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雄環狀輕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雄捷運環狀輕軌

圖片來自journey

高雄捷運環狀輕軌,通稱高雄輕軌,原計畫名為高雄捷運臨港輕軌,是台灣高雄市一座營運中的輕軌運輸系統,也是臺灣最早開始營運的輕軌路線。屬於高雄捷運系統,為一環狀路線,全線位於舊高雄市區境內,也是亞洲新灣區建設的一部分及聯外交通。該輕軌採取分階段通車,第一階段於2015年10月16日啟用,2024年1月1日全線通車。

沿革

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於2001年起就開始研究興建輕軌的可能,並提出在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後,沿用高雄臨港線鐵路興建輕軌的計劃,路線計劃在鐵路地下化後的高雄車站地面設站,往東沿臨港線環繞至前鎮區,往西至鹽埕區,再往北至鼓山區,最後繞回高雄車站。

後來為了爭取北高雄市議員的支持,2004年捨棄繞經高雄車站的北半圈,由鼓山起再往北延伸,途經高雄市立美術館一帶,沿大順路往東繞回與南半圈接合,另外、大順路上沿線為種有雨豆樹的綠色隧道,有13棵與車站牴觸,沿線其餘樹木全數保留[1]

原先高雄輕軌規劃由民間以BOT模式興建,但歷經三次流標而於2011年改回政府自辦。2011年底市政府決議採用與部分歐洲城市相同、為不妨礙市中心景觀而採用的無架空線供電系統。第一階段由前鎮機廠至哈瑪星環線南半圈的工程,由長鴻營造與西班牙CAF的團隊於2013年1月獲選[2],並於該年六月舉行動工儀式,總建造經費新臺幣195.37億元[3]。第二階段環線北半圈的工程則由中國鋼鐵公司法國阿爾斯通的團隊於2016年8月獲選。

路線與車站

路線自臺灣鐵路管理局前鎮車場附近起首設置輕軌機廠—前鎮機廠,沿凱旋三路、四路行進,於凱旋四路底轉北沿成功二路。從成功路轉新光路並延海邊路經過新光碼頭,再跨過愛河真愛碼頭,然後延著西臨港線自行車道旁經過駁二藝術特區漁人碼頭等,最後在原臺鐵高雄港車站處與橘線哈瑪星站轉乘;然後往北延著舊縱貫線,與臺鐵鼓山車站美術館車站轉乘,並於兩站間設立駐車場—馬卡道駐車場,最後轉東走美術館路,經由農十六公園接回大順一路至三路行進,最後貫穿南凱旋公園接回凱旋路回到前鎮機廠北側;全長22.1公里。

第一階段自籬仔內站哈瑪星站,長8.7公里,設14個候車站,於2013年6月4日動工[4]。全線除愛河段採高架A型路權外,其餘採平面B型路權,軌道與車道隔離,電聯車擁有路口優先通過權[5]。第二階段自壽山公園站輕軌機廠站約13公里,部分路段需等鐵路地下化完工後始可進行施工,已於2017年3月動工,原預計2021年底完工通車,受限於美術館路及大順路段工程爭議路段而宣布停工。經過討論及改正後,於2024年1月1日全線通車。

前鎮之星站旅運中心站真愛碼頭站哈瑪星站鼓山站臺鐵美術館站內惟藝術中心站美術館站愛河之心站定位為「特色站」;真愛碼頭站是全線唯一的高架車站

影片

高雄環狀輕軌正式成環 路程景搶先看!5分鐘即可縮時環繞高雄一圈?

參考文獻

  1. 自由時報電子報. 高雄輕軌大順路段雨豆樹移植增至13棵 捷運局:樹長歪了 -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3-03-17 [202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1) (zh-Hant-TW). 
  2. 「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第一階段)統包工程」最有利標廠商評選結果出爐. [2013-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7). 
  3. 國發會同意高雄輕軌增購15個列車30億元. [2018-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1). 
  4. 環狀輕軌第一階段動工. 2013-06-04 [2013年6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9). 
  5. 中華民國運輸學會101年學術研討會—高雄環狀輕軌系統安全管理 (PDF). [2014-12-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