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殿讓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越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金殿讓子》,古裝戲,該劇1984年由上海盧灣越劇團首演,張雲霞、魏梅照、筱月英、劉麗華、邵文娟等主演。

劇目介紹

越劇《金殿讓子》光媚、迪聲、麗金編劇。寫安文亮攜妻兒逃荒異鄉,貧病交加。其子保兒為全家生計自賣自身。其妻顧雪英在追子途中又產下一子,因無力撫養,忍痛棄於車棚內,恰為李桂英拾得,取名王玉麟。幾經春秋,安庭秀(保兒)得中文狀元,並與顧雪英重聚。同時王玉麟亦因平寇有功,被封為武狀元。文武狀元朝廷相遇。安庭秀發現王玉麟即是母親日夜尋找的胞弟,於是攜母同上金殿認子。一場奪子風波起於御前。終因顧雪英、李桂英兩位母親深明大義,相互謙讓,平息風波,安、王兩家骨肉歡聚。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金殿讓子 相關視頻

越劇《金殿讓子》杭州越劇三團
越劇:金殿讓子(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