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戰爭(1895年5月29日-1895年11月18日;日語:乙未戦爭/いつびせんそう Itsubi sensō */?)是台灣因《馬關條約》被清政府割讓予日本後台灣各地人民為抵抗日本接收統治而發起的戰爭[1]。
目錄
歷史
「乙未」是指戰事爆發的1895年,因適逢農曆乙未年而得名。文獻紀載上又稱乙未之役、乙未日軍征台之役、乙未之變,日本方面則有台灣平定作戰(台灣平定作戦/たいわんへいていさくせん Taiwan heitei sakusen ?)、台灣平定、台灣征討(台灣征討/たいわんせいとう Taiwan seitō ?)等別稱。該戰爭是以台灣為主要發生地的戰爭,當時以客家族群為作戰主力。
1895年5月29日,負責接收台灣的日軍部隊從現今新北市貢寮區的澳底登陸,象徵乙未戰爭的開始。日本投入包含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的三萬餘名兵力,而台灣方面除了以台灣民主國為主的抗日政權外,主要有台灣人民等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軍及劉永福的黑旗軍和唐景崧的廣勇等;合計正規軍約有三萬三千餘名,及民兵十萬名。經過大約6個月的戰爭,台灣民主國第一任總統唐景崧及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均逃離台灣,被劉永福放棄的8000多名清軍和黑旗軍(約3000名)在群龍無首下慌亂的投降,日方認定台灣民主國已經滅亡,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不過,台灣人後續仍有一些零星的對抗日本統治的活動,尤其原住民部族的武力抗爭持續將近了20年。
乙未戰爭造成台日兩方的大量傷亡。日軍計有515人負傷,164人戰死。另有數千日軍感染霍亂等疾病而死,病死者包含領軍的近衛師團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及近衛師團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不過根據相關考證,日軍在傷亡名單上面採取單位互換、戰死改為病死、戰死隱瞞不報與竄改戰死地點等方式來匿報實際作戰陣亡人數,根據《靖國神社志》的資料顯示,不含病死與意外事故死亡,在台灣戰場被抗日軍民擊斃的日軍最高可能達1,436人。而台方死傷人數難以估算,依照《台灣治績志》論述,「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因此乙未戰事陣亡的兵士,至少有14,000人[2]。
- ↑ 乙未戰爭發生於什麼時候?乙未戰爭的起因 ,趣歷史,2018-09-28
- ↑ 了解「乙未戰爭」真相 台灣還媚日? , 華夏經緯網,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