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尼尔斯·玻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习包子讨论 | 贡献2022年8月22日 (一) 14:08的版本 (add)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尼尔斯·亨里克·达维德·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丹麦物理学家,1922年因“他對原子結構以及從原子發射出的輻射的研究”而榮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

玻尔發展出原子的玻尔模型。这一模型利用量子化的概念來合理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他还提出量子力学中的互补原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量子力学及相关课题研究者的活动中心,哥本哈根大学的理论物理研究所(现名尼尔斯·玻尔研究所),也是由玻尔在1921年创办的。

特点

绘本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它出现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开始充分发展,是新时代出现的、由传统的高品位的文学艺术交织出的一种新样式[2]

绘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为少,对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须精练,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须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因此,绘本的作者往往对文字仔细推敲,再三锤炼[3]。更值得一说的是图,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孩子们的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可以说,好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

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4]。 当然,绘本不能立竿见影地实现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參考文獻

  1.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22
  2. 绘本知识全知道 ,搜狐,2020-04-11
  3. 绘本的作用,豆丁网, 2013-01-23
  4. 绘本赏析,美篇,201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