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熔岩是指火山噴發出來的熔化岩石(即岩漿),或這些岩石冷固之後的形成物。地球和其他一些類地行星的內核是由岩漿組成的。在地球中,使得岩石熔化的熱力來自地熱能。當火山噴發時,熔岩就會噴灑出來,最初溫度可達700~1,200 °C(1,292~2,192 °F)。它比水濃稠十萬倍,但也可以蜿蜒流動。由於其觸變性和剪切稀化的特性,之後會慢慢冷卻凝固變成火成岩。 在溢流噴發時更容易形成熔岩流,而噴發則會形成火山灰和火山碎屑等物質,熔岩流反而不常見。拉丁語系中常用的「lava」一詞來自意大利語,源頭是拉丁語「labes」,意思是「摔下」。
危害
儘管熔岩流移動速度緩慢,但由於其所含能量巨大,因此可以推倒前進路線上的障礙物,並點燃其周圍的物體造成火災。
在火山爆發中因為熔岩流通常緩慢流動,這對於傷亡人數的影響也最小。然而,熔岩流可切斷逃生道路。此外,如果熔岩流前行的太快將導致被困人員來不及撤離而導致傷亡,如1977年1月,尼拉貢戈火山火山噴發時岩漿湖邊緣潰壩導致大量溢出,熔岩流最高速度達到100千米每小時,在近半小時內共造成約2000人死亡[1]。
種類
繩狀熔岩
繩狀熔岩(Pahoehoe)是由流動性高的玄武岩熔岩外表冷卻而內部仍處於熔融狀態下捲動後形成的,冷卻後外表呈現堆在一起的繩狀,在夏威夷這種熔岩十分常見。
渣塊熔岩
渣塊熔岩(aa-Lava),或稱為阿阿熔岩,表面為一層岩石碎塊覆蓋的熔岩。這些碎塊由熔岩流的外殼碎裂而成,冷卻後外表粗糙不平,由含二氧化硅較多的熔岩組成。
枕狀熔岩
枕狀熔岩(Pillow Lava),僅出現在深海底,岩漿從水下火山口流出時,它的表面被水快速冷卻,形成一種枕頭狀的外殼。其內部仍保持熔融狀態。當壓力增大時,外殼會產生破裂,新的枕狀熔岩便會接連生成大片。
有時以上這些熔岩可以來自於同一個火山或同一個岩漿庫。
世界最大海底熔岩流
日本行政獨立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在東太平洋海底發現至今為止最大的海底熔岩,該熔岩位於南緯14度、西經112度海域,面積達340平方公里[2]。
此次發現的熔岩不但改寫了海底熔岩流的紀錄,而且發現了古典板塊構造理論沒有記述的地球上最活躍的生成板塊的東太平洋海底隆起火山活動。如此大規模的熔岩流是改變地球表層環境的重要因素,受到了科學家極大的重視。從熔岩流的規模和形態分析,可能是10年左右的短期間內在海洋中噴發巨大的熱量和火山氣體所致。
被熔岩損壞或摧毀的城市
- 赫馬島,冰島,埃爾德菲爾火山,1973年。
- 帕里庫廷村、墨西哥、帕里庫廷火山 1943~1952年。(廢棄)
視頻
熔岩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非洲尼拉貢戈火山熔岩湖沸騰 宛如世界末日(圖),北方網,2011-03-03
- ↑ 日本在東太平洋海底發現至今為止最大海底熔岩,搜狐,2004-08-26
- ↑ 擔憂!火山專家稱:基拉韋厄火山可能在和平與寧靜之後再次噴發,騰訊網,2019-04-28