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曲果林寺 (乃東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甘丹曲果林寺 |
---|
|
甘丹曲果林寺,藏語稱「甘丹曲果林」,清朝賜名「大安寺」,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乃東縣澤當鎮,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西距山南電影院大約100米,東側是貢布山,北面是雅魯藏布江。
甘丹曲果林寺的前身是「彭得列謝林」。彭得列謝林建於七世達賴格桑嘉措(1708年-1757年)時期,是噶瑪噶舉派紅帽系寺院。因該寺反對頗羅鼐(1689年-1747年)政權的統治,從而受到頗羅鼐的鎮壓,被改為格魯派寺院「甘丹曲果林」。 現存的甘丹曲果林寺是由甲央頓珠等人於1900年修建,工程歷時12年。甘丹曲果林寺初定僧人員額130人,後來增至145人。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寺被毀。改革開放後,該寺逐步獲得修復。
歷史
甘丹曲果林寺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乃東縣駐地以北的澤當鎮。西距山南電影院大約100米,東側是貢布山,北面是雅魯藏布江。
甘丹曲果林寺的前身是「彭得列謝林」。彭得列謝林建於七世達賴格桑嘉措(1708年-1757年)時期,是噶瑪噶舉派紅帽系寺院。因該寺反對頗羅鼐(1689年-1747年)政權的統治,從而受到頗羅鼐的鎮壓,被改為格魯派寺院「甘丹曲果林」。
現存的甘丹曲果林寺是由甲央頓珠等人於1900年修建,工程歷時12年。甘丹曲果林寺初定僧人員額130人,後來增至145人。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寺被毀。改革開放後,該寺逐步獲得修復。
2012年,甘丹曲果林寺僧人普布次仁被評為西藏自治區愛國守法先進僧尼。[1]
建築
甘丹曲果林寺的建築是傳統的藏式建築。甘丹曲果林寺平面呈方形,東西長 89.2米,南北寬90米,占地面積8090平方米。東、西牆垣的正中各開有一大門,其中東大門寬5.9米。主殿位於整個寺院的北部,坐北朝南,主殿左側有一座拉章,其前左側是誦經場,右側是拉康,四周是僧舍。
甘丹曲果林寺的主殿大門外有前4柱、後2柱的門房,大門內是經堂。經堂面闊7間,進深6間,高2層,有高側天窗,經堂內四面的牆壁上繪滿壁畫;經堂內的柱子及柱橫木上有雲紋、龍紋、蓮花紋、花瓣、幾何圖形等等。穿過大經堂後門,便來到佛殿。佛殿中部有東西排列的一排4根大柱,直抵二層以上,柱頭有木雕和彩繪組合形成的裝飾圖案。大殿四周繪有佛像,主要位於北、西、南三面:北面繪四大佛像,均佩紅帶,雙手合掌置於胸前,結跏趺坐在須彌座上,後面有背光,背光外圈飾有日月圖案;四大佛像之間的上方繪有3尊小佛像。西面繪有兩尊大佛像、三尊小佛像,為高髮髻、袒露右肩、身披袈裟、佩紅帶,左手托綠色寶瓶,右手下垂指向地面,結跏趺坐在須彌座上;身後有背光,背光外圈有日月圖案。南面繪製的均為小佛,上排3尊、下排4尊,均有背光,為高髮髻、袒露右肩,結跏趺坐在須彌座上,其手勢各異:有的右手指地,有的雙手合掌置於胸間,有的雙手疊加置於腿上。甘丹曲果林寺原來主供一幅釋迦牟尼唐卡,寺內還有一座兩層樓高的靈塔,塔內葬有頗羅鼐的遺體。主殿大門上原來懸掛着一塊橫匾,為1743年(清朝乾隆七年,藏曆之木虎年)乾隆帝賜給甘丹曲果林寺的,匾額的漢文是「大安寺」三個字,邊款有字形比較小的藏文。
甘丹曲果林寺藏有一副鎏金馬鞍,相傳是頗羅鼐·索朗多傑的馬鞍。鞍橋高26厘米,長56厘米,木製,前後鎏金銅皮,四周鑲嵌連珠。銅皮上有綠松石鑲嵌成的蓮花、寶輪等圖案。馬鞍上有綠色的平絨坐墊。馬鞍兩搭呈瓶狀,黑色的平絨邊原來綴有由上千顆珍珠組成的雲紋圖案,鞍搭中間是減地平絨牡丹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