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焦虑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习包子讨论 | 贡献2022年8月22日 (一) 15:03的版本 (add)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焦虑症
原图链接

焦虑症(anxiety),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panic attack)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1]

英文名称 就诊科室 常见病因 常见症状
anxiety disorders
精神科 与遗传、个性、不良事件等有关。 紧张、坐立不安,心悸、手抖、尿频等。

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 [2]

临床表现

焦虑症类型
原图链接
焦虑症症状
原图链接

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ref焦虑症测试最怕的图</ref>

急性焦虑(惊恐发作)

  • 濒死感失控感 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 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 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 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 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 极易误诊 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 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3]

诊断

焦虑障碍
原图链接

主要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症状病程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由专科医生诊断。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症状和病程。

早期筛查或自我诊断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如果分数较高,建议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做进一步检查。 [4]

惊恐发作(急性焦虑)

焦虑症
原图链接

除了具备神经症的特征以外,还必须以惊恐发作为主要临床相。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轻型症状特点符合以下4点,重型症状加上第5点:

  • (1)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景,发作不可预测;
  • (2)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 (3)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濒死恐惧、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 (4)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楚,事后能回忆。
  • (5)患者因难以忍受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在1个月之内至少有3次上述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主要价值

为重要的蔬菜调味品,种子油可食用、果亦有驱虫和发汗之药效。

药用价值

1.《纲目拾遗》:辣茄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有小童暑月食冷水,卧阴地,至秋疟发,百药罔效,延至初冬,偶食辣酱,颇适口,每食需此,又用以煎粥食,未几,疟自愈。良由胸膈积水,变为冷痰,得辛以散之,故如汤沃雪耳。

2.姚可成《食物本草》: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

3.《百草镜》:洗冻疮,浴冷疥,泻大肠经寒癖。

4.《药性考》: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

5.《食物宜忌》: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膈,止泻痢,祛脚气。

6.《药检》: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泄泻,擦癣[5]

临床应用

治疗腰腿痛:取辣椒末、凡士林(按1∶1)或辣椒末、凡士林、白面(按2∶3∶1)加适量黄酒调成糊状。用时涂于油纸上贴于患部,外加胶布固定。治疗65例,有效者25例,明显见效者23例,症状消失者1例,无效16例。多数在用药后15-30分钟内局部发热,1小时后局部有烧灼感;部分病人有触电感。发热烧灼感常持续2-24小时,最长可持续48小时,并有全身热感和出汗。普遍在敷药后觉关节活动灵活柔软,有轻快感。检查可见局部充血、发热,少数病人发生皮疹和水泡。

治疗一般外科炎症:取老红辣椒焙焦研末,撒于患处,每日1次;或用油调成糊剂局部外敷,每日1-2次。临床治疗腮腺炎、蜂窝织炎、多发性疖肿等共557例,用药2-10天不等,均有效果。

3.治疗冻疮、冻伤:取辣椒1两切碎,经冻麦苗2两,加水2000-3000ml,煮沸3-5分钟,去渣。趁热浸洗患处,每日1次。已破溃者用数料包裹,保持温暖。治疗200例,治愈18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治愈者最少用药1次,最多者11次,绝大多数在5次以内。有溃疡形成者疗效较差,且洗时有痛感;发生在面部者因不便浸洗,疗效不及发生在手足者满意。有用辣椒30克连籽切碎,加入熔化的凡士林250g中,继续熬至翻滚后10-15分钟,滤去辣椒,再加入樟脑15g混匀。于冻伤初起时涂擦患部(已被者不能用),至局部有热感为止,每日2-3次。

4.治疗外伤瘀肿:用红辣椒晒干研成极细粉末,按1∶5加入熔化的凡士林中均匀搅拌,待嗅到辣味时,冷却凝固即成油膏。适用于扭伤、击伤、碰伤后引起的皮下瘀肿及关节肿痛等症,敷于局部,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治疗12例,7例痊愈,3例症状减轻,2例效果不显。有效病例一般敷药4-9次。

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

除具备神经症的特征外,还必须以持续的广泛性焦虑为主要临床相。排除甲亢、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排除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轻型表现符合以下2点,重型表现加上第3点:

  • (1)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 (2)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 (3)社会功能受损,病员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符合上述症状至少6个月。

[6]

鉴别诊断

焦虑症症状
原图链接

正常的紧张

正常的紧张与病理性焦虑不同,所表现的是对现实客观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与现实威胁相适应。

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症状

凡继发于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多种内科疾病可有焦虑表现,尤以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多见。

药物伴发的焦虑症状

因广泛使用激素类药物,药物引起的焦虑症状不再罕见,只要不忽略服药史,鉴别不难。如果诊断可疑,激素应减量或停用进行观察。可卡因、大麻、海洛因的服用或戒断都可引起焦虑状态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甚至出现典型的类惊恐发作。抗精神病药可引起焦虑。

精神疾病伴发的焦虑症状

焦虑可见于任何精神疾病,这种焦虑情绪是原发精神疾病的症状之一。 [7]

治疗

焦虑症书籍
原图链接

焦虑症是神经症中相对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的疾病。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建议服药1~2年左右。停药及加量请咨询医生,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在服药期间,注意和医生保持联系,出现副作用或其他问题及时解决。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等。药物治疗是治标,心理治疗是治本,两者缺一不可。

还有适合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放松治疗等。 [8]

预后

焦虑症预防
原图链接

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焦虑症的预后就越好。经过专科规范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得到临床康复,恢复往日的愉快心情。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症状缓解后,仍需要坚持服用1~2年时间抗抑郁药物;停药以及减药需咨询专科医生,千万不要擅自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预防

  • 1.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特别在意某一件事情。
  • 2.并且也不可以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否则在达不到要求的时候,很有可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 3.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适当的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也可以做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户外锻炼,避免出现焦虑的情绪。

[9]

视频

焦虑症

[10]

焦虑症

[11]

参考来源

  • 吴文清,忻剑云,刘利华等. 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 , 2003 *钟意娟,皇甫恩,王家同. 焦虑症患者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的研究.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 2004 *袁勇贵. The advance of neurobiology in maj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sorder%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年
  • 朱晓旭,谢鸣. 焦虑症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综述).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 2002
  • 袁勇贵,张心保,张石宁. 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对照研究.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 2004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