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九龙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Glfer讨论 | 贡献2020年3月14日 (六) 22:33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九龙湾英语:Kowloon Bay)原指香港九龙半岛东面的海湾,泛指红磡观塘之间一带海域,属维多利亚港的一部分。经大幅填海工程兴建启德机场后,原有海湾面积大幅缩小,现时“九龙湾”之名通常是指原海湾东面一带,位置为牛池湾以南,牛头角以西。自政府填海造地起,建成的陆地命名为“九龙湾”,现在主要为工商业用地,也有少量住宅。

历史

宋朝年间,政府在九龙湾沿岸经营盐田,名为“官富场”,盐场一路延伸至尖沙咀及茶果岭。直到清朝康熙立迁界令,居民须逼迁而一带盐场遭废弃。

填海工程

1910年代:何启爵士区德先生在九龙湾北岸进行填海工程,打算发展花园城市住宅区,其后却因罢工浪潮和经济衰退致工程未能完成。

1920年代:英军租用闲置地作临时机场,同时亦有航空学校在附近开办,最后香港政府决定收购土地并完成填海,再正式发展成空军机场。

1950年代:港府决定把启德扩建为现代化机场,在九龙湾海面填出一条超过三公里长的现代化机场跑道。

1970年代:观塘卫星城市牛头角填海工程陆续完成,余下的九龙湾的填海就从牛头角及启德近九龙城的停坪两端一起迎头进行填海造地。

1980年代:填海地段用作启德机场停机坪和货运区、九龙湾工业区、九龙湾货物起卸区和牛头角工业区等地。

1990年代:政府为未来因机场搬迁而空置的启德用地作出多项规划研究,当中建议填平九龙湾及机场跑道之间的水域以提供更多土地发展。

2000年代: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的司法复核结果令规划署重新制定《启德发展计划》,以“不填海”原则规划启德和九龙东的未来发展。

2010年代:预计落成的中九龙干线,途中穿过九龙湾海底约370米长的的隧道部分,将会以临时填海方式建造,以保护维多利亚港的完整。

地理位置

现在九龙湾的范围在牛头角旁,由港铁九龙湾站至牛头角站(观塘道)沿线以东部分到海边的陆地,也可泛称为九龙湾区。而该区域以西的旧启德机场跑道及停机坪等设施,亦是从九龙湾的海湾填海得来。

参考文献

海东书院(闽南语:Hái-tong Su-īⁿ;客家话:Hoi dung su ien)是清代位在台湾府城内的书院,设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后来一度荒废,乾隆五年(1740年)重建后具有准儒学的地位,由府学教授授课,后来有“全台文教领袖”之称。此外该座书院的学田是首座由民间所捐设者,而最早捐学田给海东书院者是施士安。

登瀛书院位于南投县草屯镇,名字由来得自“十八学士登瀛洲”的典故,于民国74年(1985年)被中华民国内政部列为三级古迹。该书院于清道光28年(1848年)由清廷设立,最初是以教化平埔族为其目的。后来改为义学,并置有学田来供应其经费。现在的样貌是光绪9年(1883年)再修后的结果。整栋建筑古朴雅致,并有大树在其周围。

区域位置

位于南投县草屯镇,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为草屯地区第一座学堂,由于当时草屯地区民生欣欣向荣、文风鼎盛,为建立读书风气而由当时地方有志之士绅发起,募得资金所兴建。“登瀛书院”内部改为文昌祠,正殿主祀“文昌梓潼帝君”,是许多学子祈求考运的重要地点,书院四周稻田环绕,富田野之美,气氛古朴幽静。书院建筑至今完整保存清代建筑格局,正门上悬有“登瀛书院”,神龛上方悬挂有“文运重兴”、“学教敦伦”,另有国史馆史料编纂委员会所赠的“辅翼圣教”匾。除了古匾外,诸如闽南花纹砖、梁上构筑、壁上万字形花纹砖、东西厢壁上书卷状雕饰,都是古意盎然、别具特色,其所保存的文物相当丰富,是台湾有关书院教育的珍贵史迹,文化资产极为珍贵。尽管世事多变,但“登瀛书院”从古至今的历任管理委员皆能坚守书院之崇高清誉,也严禁政治力介入,保持了文庙之严肃宁静型态,塑立了不随俗的典范。也因它远离市侩,且保持原貌,静静地伫立于绿油油的大地上,使访客置身其中,彷佛走过时光隧道,回到那研读四书经典、唐诗宋词的年代。

结构布局

格局是简朴的单进三合院式建筑,空间配置中间为三开间的正殿,两侧为七间式厢房,过水相连正殿与厢房,正前方有燕托翘脊的照墙一座,书院正门之联曰:“登云有路志为梯联步高攀凤阁,瀛海无涯勤是岸翻身跳进龙门”,期勉莘莘学子努力读书,才能荣登金榜、光耀门楣。“登瀛书院”为目前台湾现存书院中格局最小的一间,据推测其格局的简约应与创建时经费的短绌有关,当时虽由当地仕绅捐募兴筑以及信徒捐置学田,但仍接受彰化“白沙书院”的资助,故其与白沙书院关系密切,当年学规、修业等皆大部份依循白沙书院。台湾历史记载的六十二所书院中,创建年度有早晚,规模大小有别,财务情形各异而各具有特色,但建筑物大部分已失去了原貌,惟“登瀛书院”历经一百六十多年来,虽曾四次大修,然均能依照原貌加予修缮,不仅正殿之结构体毫未予更动,连两排斋舍也不增减一间,建材之土埆也未更换为砖块,完整的保持初建原貌是其一大特色,堪称珍贵的文化资产,经内政部评定为国家三级古迹。

结构

坐北朝南,前有照壁,左右有护龙,居中则为独立的中殿,也就是讲堂。在讲堂里的神龛则从左至右供奉著紫阳夫子朱熹、文昌帝君以及魁斗星君。

书院的屋顶采用的是单檐歇山式,其左右侧会从山墙伸出栱来,并有着列柱支撑,可以说是一种从硬山转变成歇山顶的作法。 海东书院最初是由台厦道梁文煊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所建,位置在宁南坊学宫(台南孔庙)西边,即今天忠义国小校内(靠府前路部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台厦道陈大辇重整之,立下课士规程,但不久书院便改为岁科二试考棚使用。乾隆四年(1739年)巡台御史单德谟在东安坊县学宫左边兴建考院(校士院),而此时的海东书院几乎荒废。乾隆五年(1740年)台湾道刘良璧重修,巡台御史杨二酉奏请仿照直省书院事例由府学教授当任书院老师,选诸生肄业其中,故海东书院具准儒学之地位,初任主讲是薛士中。杨二酉为此撰有〈海东书院记〉,称其可与福州鳌峰书院并峙,他并为书院题有“海天云汉”匾。而刘良璧则为书院制定“明大义、端学则、务实学、崇经史、正文体、慎交游”的学规六则。

乾隆十五年(1750年)台湾县署迁到今赤崁楼旁,海东书院则被知府方邦基与知县鲁鼎梅乃改至东安坊旧县署,旧址改设崇文书院。乾隆十七年(1752年)岁科校士改至道署举行,校士院因而闲置,后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时巡道觉罗四明整修校士院,将海东书院再迁到此地,并从中国大陆聘请师资,制定“端士习、重师友、立课程、敦实行、看书理、正文体、崇诗学、习举业”的学规八则。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知府蒋允焄捐俸与清廷拨款下,又于宁南坊学宫西边重建海东书院,但与初址有别。此次重建于春仲动工,历时四个月,而新建的书院宽三十丈(约75米),长八十丈(约200米),方位坐北朝南,建有一百多间书斋,设有五子祠、禄位祠等。之后书院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道光七年(1824年)亦重修过,之后又屡有整修。

进入日治时期后,海东书院在明治三十年(1897年)已倾圮,而日治初期曾充作守备工兵第二中队营房,后来由台南厅接管改设第一公学校分校,而后拆毁。

1923年成为台南神社外苑,1936年再改建为台南武德殿,1946年9月台南市立初级中学(今台南市立大成国民中学)创立于此,1952年与台南市逢甲国民学校(今台南市中西区忠义国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