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韩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YH讨论 | 贡献2019年7月2日 (二) 07:40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韩松
作家
国籍 中國
职业 科幻作家
知名于 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
知名作品 <宇宙墓碑> <再生砖> <沙漠古船> 。

韩松,著名科幻作家 。被列入当代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生于重庆。1984-1991年就读于武汉大学英文系、新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及法学硕士学位 。1991年,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进入新华社 ,历任新华社记者,采访室主任 ,《瞭望东方周刊》杂志副总编、执行总编等,现任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 ,《中国军队》杂志编委 。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西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曾组织和撰写大量报道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的新闻 。曾参加中国神农架野人考察。曾撰写有关克隆技术进展的《人造人》、剖析所谓"超自然现象"的《鬼的现场调查》和解析中国创新力欠缺的《想象力宣言》等报告文学 。

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有《宇宙墓碑》 、《再生砖》 、《独唱者》 、《沙漠古船》、《看的恐惧》等。其他长篇作品包括《红色海洋》 、《地铁》 、《高铁》 、《轨道》等 。

最新长篇作品《医院》三部曲被称作"新时代反乌托邦的里程碑" 。曾获得科幻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京东文学奖。

主要作品

中短篇:

杂草、宇宙墓碑、有客自南方来、寻龙记、星河的生日、我的祖国不做梦、天涯共此时、逃出忧山、收音机时代、闪光·阉割、沙漠霹雳:美国败于伊拉克、三峡之旅、热乎乎的方程式或热乎乎的平衡、青春的跌宕、末班地铁、美女狩猎指南、流星、灵隐寺的雨、两只小鸟、离都与坎城的故事或英雄的新新新人类之末、冷战与信使、看的恐惧、进化的腥膻、嗨,不过是电影、鬼扯、电话之旅、春到梁山、赤色幻觉、长城、灿烂文化、不要让老婆的幽灵在互联网上找到你、本影锥下的初潮、艾滋病,一种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符号世界、柔术、台湾漂移、回到过去、无名链接、劫、江湖、非典幸存者联谊会、地铁惊变、乘客与创造者、没有答案的航程、天道、天堂里没有地下铁、一九三八年上海记忆、脱母运动、暗室、绿岸山庄。

已出版著作(含合著):

2066年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红色海洋、Yes,克林顿 No,航空母舰、人造人:克隆术改变世界、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网造人、在未来世界的日子里、鬼的现场调查、宇宙墓碑(作品集)、想象力宣言二零零六年之西行漠古船辉煌瞬间、地铁、高铁。[1]

作品风格

韩松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文本特征[2] ,但与后现代文学最根本的消解理想、消解意义的特点不同,韩松从不拒绝意义,只是将意义进行了不同于传统的处理。他以卡夫卡式的阴暗绝望,梦魇般的非理性风格,噩梦的氛围,冷漠的语调,建构出一个极为独特的深邃而丰富的虚构时空作为人类历史文化心理的观照,对人类历史文化深层结构中那些触及的黑暗面--积淀了无数年月的野蛮、残酷、愚昧、污垢、灵魂的撕裂和异变--进行了极为冷峻的展示。"最好的科幻小说总是多多少少会将矛头对准那些妨碍人性发展的权力体系,对准战争的罪恶,以及异化人民的市场及官僚体系。……科幻小说因此是一种寓言式的镜子。" 在这个阴暗、可怕、令人作呕的文本世界中,韩松放弃政治、科学、文化的乌托邦,对现实和传统进行批判、颠覆,同时进行着对生存的反讽性调侃--枯竭、腐朽、沉重、滞缓、压抑的日常生活,价值迷惘、信仰危机、意义缺失,没有爱情、放逐理想、消解诗意,没有纯净和美好,没有一丝光亮的所在,充满了让人窒息的绝望感--韩松以锐利的眼光透视生活的荒杂,通过形象和卓越的表现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它比真实的现实即第一现实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更真实、更深刻、更有反讽意味,正如郑文光所提倡的那样--"将显示生活中的素材在科学和逻辑的主导下夸张、变形,将现实世界变成虚化的世界,其最终结果可以将主题深化。"

获奖情况

韩松的作品极富文学情趣,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其大部分短篇收录在《宇宙墓碑》中。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宇宙墓碑》、长篇小说《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红色海洋》等。

韩松的科幻文学创作起源于大学时代。韩松的早期代表作,是获得了台湾《幻象》杂志主办的"全球华人科幻小说征文"大奖的《宇宙墓碑》。接下来,他的小说还获得了包括《科幻世界》"银河奖"等多种科幻奖项。他的作品别具一格,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包括郑文光、金涛、刘慈欣、姜云生在内的许多中国著名科幻作家都曾表示,韩松在中国科幻文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美国《新闻周刊》、科幻评论刊物《轨迹》、英国科幻研究刊物《基地》等,都曾有文章谈论过韩松科幻文学的成就,并给予过高度评价。

思考和写作是韩松的最大乐趣。他的创作不局限在新闻报道和科幻小说。比如,他也创作过非常独特的诗歌、杂文和无法归类的其他小说。1999年出版的《想象力宣言》,仍然是中国科幻文学领域最富于批判力的理论著作。《鬼的现场调查》则是集生动曲折的考察记述、引人入胜的文史考证和瑰丽的科学幻想于一体的报告文学。类似的报告文学作品还有展现克隆技术进展的《人造人》等。参与撰写的政论著作《妖魔化中国的背后》风靡一时,"妖魔化"一词成为公共词汇。

像许多文学大家一样,韩松从来不在乎作品的发表与否,更不注重个人名望。每日的写作本身,就是他的享受之源。也正是这种对创作的执着和热情,成就了他对科幻文学范式的多次超越。而《红色海洋》则是这种文学超越的最新尝试。

2010年12月出版《地铁》。

2018年5月19日,首届亚太科幻大会颁出“引力奖”,韩松作品《驱魔》夺得最佳长篇小说奖,《十环,或二零三八年,北京四十二分钟》获得最佳短篇小说奖。[3] 2018年5月31日,第二届京东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韩松的《驱魔》获年度科幻图书奖。

2018年11月23日,凭借《驱魔》获得第29届中国科幻“银河奖” 最佳原创图书奖。[4]

外界评价

华文世界反乌托邦的新长征

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

我们每日乘坐的地铁,有你从未知晓的真实

内附《地铁事故应急指南》

韩松以难能可贵的认真和执着坚持写作了几十年,他的小说诡异而华丽,深沉而热烈,实在别具一格,为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阿来作家

地铁》散发出一股技术时代的妖风,它像一个新鲜、生猛而痛苦的幽灵。

——孟京辉话剧导演

韩松不动声色地讲着诡故事,好像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宁财神编剧

如果有一辆去天堂的快车,但只要还有一个我关爱的人留在站台,我一定不会上去。并不是我有任何崇高,而是因为我和韩松在本质上都是悲观的,上车对我没有意义。

——张峥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他白天作为一名记者为新华社工作,晚上写作黑色而寓意深长的小说。

——美国《新闻周刊

韩松的作品被称为“诡异”或“晦涩”,又引起反感,可能是因为韩松写下的是从心理深渊——也就是那个混沌、矛盾、奇怪而又往往接触禁忌的世界——涌出来的东西。

——日本《野草

韩松写作预知历史的小说,铺陈整个人类的内在实质。

——台湾《幻象

人物近况

韩松是一个年轻的实力派科幻作家,他会讲别具一格的故事,按他在科幻小说领域的地位和成就,本应该潜下心来进行科幻小说创作,走专业作家的路,2011年5月14日,在上海沪杏科技图书馆举行的、由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与上海大学生科幻联盟组织的“创新与科幻作品研讨会”上,韩松在主题讲演《我的科幻创作理念与实践》中说,做什么事都需要幻想,一个事业成功者都有成功的幻想,科幻小说前景无限,但是,在当前的世界、当前的中国,科幻小说是小众的爱好,不是大众的所好!

2016年6月13日,在上海电影节期间,柠萌影业也召集媒体举办发布会,并当场宣布他们未来的8部电影计划,这其中就包括了改编自科幻作家韩松作品《红色海洋》。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片《红色海洋》将与《大圣归来》的联合制作公司一起合作。[5]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