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鄔達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鄔達克

圖片來自中文百科知識
原名    Hugyecz László

出生    1893年1月8日

逝世    1958年10月26日(65歲)

拉迪斯勞斯·愛德華·鄔達克(1893年1月8日-1958年10月26日)是1920年代和1930年代居住在上海的一位匈牙利籍斯洛伐克建築師,其設計的許多作品,現在都列為上海優秀近代建築。

生平

鄔達克為匈牙利籍斯洛伐克人[1],1893年1月8日生於匈牙利王國(今斯洛伐克班斯卡-比斯特里察),一個富裕的斯洛伐克人家庭[2]。自1911年至1914年在布達佩斯皇家學院學習建築學[3],畢業後當選匈牙利皇家建築學會會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應徵入伍,在1916年被俄國哥薩克騎兵俘虜,送往西伯利亞的監獄。1918年,正在白軍和紅軍的血腥內戰如火如荼之際,在被轉移經過中國邊境附近時,他跳下正在行駛的火車逃生,冒險進入中國境內,前往上海,安家在赫德路(今常德路)13號簡單的一居室中,在那裡加入美國建築師事務所克利(Curry)洋行[3],學習英語和漢語。1922年在上海與吉塞拉邁耶結婚,同住在呂西納路(今利西路)17號別墅中[4][註 1]。1925年獨自開業[3]。1947年他離開上海後,前往瑞士盧加諾定居,後去羅馬。1950年他移居到美國加州伯克利,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在1958年地震期間,他死於心臟病發作。1970年,他被埋葬在斯洛伐克班斯卡-比斯特里察的一個新教墓地[5]

從1918年到1941年,鄔達克至少在上海留下了37件建築作品,其中有上海市中心跑馬廳(人民廣場)附近的慕爾堂國際飯店大光明大戲院。他也免費設計了一系列教會建築物。他的建築創作風格,也從早期的20世紀初流行的新古典主義,逐漸過渡到後期的裝飾藝術風格和現代風格。雖然其中一些建築物已經消失,但是許多仍然存在,現在都列為優秀近代建築。

主要作品

上海

  • 美豐大樓(Chinese American Bank of Commerce),1920年,河南中路521-529號
  • 何東上海公館,1920,陝西北路457號,現上海辭書出版社
  • 汾陽路150號住宅,1920,汾陽路150號
  • 藍華德堂(中西女塾社交堂、海涵堂,Social Hall),1922年,江蘇路155號,今五一樓
  • 卡爾登大戲院,1923年,黃河路21號,1997年拆除
  • 上海花旗總會,1923年,福州路209號
  • 諾曼底公寓,1924年,淮海中路1842-1858號
  • 方西馬大樓(Foncim Building),1924年,延安西路7號 1997年建延安路高架拆除
  • 息焉堂,1925年,可樂路1號
  • 宏恩醫院,(Country Hospital)1925年,延安西路211號
  • 寶隆醫院,(Paolun Hospital)1925年,鳳陽路415號
  • 愛司公寓,(Estrelia Apartment)1926年,瑞金一路150號
  • 四行儲蓄會大樓,1926年,四川中路261號
  • 西門外婦孺醫院(Magarret Williamson Hospital),1926年,方斜路419號
  • 閘北水電廠(Chapei Power Station),1927年,吳淞
  • 哥倫比亞住宅圈,1928年,新華路211弄、319弄
  • 孫科住宅,1929年,番禺路60號,後為生物製品研究所,
  • 慕爾堂,1929年,西藏中路361號
  • 浙江大戲院(CHEKIANG CINEMA),1929年,浙江中路123號
  • 廣學會大樓(Christan Liberature Society Building),1930年,博物院路(虎丘路)128號
  • 浸信會真光大樓(China Baptist Publication Building),1930年,圓明園路209號
  • 愛文義公寓,(Avenue Apartments),1931年,北京西路1341號-1383號
  • 斜橋弄巨廈(麥家花園),(Mr.P.C.Woo's Residence),1931年,石門一路315弄6號
  • 鄔達克自宅,1931年,哥倫比亞路57號,今番禺路129號。英國鄉村風格住宅。1931年至1937年,鄔達克居住此處(此後入住達華公寓)。2005年列入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名錄。2011年,民營企業集資修復鄔達克舊居。2013年,舊居一樓闢為鄔達克紀念館對公眾開放(每周二至周五下午、雙休日全天)。
  • 劉吉生住宅(上海市作家協會),1931年,巨鹿路675號
  • 交通大學工程館,1931年
  • 德國新福音教堂,1931年,文革時拆除,原址建貴都大酒店及希爾頓賓館
  • 大光明大戲院,1931年,靜安寺路216號
  • 國際飯店,1931年-1934年,22層,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70號,正對跑馬廳(今人民廣場),直到1980年代一直是上海最高建築。

締造「上海風」

鄔達克在今天往往是作為一個現代建築派或芝加哥學派的建築大師被人們認識。他採用現代建築風格中鋼筋水泥的骨架加上實用主義的構造,不過側重零星的古典點綴又讓他與建築的折中主義掛上了鈎。不過,自從他主持自己的建築事務所開始,他的建築明顯偏向當時的先鋒設計。

「鄔達克的建築作品早期有西班牙東歐的情節,後來受到美國Art Deco(裝飾主義)建築風格的影響,顯示了先鋒性。」同濟大學博士、鄔達克研究學者華霞虹説道。她把鄔達克建築分為三個階段,從原先強調嚴謹、唯美的古典復興風格到迴旋於新舊形式之間,最終在上世紀30年代完全成為一個先鋒派的建築師。

他早期設計的亞細亞大樓怡和洋行大樓採用了對稱嚴謹的仿古典主義,匯中飯店模仿文藝復興的樣式,英國總會採用古典的巴洛克風格,這些都是古典主義的代表作。然而1933年,鄔達克出人意料地以大光明電影院的設計在上海這個地域中表現出罕見的先鋒傾向。這是我國西式建築轉向現代主義的標誌。大光明影院設計簡潔新潮,使用大片玻璃窗及玻璃燈柱,室內頂棚及牆面線腳自然流暢,一反覆古樣式的繁瑣。

在這一年之後,鄔達克先生再次「先鋒」,他設計出了後來成為上海標誌性建築的國際飯店。雄渾的體量、美國摩天樓式的造型以及83.3米的高度。國際飯店更是採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鋼框架結構和鋼筋混凝土樓板,造型高聳挺拔,是當時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也是當時美國摩天大樓的翻版。在國際飯店建成後的半個多世紀,上海乃至全國居然沒有建成過一座像它那樣的摩天大樓。國際飯店也成為鄔達克設計的最著名作品。如今,他曾經設計的大光明影院、國際飯店、沐恩堂吳同文住宅已被列入上海市優秀近代保護建築名單。

1947年,鄔達克離滬赴瑞士小住,後又去美國定居。在加利福尼亞,他為自己建造了一幢沒用一顆金屬釘子的瑞士風格房子,1958年他因心肌梗死去世。他在上海留下的建築據説有124幢之多,這佔據他建築作品的90%多。

斯洛伐克

烏克蘭

注釋

  1. 別墅融合了歐洲中部和地中海沿岸建築風格如今已完全消失

視頻

Walking in Hudec's house,Shanghai

參考文獻

  1. Wasserstrom, Jeffrey N. Global Shanghai, 1850-2010: a history in fragments. Routledge. 2009: 102. ISBN 9780415213288. 
  2. The Man Who Changed Shanghai. [2010-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7). 
  3. 3.0 3.1 3.2 Warr, Anne: Shanghai Architecture, The Watermark Press, 2007, ISBN 978-0-949284-76-1
  4. http://www.thepaper.cn/baidu.jsp?contid=1321535 在上海造了很多房子的鄔達克,給自己家畫的設計圖也很美
  5. EXPO 2010 Slovakia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retrieved 6 August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