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朝鮮太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31日 (二) 22:55 由 CL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成桂
 
出生 1335年10月27日
國籍 朝鮮
別名 李旦、君晉(字)、松軒(號)
職業 朝鮮國王、政治家、軍事家
知名於

破紅巾,平倭寇,卻元軍,征女真 建立朝鮮王朝

推行科田法,獎勵農業,廣設學校

李成桂(朝鮮語:이성계,發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鮮王朝的開國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貫全州李氏,出生於元朝雙城總管府(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一帶)。初字仲潔,後改君晉,號松軒,即位後更名李旦,死後廟號太祖,明朝賜諡號"康獻",故又稱"朝鮮太祖"或"康獻大王"。[1]

李成桂是元朝斡東千戶所千戶兼達魯花赤李子春的嫡長子。1356年,李成桂與其父幫助高麗王朝恭愍王收復雙城總管府後歸附高麗,後由於在抵禦元朝紅巾軍的入侵中戰功顯赫而被提拔[2]

1388年,李成桂發動威化島回軍,掌握高麗政權;1392年,李成桂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朝鮮,定都漢城。即位後,李成桂對內實行改革,清除了原高麗禑王的勢力,對外向明朝稱臣,並通過招撫、武力征服朝鮮半島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達到圖們江。

第一次王子之亂後,李成桂讓位於次子李芳果,奉為太上王[3]。後來出奔老家咸興,又被太宗李芳遠挾持回京,於是有"咸興差使"的典故。後死於漢城[4]

人物生平

公元1335年(元至元元年,高麗忠肅王后四年)十月十一日,朝鮮太祖李成桂出生於元朝遼陽行省雙城總管府(高麗稱為和寧府,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咸鏡南道金野郡黑石里)的李子春私邸。後來李成桂即位建國後,出生之地被改稱為"永興郡"(現稱金野郡),並修建宮室,稱為"永興本宮"。

李成桂的本貫並不在出生地永興,而是在朝鮮半島南部的全州。15世紀中葉朝鮮王朝曾創製一首用諺文歌頌李成桂的詩歌,叫《龍飛御天歌》,將李氏家族比作根深葉茂的大樹和源遠流長的溪流。但實際上,全州李氏並非是高麗王朝的名門望族,頂多只是地方土豪。李成桂的始祖是新羅司空李翰。後傳了十多代,到李成桂的高祖父李安社(後追尊為朝鮮穆祖)時,因為與當地官員爭奪官妓的風波而弄得在當地無法容身,於是就舉家遷徙到江原道三陟,後又遷到東北面宜州(今朝鮮元山),高麗政府曾任命李安社為宜州兵馬使。後來李安社又投降蒙古,才在今咸興一帶定居下來,這是高麗高宗末年的事。 當地聚集了很多女真人,李氏家族深受女真影響,並出任了元朝在當地的軍事指揮,進而成為這一地區的豪族。

李成桂的曾祖父是李行里(後追尊為朝鮮翼祖)、祖父李椿(後追尊為朝鮮度祖,蒙古名孛顏帖木兒)、父李子春(後追尊為朝鮮桓祖,蒙古名吾魯思不花),世襲元朝斡東千戶所千戶兼達魯花赤。李成桂的母親則是崔氏(後追尊為懿惠王后)。

李成桂自幼愛好打獵,武藝尤其是射藝高強。他二十二歲那年,即1356年,高麗恭愍王利用中國爆發元末農民起義的機會,發兵北拓領土,吾魯思不花成為了高麗的內應,協助高麗軍隊攻占元朝雙城總管府,此後李成桂與其父歸順高麗,成為高麗將領。吾魯思不花歸附高麗後,恢復高麗名李子春,官至榮祿大夫判將作監事、朔方道萬戶兼兵馬使。

高麗末年,戰亂連連,此時正是李成桂賺取政治資本的時機。公元1361年九月,禿魯江萬戶朴儀反叛,官軍平叛不力潰敗。此時,李成桂官居通議大夫東北面上萬戶、金吾上將軍,以一千五百的兵力大破叛軍初戰告捷。這是李成桂出仕以來的首次戰功。

當年年底,中國境內的農民起義軍--紅巾軍四萬人渡過鴨綠江、攻入高麗境內。在潘誠的率領下紅巾軍攻破靜州、鐵州、麟州,進而攻入西京(今朝鮮平壤),蹂躪高麗的國土。公元1362年正月,高麗參知政事安佑與上將軍李芳實回師二十萬攻擊西京紅巾軍。李成桂本次領兵二千人參戰,由東大門奮勇進擊,率先登城,又立大功一件,從此威名日著。

 

此後,李成桂不斷建立武功,公元1362年2月、7月李成桂任東北面兵馬使擊敗元朝軍閥納哈出。公元1364年擊敗依附元朝的高麗反叛者崔儒,同年2月、侵入和寧(今咸鏡南道永興、現今的金野郡)以北討伐女真。公元1370年以騎兵五千步兵一萬自東北面渡鴨綠江攻打東寧府。北元東寧府同知李吾魯帖木兒逃往於羅山城。李成桂一度到達遼陽。僅以身免的納哈出稱李成桂"年少而用兵如神,真天才也,將任大事於爾國矣。"憑藉戰功顯赫,李成桂得寵於高麗恭愍王,官至密直副使,進階奉翊大夫,賜端誠亮節翊戴功臣之號。

公元1377年,李成桂在智異山殲滅倭寇名聲大震、同年8月在西海道(黃海道)一帯大破倭寇。 公元1380年倭寇500隻船侵入雲峰(今韓國全羅北道南原郡),占領引月驛,高麗敗北,駐紮在當地的將軍陣亡。李成桂被任命總指揮官擊敗倭寇首領阿只拔都(荒山戰鬥)。

公元1382年,明朝命北元降將胡拔都深入到東女真地區,招撫當地的女真人等。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進抵端州,女真首領金同不花降附,高麗命令其大將李成桂率兵出擊,雙方戰于吉州,女真敗退。

李成桂通過一系列重大戰績取得很高的威望,他與鄭道傳、趙浚、尹紹宗等新興士大夫勢力聯手,抵制高麗王室和權門世族的舊勢力。[5]

公元1388年正月,李成桂聯合崔瑩打倒了專權的林堅味、廉興邦一黨,崔瑩被任命為門下侍中(首相),李成桂則任守門下侍中(副相)。同年,明朝在原雙城總管府之地設置鐵嶺衛,移文告知高麗[6]。高麗國王王禑、門下侍中崔瑩密議進攻遼東,李成桂反對無效。是年四月,王禑派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出兵攻遼。五月,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覺行軍困難、糧餉不濟,上書要求班師,王禑不聽。於是李成桂勸服曹敏修,果斷在威化島回軍,返回開京(今朝鮮開城),流放崔瑩,此後與曹敏修一起掌握高麗政權。六月,王禑被諸將逼宮退位,李成桂主張另立王氏宗親,曹敏修、李穡則主張立王禑之子王昌,最終王昌即位,曹敏修和李成桂分任左右侍中,並以李成桂為東北面朔方、江陵道都統使,賜忠勤亮節宣威同德安社功臣之號;七月,李成桂利用趙浚的彈劾排擠曹敏修,獨攬政權;八月,都總中外諸軍事;十月,兼判尚瑞司事。

公元1389年十一月,王禑派人暗殺李成桂,事敗,李成桂以明朝稱王昌非恭愍王之後而不許入朝為藉口,廢王昌為庶人,改立高麗宗室王瑤,是為恭讓王。王禑流放江陵,王昌流放江華,十二月被殺。恭讓王只是李成桂的一個傀儡,他以李成桂為奮忠定難匡復燮理佐命功臣,封爵和寧君、開國忠義伯,食邑一千戶,食實封三百戶,田二百結、奴婢二十口,稱中興功臣,父母妻封爵,子孫蔭職

以威化島回軍為契機,掌握實權的李成桂與新興士大夫勢力開始進行私田改革,主要以限制權門世族和佛教勢力為目的,這種對經濟基礎的重新洗牌成為新王朝建立的前奏。

首先李成桂下令調查全國土地,1390年將所有現存的公私田冊檔都予以焚毀。次年頒布了土地制度的新法令--科田法。規定科田只能取自京畿地區,按每人已有的官階對官僚集團成員實行分配,其他郡縣土地屬於公田。這樣,高麗權門世族和佛教勢力的經濟基礎遭到徹底破壞,從而敲響了他們的喪鐘。另一方面,私田改革也象徵着高麗王朝本身的沒落,公田的增長使政府收入相應增加,為朝鮮王朝開國奠定了經濟基礎。

朝鮮太祖和仁祖,與中國明清兩朝的糾葛

1388年,已經稱帝20年的明朝皇帝朱元璋,第一次聽說了李成桂的名字。那時,統治朝鮮半島的還是高麗王朝;那年,身為高麗大將的李成桂被派來攻打遼東地區。結果他非但沒打,反而上演了一出「威化島回軍」,就此改變了朝鮮半島的歷史。

朱元璋定國號「朝鮮」

李成桂出生的1335年,曾經不可一世的元朝已經開始土崩瓦解。當時,李成桂的父親李子春還是元朝的世襲官員。21年後,年輕的李成桂和父親一起,幫助高麗軍隊奪取了原本在元朝控制之下的雙城總管府(治所在今朝鮮咸鏡南道永興),歸附了高麗。此後,李成桂在戰場上屢建功勳,曾擊敗高麗叛軍、元朝紅巾軍、元軍、倭寇和女真人,成為高麗的一員大將。

1387年,朱元璋在掃蕩舊元的納哈出勢力後,於遼東設置「鐵嶺衛」。但這個名字惹來了麻煩——高麗境內也有一個鐵嶺,就位於雙城總管府的南界,高麗君臣上下都以為明朝想要收回雙城總管府轄境。當時的高麗國王禑(韓音為吳)王和重臣崔瑩,都屬於對北元友好而對明強硬的一派,當即決定開展「攻遼行動」,以對抗明朝。

第二年,李成桂被禑王任命為右軍都統使,和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共同率領號稱10萬、實為5萬多人的部隊,駐紮在鴨綠江江心的威化島,準備攻打遼東地區。

李成桂其實並不認同禑王的決定,他反對攻打被明朝平定了的遼東地區。當時正值汛期,鴨綠江江水泛濫,士兵行軍困難。李成桂上表高麗朝廷,提出「四不可」論:以小逆大,一不可;夏月發兵,二不可;舉國遠往,倭乘其虛,三不可;時方暑雨,弓弩膠解,大軍疾疫,四不可。

 

但禑王和崔瑩仍要求李成桂等人速速進軍。於是李成桂決定回軍開京(今開城),實行兵諫。這一突然之舉令禑王和崔瑩大驚失色。他們匆匆從西京(今平壤)返回開京,準備進行反擊。李成桂一路率軍追擊,攻陷開京,囚禁了崔瑩,廢掉了禑王。他還向明朝派出使者,告發禑王和崔瑩的攻遼之罪。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明朝的朝堂上。

此後,李成桂手握高麗軍政大權。他先扶植了禑王的兒子昌王,不久廢掉昌王立了恭讓王。最終,他不再需要傀儡,1392年,經過高麗的最高行政機構都評議使司推薦,李成桂合法登上王位,史稱「朝鮮太祖」。

太祖很快向明朝遞交表文,痛陳前任君主昏庸無道,「臣民憤怒,無所控告」,而他因「一國大小臣僚、閒良、耆老、軍民等」推戴即位。朱元璋看到李成桂已受國內擁戴,且沒有疏離明朝的傾向,便認可了這個篡權上台的國王,同時告誡他「自今以後慎守封疆,毋生譎詐,福愈增焉」。李成桂隨即遣使謝恩,還進貢了馬和方物(指特產)。

接下來,李成桂又請朱元璋擇定國號。他提出了兩個備選國名,一個是「和寧」——他的故鄉,另一個是「朝鮮」——朝鮮半島上第一個古代國家的名字。朱元璋選定了後者,並通過禮部咨文回復道:「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欽此。」這等於承認了李成桂政權的合法性,也確定了後來250多年明朝與朝鮮之間的宗藩關係。

此後,朝鮮每年定期向明朝派使朝貢,朝鮮國王駕崩、新國王繼位時,明朝也會派使予以冊封。從表面上看,這種關係並不對等。但從本質上說,這不過是一種禮制體系,朝鮮只在禮節上對明朝表示恭順,其內政並不受干涉,新國王的任命也由朝鮮決定,明朝皇帝最後的批准基本是走過場。對李成桂而言,他利用朱元璋的認可壓制了國內反對勢力,鞏固了王權。同時,這種宗藩關係並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事大字小」——小國對大國表示恭順,定期朝貢;大國也有保護小國的責任和義務。

1592年,日本的豐臣秀吉發動侵朝戰爭。朝鮮毫無招架之力,不久首都漢城(今首爾)陷落,國王逃往中朝邊境的義州(今朝鮮新義州),向明朝求援。明朝履行義務,出兵援助。當時的明神宗派李如松為防海御倭總兵官,率軍入朝。這場戰爭明朝「幾舉海內之全力」,人力、物力、財力上損失很大。直到1598年,節節敗退的豐臣秀吉在日本京都積鬱而死,臨死前遺命撤兵。朝鮮王朝對明朝這一「再造之恩」感激不盡。

被迫與皇太極結兄弟關係

不過,這場戰爭最大的受益者是女真人。此前,東北的女真部落曾在明朝和朝鮮之間處於兩屬狀態,既向明朝納貢,也向朝鮮納貢;既受明朝官職,也受朝鮮官職。他們還與明和朝鮮同時展開朝貢貿易,從中獲利。此時,趁着明朝和朝鮮雙雙被戰爭拖得國力衰弱之機,他們在白山黑水之間發展起來。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將遼東地區作為主要的進攻目標。為解除後顧之憂,努爾哈赤一直試圖拉攏朝鮮。

這時朝鮮的國王是光海君,他奉行務實外交。1619年,明與後金髮生「薩爾滸戰役」,光海君命令朝鮮軍因勢而動。他還致書後金,稱自己臣服明朝是「大義所在,固不得不然」,而與後金的「鄰好之情,亦豈無之?」希望雙方「各守封疆,相修舊好」。

光海君這種「對明不忠」的外交方針,在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並深感明朝「再造之恩」的朝鮮群臣中引起極大反彈。加上他上位時幽廢嫡母仁穆王后,戕兄殺弟,導致西人派決定發動政變。當時朝鮮黨爭激烈,分為東人、西人、南人、北人派等,西人派是重視義理的一派。

1623年春,光海君的侄子李倧(音同宗)因其弟弟冤死於謀反罪而懷恨在心,暗中調動西人派的兵馬進京,策劃宮廷政變。叛亂軍只有區區數百名,卻因西人派的接應,順利攻入昌德宮,並在敦化門舉火慶功。光海君方才恍然大悟,帶着幾名隨從倉皇逃出宮。接着,李倧迎出了幽廢中的仁穆王后,並借她的名義宣布廢黜光海君,立李倧為新國王,光海君則被流放到海島。李倧即朝鮮第十六代國王仁祖。這次政變在朝鮮史冊上稱為「仁祖反正」。仁祖上台,意味着崇明排金思想再次主導朝鮮,從此,朝鮮深深捲入到中國明清交替的政治漩渦中。

仁祖登基3年後,努爾哈赤去世,其子皇太極繼位。皇太極是對朝強硬派,上台伊始就對朝鮮發起了進攻。

對朝鮮來說,這完全是一場突襲。當時,明朝左都督毛文龍是一名驍將,領兵抗擊後金,「數百里之內,望風歸附」。他的軍隊駐在朝鮮平安北道前海皮島,嚴重製約了後金對明朝中原腹地的進攻。於是,剛剛繼位的皇太極決定攻打朝鮮和毛文龍。後金軍攻入朝鮮義州後,派一部分兵力攻打鐵山的毛文龍,但毛文龍逃往身彌島。後金軍攻入朝鮮,除了要摘除毛文龍這個如鯁在喉的勢力外,還要割斷明朝與朝鮮的宗藩關係,從朝鮮獲得軍糧,因為當時後金境內饑荒嚴重。這完全是朝鮮始料未及的,於是仁祖也倉皇出逃江華島。

攻入朝鮮後,後金一方面擔心戰線拉得太長,另一方面擔心明朝和蒙古趁機偷襲,所以不久即提出講和,條件是朝鮮必須和明朝斷絕關係,與後金結成兄弟。朝鮮抵擋不住後金鐵騎,只得同意,但同時表示「事大交鄰,自有其道」,反對斷絕和明朝的事大關係,提議和後金以鴨綠江為界,「各守封疆」。1627年3月,後金將領阿敏派人到朝鮮國王避難的江華島舉行告天盟誓儀式,雙方結成了兄弟關係。

這次戰役在朝鮮史冊上稱為「丁卯胡亂」。「胡」指後金,只一字便表明了朝鮮對後金的鄙視。他們親近明朝多年,已經視自己為「小中華」,而視後金為夷狄。

萬般無奈下棄明投清

1635年,皇太極平定察哈爾,獲得了元朝的傳國玉璽,第二年改國號為清。清向朝鮮派出使節,希望朝鮮同蒙古、滿洲諸貝勒一道,參與勸進,為皇太極尊上皇帝號。不想朝鮮朝野譁然,大臣們慷慨陳詞,要求斬虜使,函其首,奏聞於明朝,「責其背兄弟之約,僭天子之號」。在如此激烈的氛圍中,仁祖拒不見清使,不接受其國書。

 

於是皇太極大怒,決定再次攻打朝鮮,使其徹底臣服。1636年12月,皇太極親率12萬八旗勁旅進攻朝鮮,史稱「丙子之役」,朝鮮史稱為「丙子胡亂」。皇太極攻入朝鮮後,不攻堅城,長驅向南,僅十幾天就逼近首都漢城。仁祖將王子、王妃等一部分王室成員送到江華島避難,自己和百官則躲入南漢山城繼續抵抗,同時派人赴清營談判。清軍主力包圍了南漢山城40多天。

山城內糧草斷絕,不得不殺馬充飢,各地趕來的援軍也被清軍擊敗,朝鮮君臣只能坐困孤城。朝鮮向明朝求援,但明朝因受國內農民起義困擾無力救援,僅命令登萊總兵陳弘范派舟師援助,又終因風浪太大而未能出師。江華島又落入清軍手中,王室成員被俘。仁祖萬般無奈,只得向皇太極俯首稱臣,締結城下之盟。

那是1637年1月30日,仁祖穿着藍染衣,乘着白馬,後面跟着王世子,還有50多名侍從,由西門出了南漢山城。一行人來到漢江東邊的三田渡,在此仁祖與皇太極進行了歷史性會面。皇太極以勝利者的姿態南面而坐,仁祖則作為戰敗者北面就坐。接着仁祖向皇太極行三拜九叩頭禮,完成了臣下見君主的見面儀式,象徵着朝鮮徹底臣服於清。

根據南漢山城的盟約,清與朝鮮結成君臣關係;朝鮮交還明朝的誥命冊印;去明朝的年號,奉清為正朔;將國王的長子、次子和諸大臣的兒子(如沒有兒子則以弟弟)作為人質送到清;每年的萬壽、千秋、冬至、元旦及其他慶弔之時,朝鮮都要貢獻禮物。這種宗藩關係一直維持到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以後。

皇太極提出的人質條款,實際上是基於國內的戰局未了。其時清尚未入關,他擔心朝鮮私通明朝,藕斷絲連,所以加大了對朝鮮的脅迫力度。朝鮮的世子、大君被押到瀋陽做人質,朝鮮反對與清議和的臣下也被關的關,殺的殺。仁祖擔心皇太極要求他定期「入朝」,從此臥病10年,實際上多半是裝病。這10年間,他戰戰兢兢、苟延殘喘,「入朝」問題始終是他的一塊心病。

由於是在軍事威脅下締結的宗藩關係,所以朝鮮與清的關係,遠不如與明的關係友好。很長一段時間裡,朝鮮對清都充滿了鄙視和仇恨。在朝鮮許多士大夫的筆記中,都不用清年號紀年,而是用明崇禎後多少年。清入主中原後,朝鮮國內「夷無百年之運」,清朝在中原站不住腳,不久將要敗歸老巢寧古塔的說法甚囂塵上。此說是為了撫平兩次「胡亂」給朝鮮帶來的精神創傷,是追求國家復興的思想武器,但也阻礙了朝鮮客觀認識清朝,以及學習清朝的先進文化和技術。

後世評價

後世普遍對李成桂評價較高,特別是他建立朝鮮和實行改革等業績。比如韓國歷史學家李基白稱"李成桂代表高麗末年出現的一股新勢力",即與權門世族對立的新興士大夫勢力,而對其予以肯定。 韓國史學界認為,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找到了解決高麗社會長期積累的的各種社會矛盾的方法和途徑","而在威化島回軍後通過田制改革運動,新王朝誕生了,新的政治、社會秩序開始構築,社會矛盾也隨着逐步消解",高度讚賞李成桂建立朝鮮是"歷史的一大進步"。 韓國總統朴正熙亦對李成桂評價道:"李成桂將軍不僅是一位有能力的軍事指揮官,他曾成功地制止北方女真人的入侵,並將日本侵略者從韓半島的南岸趕了出去,而且他還是一位能幹的政治家,他對公眾的情感和高麗王朝末期國際政治的轉變,具有敏銳的洞察力。"

不過,也有對李成桂表示否定的意見,特別是他為了鞏固權勢誅戮大臣甚至殺光高麗王室的做法以及威化島回軍頗受詬病[7]。比如日本歷史學家林泰輔就批評李成桂"跋扈",並且對其威化島回軍評價道:"蓋回軍之舉,為古今非常之事變,名雖除君側之奸,以臣脅君之罪甚大,而為之極易者,何也?李成桂之威望,由二十餘年之閱歷,不僅已服將士之心,且以事大主義養成數百年之高麗人,如伐遼事,尤恐萬狀故也。當是時,位在成桂之上而又為成桂所畏憚者,獨崔瑩耳,不圖於外交問題,成桂與瑩之方針各異,而成桂之主張,為卑屈柔懦之高麗人所喜者,以是收攬人心,假此問題以除其最畏憚者。成桂之利便,莫大於是。以成桂之野心勃勃,安肯舍此良機?此所以斷然決行回軍也。" 在其筆下李成桂成為一個不顧國家利益、威脅君王的野心家和投機者。另外,主體思想確立後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對李成桂的評價也比較低,尤其是威化島回軍事件,認為這是事大主義的錯誤路線。朝鮮前領導人金日成出於對李成桂的否定評價,在聽說咸鏡南道永興郡得名於李成桂希望其故鄉"永遠興盛"之意後下令更名為"金野郡"。 而且向民眾灌輸李成桂與李完用李承晚(包括後來的李明博)均為"李氏賣國奴"。

視頻

朝鮮太祖大王李成桂威化島撤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