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饒毓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Keystone讨论 | 贡献2018年10月31日 (三) 15:20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饒毓泰'''({{bd|1891年|12月1日|1968年|10月16日|R饶毓泰}}),名儉如,字樹人,江西臨川鐘嶺人。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饒毓泰(1891年12月1日-1968年10月16日),名儉如,字樹人,江西臨川鐘嶺人。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南開大學物理系的創始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1913年赴美國留學,1922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是研究低壓電弧的電子發射速率的實驗成果。同年返國應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聘請,來到南開大學任教授,並擔任物理系主任。1929年,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波斯坦天文物理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1954年以後,先後當選為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四屆政協常委。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打擊和迫害,飽受折磨,1968年10月16日“清理階級隊伍”時,在北京大學燕南園51號上吊自殺身亡。1980年昭雪平反。

1962年2月24日,胡適主持「中研院」第五次院士會議時,去世前說的最後一段話曾提到饒毓泰︰「我常向人說,我是一個對物理學一竅不通的人,但我卻有四個學生是物理學家,一個是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饒毓泰,一個是曾與李政道楊振寧合作試驗『對等律治不可靠性』的吳健雄女士,而吳大猷卻是饒毓泰的學生,楊振寧、李政道又是吳大猷的學生。排行起來,饒毓泰、吳健雄是第二代,吳大猷是第三代,楊振寧、李政道是第四代了。這一件事,我認為平生最為得意,也是最值得自豪的。」[來源請求]

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叶企荪)、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饶毓泰物理奖授予光学、声学、原子和分子物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