛母親的從妹,因此被重用。慶應4年(1868年)1月參加戊辰戰爭,擔任薩摩藩4番隊長,在會津戰爭以奮勇作戰著稱。

明治維新後,明治政府全力整備海軍,明治7年(1874年),川村純義擔任海軍大輔、軍銜為海軍中將

西南戰爭前期,私學校黨的火藥庫被襲撃之後,川村純義進入鹿兒島與県令大山綱良會談,努力制止私學校同黨幹部。而後,開展後率海軍與山縣有朋(總司令官)一起,負責海上人員及物資運輸,從海上炮擊協助陸軍。

戰後擔任參議海軍卿,繼續完善海軍。實行內閣制度後離職,擔任樞密顧問官。

川村純義深得明治天皇的信任,參與皇孫(後來的昭和天皇)的教育,川村是唯一一個死後晉升海軍大將的人。

歷史沿革

富寧縣與廣西百色毗鄰,又與越南山水相連。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雲逸領導了着名的百色起義,建立中國工農紅軍[2]第七軍和右江蘇維埃政府,開闢右江革命根據地。富寧革命先驅李杏錦和劉家華受革命形勢影響,前往參加紅七軍。1930年10月,紅軍主力北上江西,留下師長韋撥群、副師長黃松堅和政委陳洪濤堅持開展對敵鬥爭。1931年11月開始派人到富寧發展新據點、建立紅軍游擊隊、赤衛隊,及以七村九弄為中心的滇黔桂邊區游擊根據地和蘇維埃政府,與強大的滇桂軍閥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

1937年,紅軍游擊隊主力團開往桂西田州整編,政委何尚剛等領導人率領部份游擊隊、赤衛隊在富寧地區開展鬥爭。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內戰,紅軍游擊隊、赤衛隊的領導及無辜群眾不斷慘遭殺害。在極其嚴峻的形勢下,何尚剛等領導人發動富寧地區各民族群眾,重建民兵游擊隊,在雲南省工委、滇桂黔邊區黨委、中國人民解放軍邊縱部隊的領導和指揮下,配合兄弟部隊開展游擊戰爭,最後解放了富寧。

家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