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倫敦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QZH讨论 | 贡献2020年2月27日 (四) 16:50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倫敦眼
圖片來自KLOOK

倫敦眼London Eye),或又稱為千禧之輪Millennium Wheel),從最初因由英國航空持股而稱為英航倫敦眼,一直到2015年1月時在可口可樂英國分公司的贊助下,更名為可口可樂倫敦眼[1]。豎立於倫敦泰晤士河南畔的蘭貝斯區,它於1999年年底開幕,總高度135米(443英尺),曾是世界最大的摩天輪。自1999年啟用之後倫敦眼的經營業主經過多次更換,配合這點掛名贊助商也幾經變更。倫敦眼建造以來,贏得超過85項獎項,現在是英國最受歡迎的付費觀光景點[2]

建筑结构

“伦敦之眼”重1600吨,横躺在浮于河面的一个平台上建造,对摩天轮的设计者而言,除了体积,最美妙的是这个庞然大物竟可以稳固的矗立在泰晤士河河面上。两支从陆地延伸过来的支架,将承担摩天轮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条巨型钢索防止其倒塌;这些支架与钢索的地桩将打入地底180英尺的深处,确保安全无虞。

数学上的奇迹,也被称其为“不幸之轮”

它被誉为数学上的奇迹;工程师透露,建造这座摩天轮所需的电脑计算能力,超过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建筑。这类建筑物理论上会受到一些潜在的破坏性力量影响,例如摩天轮可能满载八百名游客却突然遭遇强风,这些变数都要列入计算并加以补强防范。在一般静止的建筑物中,这类的计划已经极其复杂,再加上摩天轮会周而复始的旋转,使得计算上的困难度真是前所未闻。

摩天轮原本预定9月初立正就位,在建造过程中出现多次障碍,使批评者称其为“不幸之轮”。首先是高度比原先预定的减低了45英尺,以减少兴建时间;各种技术问题与安全上的隐忧,使得直立的工作被迫顺延。然而,这些问题与设计及建造上的成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个史上最大技术最艰难的摩天轮,竟然在16个月内就完成了设计与兴建工作,并于次年1月开放大众搭乘。

设计经理汤姆森说:“任何这么庞大的东西都会受到风力与温度的影响,更何况它还要旋转,使得金属疲劳的问题也要列入考量。当这些因素随著摩天轮的长度宽度而持续改变,产生了你无法想象的史上最复杂建筑问题。”

历史沿革

英国當初兴建伦敦眼是为了庆祝公元2000年,原定获准运作5年,总投资额为1.2亿美元。“伦敦眼”摩天轮2000年建成开放的第一年,就吸引了世界游客300万人次左右,使伦敦旅游市场经济效益增加了10%,同时还带动伦敦旅游就业约1万人,截至2002年7月,伦敦眼已累积总乘坐人次达850万。当地市议会于是决定长期保留伦敦眼。

隐喻着时序进入新千年

伦敦眼的车轮型设计隐喻着二十世纪末和时间进入新千年,是一个夫妻建筑师团队David Marks和Julia Barfield的视野。在2000年,当时英国航空公司还是主要赞助商,这一建筑被称为千禧之轮。直到2005年11月英航仍与另两家公司控股。之后默林娱乐集团公司买下管理权并设立了可口可乐伦敦眼有限公司经营。

“伦敦之眼”的构想可追溯至1993年《泰晤士报》所举办的一场竞赛,该报要求参加者提出庆祝千禧年最具野心的计划,马克巴菲而德这一对夫妻建筑师,首次提出这个构想,原本是为了参加《泰晤士报》和建筑基金会在伦敦所举办的這場竞赛。這两名建筑师异想天开的率先提议建造全球最大的摩天轮。这项计划激发了英国航空公司董事长艾林的想象力,决定出资使其付诸实现。

參考文獻

  1. CocaCola Great Britain Announce New Sponsorship Agreement For The London Eye. London Eye. Coca Cola London Eye. 16 September 2014 [11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11日). 
  2. 倫敦眼官方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