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汪辜會談

(重新導向自 辜汪会谈)

汪辜會談或辜汪會談,是1993年及1998年台灣和大陸分別派出辜振甫(為海基會董事長)和汪道涵(為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海協會長)進行的兩次會談。第一次在新加坡,第二次在中國大陸上海

目錄

第一次

第一次汪辜會談或第一次辜汪會談,是指在1993年4月27日至4月29日期間,由台灣方面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即「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與中國大陸方面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即「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於新加坡共和國所舉行的會談。汪辜會談也是海峽兩岸自1949年分治以來,民間代表在獲得官方授權下的首度正式接觸。

背景

1990年4月,台灣學者南懷瑾的弟子張尚德訪問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並尋求與上海市主要領導會面的機會。1990年4月26日,張尚德在華僑飯店與汪道涵及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馮契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會談。這次上海會面之後,兩岸加快了民間交往的步伐。1990年11月21日,台灣方面成立了「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並於1991年3月9日正式掛牌工作[1]。1991年12月16日,中國大陸社會團體法人性質的民間團體「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在北京成立,汪道涵被選為海協會首任會長。

1992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代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的台灣民間團體「海峽交流基金會」(以下簡稱「海基會」)在香港和代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的中國大陸民間團體「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以下簡稱「海協會」)針對兩岸「文書驗證」及「掛號函件」事宜進行的第二次工作性商談。它是為了準備1993年汪辜會談而先期舉行的事務性協商。

過程

1992年,當時的海協會致函邀請辜振甫訪問中國大陸,海基會回復表示有意願。雙方在經過多次預備性磋商後,將會談定位為民間性、事務性、經濟性與功能性。後在時任新加坡共和國國務資政李光耀的斡旋下與當時訪問新加坡的中國大陸國家主席楊尚昆達成協議,定於新加坡共和國舉行。

經過連續三天密集協商,雙方在1993年4月29日上午簽署兩岸公證書查證協議、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及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事務性協議;而兩岸由當局授權的談判機制,象徵兩岸關係的解凍和發展,引起國際社會矚目、華人世界歡迎。

第二次

由於中國大陸對李登輝就任總統後所推行的「務實外交」政策及其在1995年6月的美國訪問之旅表示不滿,遂片面中斷了為第二次汪辜會談所做的準備;協商機制也因為1995年至1996年間由於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舉辦第一次總統直選,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針對台灣的導彈演習而中斷。兩岸關係因缺乏直接聯繫管道而不穩定。及至1998年10月間,辜振甫率團訪問中國大陸,才再次達成加強對話、恢復協商的共識[2]

第三次(未舉行)

此後不久,1999年李登輝發表「特殊兩國論」,致使兩岸關係一度趨於緊張,第三次汪辜會談未能如期在1999年舉行。2000年民主進步黨在台灣執政後依然堅持台獨黨綱、反中路線,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第三次汪辜會談遂始終未能實現。此後汪辜會談的主角辜振甫與汪道涵,於2005年先後以87歲和90歲的高齡去世。

視頻

汪辜會談 相關視頻

國家記憶 一九九三汪辜會談揭秘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汪辜會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