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追尋先烈足跡.傳承革命精神(黃明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追尋先烈足跡.傳承革命精神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追尋先烈足跡.傳承革命精神》中國當代作家黃明通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追尋先烈足跡.傳承革命精神

十字嶺位於福建省南靖縣南坪村一座陡峭山脈,它有一段紅色歷史經典——毛主席率領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戰役主戰場。 今年中秋國慶雙假連放8天,我回老家過長假。一天,我和以前幾位同事泡茶閒聊時,他們邀我當嚮導到當年漳州戰役——十字嶺戰鬥遺址走走看看。我欣然接受邀請

次日上午,秋高氣爽,陽光明媚。八點十五分,我們5人開車從老家出發, 約25分鐘車程入南坪地界,車沿着彎曲而不寬敞的水泥山道上行駛。車窗外,藍天白雲,青山綿延。原野稻田孕穗飽滿;山下片片蕉園,串串果實倒掛杆頂;山坡上丘丘梯狀柚樅,碩果纍纍。一派豐收在望的壯錦圖展現眼前,心情愉悅。水泥山道兩旁翠竹聳立,樹木成蔭,相等的間距插滿了鮮艷紅旗,立滿了英姿勃勃的紅軍塑像,仿佛再現當年紅軍戰士雄糾氣昂、聲勢浩大場景,令人讚嘆不已。

再一刻間的車程到達十字嶺山下紅軍廣場下車。廣場不是很大,但設計新穎,突出紅色主題。框架型紅五星大門設計,右星角嵌着一面鮮紅的黨旗,寓意中國工農紅軍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廣場上草地青翠欲滴,一塊刻有「南靖十字嶺戰鬥遺址」九個鎦金大字的石碑矗立在廣場後邊正中位置,左右兩旁繁花似錦。廣場前右邊築有一道仿古式牌坊大門,就是登上十字嶺的道口。牌坊橫幅寫着:紅軍東征路;左右聯分別:追尋先烈足跡,傳承革命精神

我們粗略環視一周,開始登十字嶺。

十字嶺山勢陡峭,蒼松屹立,荊棘叢生,大石滿目。綿長的山脈左高右低,左連着高聳入雲的天寶五峰山脈;右與許多小山嶺相連接,易守難攻,真真切切是一道守護漳州古城的天然屏障。

我們沿着曲折陡峭的石階而上。登過半山腰,大家氣喘吁吁,汗流腿酸,似乎精疲力竭。此時,我鼓勁道:「堅持就是勝利!」不知誰吟誦着《七律·長征》詩詞,大家緊隨和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詠讀聲鼓舞大家士氣,振起精神,拋去疲倦,一鼓作氣登至山頂。

山頂上,紅旗數不勝數,松林望不到盡頭。秋風吹來,松聲、旗聲陣陣。我們在一塊刻有「漳州戰役犧牲的紅軍戰士永垂不朽」鎦金大字的石頭前栽下幾朵野花,舉行簡單的憑弔儀式,追念在戰役中英勇犧牲的紅軍戰士。

簡單的憑弔儀式完畢,我們在戰鬥遺址實地觀看留存下來的國民黨軍駐防的指揮部、炮台、戰壕、調堡、敵機槍連射擊位置等軍事設施。看了國民黨軍嚴防的軍事設施和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不難揣測出當年漳州戰役,紅軍攻奪十字嶺要地定是一場激烈之戰、生死之戰。我們也看到一些名人墨客到此留下的題詩刻在大石上。一塊刻有「憶往昔,青山處處埋忠骨,烈士鮮血點山關。看今朝,碧柏青松百花艷,戰友音容又重現」的大石頭,題者是漳州戰役參戰者、開國中將王輝球路徑南靖,當年他仰望南坪十字嶺山脈時,感慨萬分,而寫下此詩。 「為修黨史上烽岡,結伴林濤悼戰場。鐵血黃花掩烈骨,豐碑留得赤魂香。」刻在石鼓侖一塊大石上的,是作家、散文家、南靖文史專家謝新鎏為寫黨史充實資料,親臨戰場遺址體驗感動寫下此詩。還有許多題詩詞,沒有一一記下。

此時,天空中的太陽與我們身影接近垂直,我們看完當年留存的設施,原途返回山下,來到內洞八一希望小學三樓觀瞻「漳州戰役紀念室」。紀念室四周牆上布展有漳州戰役圖片,展室中央擺放一塊巨大的「漳州戰役地理模塊」。我們先逐一看完每牆布展的圖片,然後在模塊旁靜聽講解員向我們介紹漳州戰役的前後過程。

講解員陳榮金是本村人,原南坪村黨支部書記,現南靖縣閩粵贛邊區革命史研究會會員。他滔滔不絕地向我們介紹:中央紅軍贛州之戰失利後,經濟困難,擴紅也受影響。此時,毛澤東根據形勢分析、判斷指出:「我們的新任務是經閩西向閩南發展,……閩南尚有廣闊發展的地方,是一個最好的方向,……不能單純在閩西(龍巖)附近籌糧款,東路軍必須直下漳州,泉州。」

1932年4月10日,紅軍攻打龍巖城取得勝利後直驅漳州。 紅軍進漳必經南靖。4月15日,毛澤東率領紅軍東路軍總部及紅四軍進入南靖,從馬山東盤越過盤坦嶺,沿着石亭古官道驛路來到豐田(寶林)風安村和古樓社。

4月16日,毛澤東組織對這場戰役的敵情、地形等作了縝密的偵察後,由下店伙大厝陳坑水當嚮導,帶路由此地經洪盤到內洞村奔赴戰場。4月17日,紅軍東路軍全部到達南坪、內洞一線前沿陣地,前線指揮部設在南坪、內洞的寨前山仔頂。

連日下雨,至4月19日拂曉,總攻信號一響,紅軍正面向十字嶺、風霜嶺一線敵陣地發起猛烈進攻。在爭奪主陣地的激戰中,紅軍遭受到固守在十字嶺石古侖險地敵機槍連嚴密的防守,幾次搶攻無果,而且傷亡很大。在此關鍵時刻,毛主席親臨寨前山前沿指揮部,調兵遣將,加強進攻力量;同時,改變戰術,從石鼓侖兩側的膠東和奮箕湖襲擊敵機槍連。與此同時,已占領五峰山的三十團也居高臨下,從側後包抄而來。在紅軍夾攻之下,十字嶺地陣地傾刻土崩瓦解。看到十字嶺敵軍失守,唇齒境地的風霜嶺守敵紛紛逃竄。下午3時許,紅軍突破了敵設於南靖境內所有防線,宣告漳州戰役取得偉大勝利。4月20日,順利進占漳州。

漳州戰役,紅軍以1308名戰士傷亡的慘痛代價,共殲滅國民黨4個團,繳獲步槍2331支、機關槍9挺、山炮2門、步槍子彈13·32萬發、炮彈4942發、炸彈242枚、飛機2架、電話機10部。

漳州戰役取得勝利後,紅軍在漳進行宣傳擴大紅軍,組建閩南紅軍游擊隊,籌糧籌款。據資料記載,紅軍在漳州擴軍達1500多人(其中部分留下參加閩南遊擊隊),徵集100萬元以上經費,以及大量的布匹、糧食、食鹽、藥品等。為鞏固閩西蘇區和中央蘇區打下強有力的物資基礎,也為第四次反「圍剿」乃至後來的長征作了部分物資補充。

下午,我們還參觀了內洞廟、畓埔大厝等相關建築遺址。

總書記指出:「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鬥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 如今的十字嶺上石鼓侖(當年國民黨張貞部駐防時留下的指揮部、碉堡、戰壕等軍事設施10餘處),與內洞廟、畓埔大厝等相關建築,合稱「南靖十字嶺戰鬥遺址」,於2021年被福建省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單位。2022年被列為漳州市閩粵贛邊區革命史研究基地、南靖縣閩粵贛邊區革命史研究基地。這紅色革命聖地的保護和利用,就是要教育我們黨員幹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革命精神,築牢初心使命,做人民好公僕,砥礪前行。也讓我們下一代青少年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教育他們要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好好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